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和多音字“塞”,重点指导“恭”的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设计理念】
于永正教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奠基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合理划分课时,是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本人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聚焦生字词及课文脉络,让学生初步感悟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并借助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深入语言文字,真切感受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则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完成。
【课前谈话】
赏邮票,猜故事。
1.桃园三结义
师:“三结义”中的“三”指哪三个人呢?
2.草船借箭
师:这个故事体现谁的智慧?能具体讲讲吗?
3.空城计
师:诸葛亮采用空城计对付司马懿,利用了司马懿什么弱点?
4.三顾茅庐
师: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评析:欣赏三国邮票,猜邮票故事,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四张邮票是精挑细选的,如“桃园三结义”邮票,涉及课文里配角张飞、关羽。“空城计”“草船借箭”邮票暗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谈话环节设计不是仅仅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本篇课文的引子,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引发质疑
1.《三顾茅庐》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揭示并齐读课题,指导生字“顾”和“茅”)
2.“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
3.“茅庐”是什么意思?
师:在文学作品中茅庐里通常住的都是隐居的人,也就是隐士。这里茅庐中住的是谁?(板书:诸葛亮)
师:所以茅庐代指诸葛亮。
4.谁拜访诸葛亮?(板书:刘备)
5.谁来说说“三顾茅庐”的意思?
6.师:围绕“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
生:刘备是怎样拜访诸葛亮的?
生:刘备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
……
【评析:要学好故事,厘清故事脉络是关键。这篇故事的情节相对比较简单,“顾”(拜访)是一条非常明晰的主线,让学生紧扣“顾”来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交流
(1)出示词语:草堂
1.学会本课生字词和多音字“塞”,重点指导“恭”的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设计理念】
于永正教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奠基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合理划分课时,是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本人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聚焦生字词及课文脉络,让学生初步感悟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并借助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深入语言文字,真切感受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则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完成。
【课前谈话】
赏邮票,猜故事。
1.桃园三结义
师:“三结义”中的“三”指哪三个人呢?
2.草船借箭
师:这个故事体现谁的智慧?能具体讲讲吗?
3.空城计
师:诸葛亮采用空城计对付司马懿,利用了司马懿什么弱点?
4.三顾茅庐
师: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评析:欣赏三国邮票,猜邮票故事,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四张邮票是精挑细选的,如“桃园三结义”邮票,涉及课文里配角张飞、关羽。“空城计”“草船借箭”邮票暗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谈话环节设计不是仅仅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本篇课文的引子,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引发质疑
1.《三顾茅庐》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揭示并齐读课题,指导生字“顾”和“茅”)
2.“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
3.“茅庐”是什么意思?
师:在文学作品中茅庐里通常住的都是隐居的人,也就是隐士。这里茅庐中住的是谁?(板书:诸葛亮)
师:所以茅庐代指诸葛亮。
4.谁拜访诸葛亮?(板书:刘备)
5.谁来说说“三顾茅庐”的意思?
6.师:围绕“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
生:刘备是怎样拜访诸葛亮的?
生:刘备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
……
【评析:要学好故事,厘清故事脉络是关键。这篇故事的情节相对比较简单,“顾”(拜访)是一条非常明晰的主线,让学生紧扣“顾”来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交流
(1)出示词语: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