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首诗说的是平日里的年轻书生寒窗苦读、万般磨难历练,终将站在掌声与欢呼中,化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
7月22日至26日,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以志愿者们的身份助力第十届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年度总评活动,见证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的1500余名选手崭露头角的无限可能,并结合志愿者师范生特色探究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理科学习的高效新模式。
预则立,活动前期倒计时
在实践前,为了做好此次志愿服务工作,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通过查阅网上往届活动资料、与相关负责老师协调沟通了解到,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展示活动始终坚持落实新课改精神,坚持以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培养一批创新型青少年为目标。而志愿者们需要做的便是以最积极和饱满的精神去服务促使此次活动的顺利召开。
为了学习新模式的调研,志愿者们通过咨询指导老师,并结合师范生特点,进行了互联网+技术教育教学主要形式和初步成果的探讨,并且针对学生、教师两个不同的群体分别撰写了调查问卷、研讨出需要进行访谈的内容。
暴风雨中,犹现志愿赤子心
7月22日,台风侵袭着江苏省,但恶劣的天气没有打击同学们的热情,顶着的台风和暴雨,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提前到达活动地点,为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展示活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活动的顺利展开,志愿者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前往各个站点进行接站工作,当天虽狂风暴雨,但接站活动却一直持续到深夜,“我们辛苦一点没有关系,尽量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安排好学生和老师们的休息住宿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晚上11点跟车接站的志愿者这样说道。
如火如荼,正是比赛进行时
7月23日,盛大的开幕仪式在江苏省扬中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召开,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参赛选手快速地入场,开幕式得以流畅顺利地开始。开幕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展现了他们课堂之外的多种多样的爱好特长。
在此期间,志愿者们分发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年级统计、省份统计、以及重点为探究当地互联网+技术运用于理科学习的参与度以及选手对其的看法。并与参赛选手们进行了口头的深入交流。
一人饰多角,高节奏志愿生活
7月24、25日,竞赛如火如荼的展开,分为解题技能展示、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答辩、信息技术能力展示和应用能力展示。
由于参赛选手数量庞大、比赛项目繁冗复杂,为了比赛活动能够有序按计划进行,志愿者们常常要一天分饰多个角色,包括:答辩主持、考场监考、阅卷、讲座现场维护、机器调试、评委、跟车导游等等。
虽然辛苦,但每一位志愿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着。两天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都有很多感想。
“我的主要任务是作为三场答辩的主持人,这也是我觉得此次志愿者活动最有意义的活动,全程听了九十几位同学的精彩答辩以及老师们的认真点评受益匪浅,特别是最后一场高一化学,学生们思维发散,创意满满,让我非常长见识,答辩结束后还有机会和专家老师简单讨论了部分同学的答辩内容,收获颇丰。”
“答辩结束后,还有三个孩子一直在教室门外等着成教授,他们和教授探讨着化学问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生理上的饥饿,最后我帮三位孩子和教授合了影,他们也终于心满意足的去吃饭了。”
“与活动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享受一起比赛的合作精神和他们勇敢挑战自我的勇气,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这些精神品质是我们实践团队中的每一位都敬佩的。”
“我的主要工作是监考,在监考过程中,看着考生们一个个低头奋笔疾书,看见他们那么认真的书写,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还是蛮有感触。”
当然,志愿活动固然重要,探究学习新模式的实践活动亦不能忘。在此期间,各志愿者们对于探究实践项目的分工非常明确,负责解题技能展示和应用能力展示的志愿者们依旧继续发放调查问卷,并与参赛选手预约深入访谈的时间。负责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答辩、信息技术能力展示的志愿者们向专家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其对互联网+教学技术的认知与见解,深入访谈寻找真知灼见,使探究项目的展开如火如荼。
落下帷幕,完美收场
7月26日是赛程的最后一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颁奖典礼,典礼需从扬中高级中学移师南京大学举行。来自江苏大学的年轻志愿者们,凌晨四点就早早起床为白天的活动做准备,有的预备跟车出行,有的维护现场,还有一些留下整理校园。在参赛学生和领队老师们到达南京后,志愿者们依次带领人员进入南京大学恩玲剧场,有序维护现場秩序。颁奖典礼结束后,志愿者们引导教师和学生游览南京大学的校园并就餐,下午乘车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各项活动后志愿者都各自清点人数,确保无人走失迷路。
在此志愿期间,所有志愿者还利用空余时间,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200张,老师调查问卷50张,并且深入访谈学生、老师数余名,为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理科学习高效新模式的探索调研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青年身上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创新思维,是实践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织社会实践队员服务国家级的比赛,能开阔实践队员眼界;实践过程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结合,充分锻炼了实践队员的能力;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极致凝练了实践队员将所学贡献于社会的奉献精神。
7月22日至26日,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以志愿者们的身份助力第十届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年度总评活动,见证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的1500余名选手崭露头角的无限可能,并结合志愿者师范生特色探究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理科学习的高效新模式。
预则立,活动前期倒计时
在实践前,为了做好此次志愿服务工作,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通过查阅网上往届活动资料、与相关负责老师协调沟通了解到,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展示活动始终坚持落实新课改精神,坚持以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培养一批创新型青少年为目标。而志愿者们需要做的便是以最积极和饱满的精神去服务促使此次活动的顺利召开。
为了学习新模式的调研,志愿者们通过咨询指导老师,并结合师范生特点,进行了互联网+技术教育教学主要形式和初步成果的探讨,并且针对学生、教师两个不同的群体分别撰写了调查问卷、研讨出需要进行访谈的内容。
暴风雨中,犹现志愿赤子心
7月22日,台风侵袭着江苏省,但恶劣的天气没有打击同学们的热情,顶着的台风和暴雨,江苏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提前到达活动地点,为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展示活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活动的顺利展开,志愿者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前往各个站点进行接站工作,当天虽狂风暴雨,但接站活动却一直持续到深夜,“我们辛苦一点没有关系,尽量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安排好学生和老师们的休息住宿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晚上11点跟车接站的志愿者这样说道。
如火如荼,正是比赛进行时
7月23日,盛大的开幕仪式在江苏省扬中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召开,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参赛选手快速地入场,开幕式得以流畅顺利地开始。开幕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展现了他们课堂之外的多种多样的爱好特长。
在此期间,志愿者们分发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年级统计、省份统计、以及重点为探究当地互联网+技术运用于理科学习的参与度以及选手对其的看法。并与参赛选手们进行了口头的深入交流。
一人饰多角,高节奏志愿生活
7月24、25日,竞赛如火如荼的展开,分为解题技能展示、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答辩、信息技术能力展示和应用能力展示。
由于参赛选手数量庞大、比赛项目繁冗复杂,为了比赛活动能够有序按计划进行,志愿者们常常要一天分饰多个角色,包括:答辩主持、考场监考、阅卷、讲座现场维护、机器调试、评委、跟车导游等等。
虽然辛苦,但每一位志愿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着。两天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都有很多感想。
“我的主要任务是作为三场答辩的主持人,这也是我觉得此次志愿者活动最有意义的活动,全程听了九十几位同学的精彩答辩以及老师们的认真点评受益匪浅,特别是最后一场高一化学,学生们思维发散,创意满满,让我非常长见识,答辩结束后还有机会和专家老师简单讨论了部分同学的答辩内容,收获颇丰。”
“答辩结束后,还有三个孩子一直在教室门外等着成教授,他们和教授探讨着化学问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生理上的饥饿,最后我帮三位孩子和教授合了影,他们也终于心满意足的去吃饭了。”
“与活动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享受一起比赛的合作精神和他们勇敢挑战自我的勇气,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这些精神品质是我们实践团队中的每一位都敬佩的。”
“我的主要工作是监考,在监考过程中,看着考生们一个个低头奋笔疾书,看见他们那么认真的书写,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还是蛮有感触。”
当然,志愿活动固然重要,探究学习新模式的实践活动亦不能忘。在此期间,各志愿者们对于探究实践项目的分工非常明确,负责解题技能展示和应用能力展示的志愿者们依旧继续发放调查问卷,并与参赛选手预约深入访谈的时间。负责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答辩、信息技术能力展示的志愿者们向专家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其对互联网+教学技术的认知与见解,深入访谈寻找真知灼见,使探究项目的展开如火如荼。
落下帷幕,完美收场
7月26日是赛程的最后一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颁奖典礼,典礼需从扬中高级中学移师南京大学举行。来自江苏大学的年轻志愿者们,凌晨四点就早早起床为白天的活动做准备,有的预备跟车出行,有的维护现场,还有一些留下整理校园。在参赛学生和领队老师们到达南京后,志愿者们依次带领人员进入南京大学恩玲剧场,有序维护现場秩序。颁奖典礼结束后,志愿者们引导教师和学生游览南京大学的校园并就餐,下午乘车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各项活动后志愿者都各自清点人数,确保无人走失迷路。
在此志愿期间,所有志愿者还利用空余时间,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200张,老师调查问卷50张,并且深入访谈学生、老师数余名,为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理科学习高效新模式的探索调研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青年身上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创新思维,是实践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织社会实践队员服务国家级的比赛,能开阔实践队员眼界;实践过程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结合,充分锻炼了实践队员的能力;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极致凝练了实践队员将所学贡献于社会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