浅说“诚”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文章以儒家经典《易经》、《中庸》、《大学》、《孟子》、《荀子》、《论语》为根据,通过对“诚”这一概念的分析与解释,证明“诚”作为一种精神,具有超越性、绝对性和独立性,是中国儒家传统道德核心观念之一。
  关键词:儒家 诚 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4-36-39
  
  在中华文明史的长河中,“诚”一直被人们奉为美好的德性。关于“诚”,从历史上看,其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最先的是儒家,其理论阐释最全面、最深刻、最具启发性的也是儒家。先秦儒学集“诚”之大成,先秦以后的一切关于“诚”的界说、实践、价值和意义,都可以在先秦儒学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先秦儒学是“诚”的范型,它奠定了诚信的理论基础,规定了它的内涵和意义。整个漫长的古代社会关于诚信的思想,都是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其支脉,其范围不出先秦儒学。
  儒家《五经》之首《易经》讲“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文言》)“诚”在这里是安身立命的根据。在先秦儒学中。把“诚”提升到“天道”的高度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20章》)“诚”首先被规定为“天”的根本性质,是客观的、独立的;其次,“诚”被规定为最高的价值,是绝对的,先验的。宇宙本体即道德本体,“天”即“诚”,是通过将宇宙以道德本体实现的。由此,“诚”的绝对性、神圣性,本体性得以确立。既然如此,“自诚明,谓之性”,《中庸·第21章》“诚”就是人性自觉的来源、根据和本质;人必须努力修养而实现它,完满它,这就是“诚之者,人之道也”。
  人性的完满是“诚”的普遍显现,它是人之为人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人性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讲,既然“天道”的本质是“诚”,那么,“人道”就应该效法“天道”做到“诚”。但“诚者”不同于“诚之者”,因此,人必须通过道德努力,最终达到“诚”。显然,这是个实践问题,但道路是开放的。人通过主观的道德锻炼、培育和修养,通过后天的学习,力行,经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第20章》)就可以实现与客观的“天”、“诚者”的统一,实现人存在意义的最大化:“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22章》)人的存在意义之所以可以达到与天地并列的古典,唯一的可能是“诚”的完满化普遍化落实为天人合一的理想。
  儒家经典《大学》是一部基础性的政治教科书,该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以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就是名的“三纲领”。“八条目”。它简明、扼要、系统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以及实现这种理想的方法和途径。在整个传统社会,“三纲领”、“八条目”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它牵引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导着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冯友兰先生说:
  “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新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时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时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独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从冯友兰先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纲领”就是“八条目”,其核心是“修身”。但“三纲领”、“八条目”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诚意”作为整个体系的中间环节,其结构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再者,离开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空洞的。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言,诚意、正心显然更具有道德色彩,作为“修身”的内容,更具有根本性。所谓“修身,”就是要修出个结果,修出个理想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别的,只能是“意诚”“心正”。而“意诚”和“心正”,几乎就是同一回事。“诚”、“正”本身是一种道德价值,但它的逻辑指向,却超越了个人道德修养本身。
  “诚”是儒家道德一政治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儒家的重要价值支援。《中庸》讲“诚”,《大学》讲“诚”,孟子也讲“诚”。孟子说: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居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诚”是内在的,“信”是“诚”的外在表现之一。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守信,二是得到他人的信任。故《中庸》说:“诚于中,形于外。”孟子在这里具体展开了两者的逻辑对应关系,凸出了“诚”在政治领域、社会交往、朋友关系、亲子之情方面的正面价值功能。
  “诚”还是精神快乐、精神平和、心理喜悦、行动自如的根源。一个人不欺、无妄、诚实、守信,当然就不会心理紧张,当然就无内疚可言。他守持诚信,堂堂正正,磊落光明,当然也就从容,当然在精神上也就快乐无比。“反身而诚,乐莫大下焉”。(《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言,远非个人的经验之谈,因为这种心理效应,原本是人性向善的本性和文明大观念植根人心所决定的,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同样可以从反面得到证明:虚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只能默默无语,是心理紧张让他低下了头。
  因此,孟子主张“言语必信”,(《孟子·尽心下》)“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孟子·尽心下》)花言巧语必无信实可言。孟子还进一步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价值,具有超越性,体现在人身上,是最可宝贵的:“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人应该诚信,因为诚信原本是善,作为一个结果,它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据。
  如果说孟子倾向于从内在性上讲“诚”。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则更多从外在政事上讲“诚”。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荀》)“诚”的正面功能无所不在,体现为宇宙、人类社会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诚”是本,是体,社会秩序、家庭友爱,人格尊严是末,是用。通过《易经》、《大学》、《中庸》、《孟子》、 《荀子》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五者关于“诚”界说基本上是一致,其微妙的差异是:《易经》倾向于社会人生论,《大学》倾向于道德一政治论,《中庸》倾向于哲学本体论,《孟子》倾向于内在心性论,而《荀子》主要着眼于外在事功。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作为一个抽象观念,体现为一个多层面多因素多视角的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人们不能从概念本身来认识“仁”,只能通过具体的经验现象来理解来把握来接近“仁”。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体系中,诚信是其构成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换言之,诚信是“仁”的具体体现。孔子思想实用理性的特征,以及孔子重经验、重体悟、重启发的理路,使他关于诚信的思想更倾向于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在具体的境遇中,而不是抽象在哲学思辨与论证中。因此,孔子关于诚信的思想,更具体、更生动、更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也更加朴素、简明,更具亲和力。也因此,就更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近,从而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从《论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思想世俗化实用化的特点: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这旬名言,近乎白话,却千古流传。它的道理很简单,很朴素,然而又十分实在,十分深刻:在知识问题上,在理解问题上,在学习问题上,我们都应该诚实。花言巧语的人,我们不相信他是诚实的,原因是花言巧语本身有悖于诚实。“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为什么孔子的这句话直到今天仍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就是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我们能够从花言巧语中看出虚伪,屡试不爽。诚实与虚伪相对立,一个缺少做人的基本要求的人,就失去了做人的本份,当然是不可取的。孔子强调“主忠信”,(《论语·学而》)以此告诫他的学生要警惕、防止一切有悖于忠诚信实的思想言行。下面一句十分著名影响很大的话可以证明:
  “曾子曰:‘吾日之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参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之一,历史上以“宗圣”闻名于世。从曾参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诚信为原始儒学特别为孔子所重视,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正因为孔子强调这一基本的做人原则,学生才会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才会不断地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的道德性与完满性。从自己做起,从学做人做起,是儒学的传统,意义重大。李泽厚对曾参这句话评论说:
  “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具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需先由自己作起。所以这不仅是交友处世的‘君子’之道,而且也是稠密人际关系,并将这关系置放于很高地位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意识。这章特点是反省自己对这种‘主体间性’的忠诚度,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即宗教性道德的追求色调:‘主体间性’在这里即是上帝,对它的反省(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即是面对上帝的悔忏。曾子是儒学中宗教性道德的传人。但儒学(包括曾子)又毕竟不同基督教的悔罪,尽管兢兢业业,如临深渊,但中国仍然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罪孽深重的原罪观念,较少恐惧性的自我折磨和摧残。相反,以为宇宙的生存、自然的存在、人的生命都是好的,以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色调来解述和规范它们,作为最高准则的‘主体间性’乃是此岸的人际、人群和人生,亦即不是因为上帝叫你‘爱人’因而去爱人,而是‘爱人’本身乃上帝,这里的‘三省’亦如是。”
  “主忠信”的出发点是个体,指向则是整个社会,它要求个体时时刻刻以对“主体间性”的诚信度来反省自己,考问自己,其立足点,既包含自身又超越自身,具有人类社会交往的基础性、神圣性和合目的性。这个道理孔子当然懂,但孔子说得既朴素,又实在。因此,孔子反对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巧言令色、欺骗虚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些与诚信相反的表现,其一,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自欺;其二,自欺必然欺人,它破坏了广义意义上社会交往的原则,由此必然带来“主体间性”异化,阻碍人存在目的性实现。孔子对宰予的批评就是一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为可枵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宰予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他聪明而有才华,但他不够勤奋,不注重品德修养,白天睡大觉,在诚信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只能是咎由自取。宰予一方面背弃了自己的诺言,不符合做人的起码准则,不然,孔子就不会有“听其盲而观其行”之说;另一方面,宰予的言行具有欺骗性,欺骗带来的恶果,是对他人的伤害,包括对他人带来的失望感。而欺骗本身,首先是自我欺骗的结果。欺骗的效应是负面的,逻辑上说,如果欺骗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必然导致社会信任危机,人心惶惶将不可避免。
  显然,诚信本身是一种美好的德性,人应该恪守它,履行它,不可须臾偏离它,违背它。《论语》中的记录,代表了孔子的鲜明立场,亦代表整个儒家传统的一贯态度:
  “子曰:‘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总之,上述所引,与“主忠信”相互发明,诚信的价值由此和盘托出。孔子同时强调诚信的客观社会功能: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就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
  诚信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原则,独立于文明程度和世态人情。概言之,守持诚信,任何地方都行得通;反之,则处处行不通。没有诚信,社会交往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逻辑上推到极端,社会将不复存在: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人的存在离不开衣食住行,孔子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老百姓吃饭穿问题不重要,而是强调诚信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政府,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无法维持下去;而要赢得人民的信任,首先要做到诚信。“民信”与“民无信”都是结果,其不同表现依统治者的诚信度转移。孔子显然认为,政府作伪,只能加大人民的离心倾向,其管理社会事务的无效性作伪的程度成正比,它最终维持不下去,只能是必然的结局。事实上,得不到人民信任的政府,只能是损害人民利益的政府,古今中外皆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诚信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有效的统治,决不能靠暴力与谎言维持,充其量只能行于一时,即令如此,其结果都是灾难的。
  “诚”的基本含义是真诚、诚实、守信、纯正、无妄、忠厚、不欺等等,概言之,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诚信”。我们今天依然以“诚信”为立身处世之本,依然以“诚信”为道德的根本原则,可见其影响之广之深之久。“诚”是“天道”,具有超越性、普适性、独立性,它不依时间、地点、环境而改变。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儒家就在哲学本体论、道德—政治论、社会人生论、内在心性论高度对它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天道之“诚”落实在经验上,其基本含义是真诚、诚实、守信、纯正、无妄、忠厚、不欺等等,概言之,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诚信”。“诚信”为立身处世之本,“诚信”为道德的根本原则,其普遍必然性为人类经验反复证明,这一普遍必然性表明:“诚”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先验原理。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棻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
期刊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日本因素对傅抱石的影响在其研究中众说纷纭、各有见解。本文试图从傅抱石留日经历的史实入手,结合近代中日美术交流等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从三个方面(日本画坛影响下的傅抱石绘画思想之流变、日本画风影响下的傅抱石与岭南画派之比较、日本艺术理论对傅抱石绘画思想之内在影响)探讨傅抱石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绘画观念乃至风格造成的实际影响和深层原因,并作出合理的历史阐释,挖掘傅抱石绘画思想中对日本绘
期刊
内容提要:作者就亲闻亲见的若干事例,说明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西藏实行了有效的管理;西藏地方政府对重大问题都向国民政府请示报告。  关键词:西藏 蒙藏委员会 达赖 班禅  中图分类号:K2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4-32-35    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藏族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公元七至九世纪时,藏族就在青藏高原建立政权
期刊
内容提要:贵州学术思想的发展,不但与中央王朝凭借国家力量开发和经营帝国西南疆域的历史进程一致,而且也与以儒学为主体的大传统文化向滇黔两省的扩散传播同步。它既有赖于士大夫社会的形成,也有赖于知识精英的产生,最终则经、史、子、集四部均各有大量撰述,直接以地缘文化的形式丰富了祖国的学术文化宝库。任何具有价值的理解或诠释都必然包含着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传统学术思想通过亲切而具体的创造性衔接亦可成为未来文化继
期刊
内容提要:明清之际的思想路向宣示了中国思想自身的边界所在,是塑造近代思想的重要“先见”。近代思想关注社会、崇尚理性、崇尚科学之路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为明清之际以来的思想传统所决定。  关键词:明清之际 近代 思想  中图分类号: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3-1-6    一、明清之际对于近代思想的意义——从列文森的问题说起    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期刊
内容提要:“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月令”体裁的代表性文献,它不仅记载了自然时序与相应的天象、物候,而且将人类的政治生活、生产习俗以及先民对自然朴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涵其中,是王者治天下、理万民的礼法经典,是嵌入宇宙时空的政治指南。“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的酒文化对诗人的精神世界,创作心态及作品风格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联系中国诗人饮酒的渊源、历史,以李白为典型代表分析中国酒文化与诗人创作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李白 饮酒诗 酒文化 诗人创作  中图分类号:KD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22-26    酒是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诗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产
期刊
内容提要:灵感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象思维,有偶然性、进发性、活跃性、创造力。灵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特殊思维现象。草书是创作灵感的最佳载体。空灵感、虚静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醉书现象”、“无意与佳乃”现象乃是灵感在书法艺术上的特殊表现。康德.黑格尔对灵感的论述。我国儒、释、道及《文心雕龙》等著作对灵感现象的精辟论述。灵感和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两只翅膀。  关键词:书法 灵感 审美
期刊
内容提要:黄宗羲所著《弘先实录钞》一书,记南明弘光朝廷之事,可取之处甚多。但黄氏身为东林后裔,其深重的门户之见也在该书中有所体现。其不满史可法“起度”不拘“逆案”的主张,而有意将史之奏疏分置于两件不同的事情,并造成后出诸书以讹传讹。通过对此的辨正。更可以窥见弘光政局之一斑。  关键词: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史可法 马士英 刘孔昭  中图分类号:K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
期刊
内容提要:俄侨是中国历史进程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俄侨形象。其中,现代作家们着意塑造和刻画的作为主角的俄侨形象,都无论如何不能遮脱痛苦悲惨的命运;而作为配角和背景出现的俄侨形象。则不但拥有幸福美好生活,甚至令中国人无比羡慕。探寻痛苦的主角与幸福的配角产生的原因,会发现在俄侨题材创作的背后隐藏着作家们对社会功利目的和自身心理平衡的寻求。  关键词:现代文学 俄侨 主角 配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