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慧真:调动一种纯粹素描的笔触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制”、“干净”、“冷澈”是恒常用来指涉房慧真文字的形容。而她那些公开的照片,又多是冷峻着一张脸,情绪紧紧收敛着,拒人于外似的,树立起不易亲近的形象。是以即便已积攒了数年采访经验,在与房慧真碰面前,竟仍不由升起一丝忐忑,就怕场子冷了。
  下笔冷静节制,有如素描
  《河流》一书的美术设计黄子钦谈及本书设计概念时写道:“要把边缘的题材处理成‘史诗感’是有难度的,因为破碎且低调,不容易集中。所以在处理这些题材时似又必须很热情,才能让这些题材产生温度感,才能融化‘距离’,《河流》是本外冷内热的书。”问房慧真,“外冷内热”一词,也适合用来形容她吗?她随即毫不迟疑地说:“可以,因为我其实蛮常给人这样的感觉。我是一个不太容易跟人熟起来的人。”
  这情况在她就读中学时期显得特别严重。刚入学或分班之际,一旦进入一个新的团体,头一个月,她身边几乎没有称得上朋友的人,于是乎,就跟班上最不得人缘的同学走在一块,他们或许因为胖、脏,而被杜绝在人群之外。然而,待她结交了新朋友,又把他们甩在身后。“我在青春期跟人之间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隔膜。”房慧真说。
  对于自己予人的观感,房慧真心知肚明。她说,一般人如果不太认识她,大多会觉得她看起来很严肃、很冷淡,不好接近,然,认识久了,或许就能窥见锁在外表底下的炽热。某方面而言,房慧真其实是个里外不一的人。譬如,她貌似好学生,一派清丽模样,眉眼之间透着灵秀聪敏,可背地里,她爱逃课,干些违反常规的勾当。“可能我写东西也是这样子吧,有时候我会故意用一种纯粹素描的笔触,没有放任何感情进去。”许多时候,她坚持站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书写边缘,却不放怜悯或同情。“可能我总是隔着一段距离去看,自己会有一个节制。”节制,是你分明有了那样的情绪,却有意识地限制它,使之不致过分张扬,不过房慧真却又不全然如此。更关键的一点其实在于,她并没有很意识到笔下的那一些人,如住在河边之人,其生活方式是较为次等或不好的,“那也是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房慧真的节制,造就了洗炼的文风。她以“素描”作为比喻:“可能我写东西的感觉比较像素描,不是水彩或加很重的颜色进去,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或比喻,所以视觉的东西可能要很强,其实有点像拍纪录片,必须捕捉看到的所有细节,只能靠那个东西去把它撑起来,我不大放一些形容或文学的比喻进去。”
  流连于庶民日常
  房慧真的敏于观察,或许可以从她喜欢走路说起。
  小学二年级,房慧真举家迁到城南。所居之处,恰是一道分野,往东,便是大安区,文风鼎盛,巷弄里错落着咖啡馆与书店,艺文情调浓厚;倘若西进,则如时光逆行,老台北显影,破落又坚实的平民营生于此开展。出自中产家庭的房慧真,啃食大量书和电影,隶属文青类种,自幼便习于往东边走,及至十年前,才开始向西部探险。多年来,她在城的两端往复踏行,徘徊复徘徊,终成《河流》一书。
  房慧真的生活作息向来不按常规。她偏好在夜深人静时外出溜达,一开始,纯粹是很想走路,仿佛体内有一头夜行性的兽,需要带它出门溜一溜,否则便浑身难耐。自念研究所时期养成走路惯习以来,她便不时往万华、南机场一带走,藉此认识长年居住的城市,“我后来发觉,为什么之前都不常往西边走,那好像也代表台北这个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重心由西往东偏移,人们注目的焦点也跟着转向,她却偏反其道而行,重探城市的起源。
  “大稻埕这几年还有一些文创进驻,可万华更没落了,有一种很庶民的感觉。我还蛮喜欢那种感觉的,因为我是一个在台北出生的人,我爸是华侨,等于我是没有乡下可以回去的,去到那些地方,看到比较古早的生活方式,好像就是所谓台北的乡下。”在这本散文集子里,不难发现,房慧真时常使用“荒疏”这个字眼,她似乎不可自拔地迷恋上荒疏的景致。可教她着迷的,却又不是不见人迹的空景,那空景里仍得有人烟,有生活的况味。
  “我很喜欢看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房慧真举了荷索的电影为例。荷索或是将镜头对向侏儒,或是前进火山将爆发之处,“好像一个人到了很极限、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可还是可以生存下来。”各式各样的人,创造了无限可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那些以一种低限的方式维生的人,最令她钟情。
  有一阵子,房慧真特别着迷于老旧的“国宅”(即“国民住宅”,台湾的公共房屋),她并非恰巧路过,才往里头探寻,而是特意去走逛。起初走入“国宅”,难免会感到不好意思,怕打扰别人,然而,“国宅”犹如北京的大杂院,迭床架屋,多人混居,外来者其实不易被辨识出来。“我是一个既害羞又大胆的人。可能去一个要社交的场合,我会非常害羞,可是我的大胆是,我可以半夜在路上走,半夜去万华。”
  “我有时候会有一种探险的感觉。”去年三月,房慧真赴印度新德里出差,在窄仄蜿蜒的马路之间,有一当地市集,她抵达的时机,正值该地一起喧腾一时的强暴案过后。她也不懂得害怕,伙同另一位同事径直往隐蔽的巷弄里钻,近身看到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当地人见着有陌生人行经,多看两眼,也就兀自忙起手边的事了。
  房慧真笔下的世界,多半就是她日常行经的风景。“如果用电影来比喻的话,我觉得我好像比较像在拍纪录片。其实我的创作性格没有很强,如果创作性格很强,就是所谓的‘作者论’,像蔡明亮、侯孝贤。我后来会开始写作、出书,都是无心插柳,还蛮意外的。好像只是想要把这些时空,我曾经看到的、经历过的留下来。我出门不太会带相机,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感兴趣的是人,根本不太敢拿起相机对着他们拍,那对我来讲会是件非常恐惧的事情。大概就只能透过眼睛,用文字记录下来。”
  “这是我曾经看过的世界,它可能逐渐在消失。这几年河边的变化特别多,以前河边真的有荒疏的感觉。台北是一个很怪的城市,四周都是河,有非常多的桥,可是早期会筑堤防,把它全部围起来,比较发达的地方其实都是城中区,离河边比较远,不同于巴黎、伦敦等跟河很亲近的城市。它完全是一种内陆的性格。”近年,清幽的河岸让建商看上,身价看涨,原先居住在河畔的人们逐一被驱离,只能往城市的更边缘更荒芜地带去。在房慧真眼中,沿河流而居的生活形态予人一种田园牧歌之感,“我之前看一本书,其中写道,文学其实都是产生在田园、乡村里面,把这些东西铲除掉,这种情感就没有了。”   从观察者到记者
  房慧真居住的那条街,虽早已晋升台北精华地段,却仍残存着几幢低矮的闽南式砖房,屋子较道路平面来得低,从屋内朝外看去,视线仅及人的腰身。又譬如有些“国宅”,内部窄仄,堆挤着密密麻麻的物事,要吃饭,还得将餐桌搬出来,如此生活在半隐蔽半开放的空间底下,别有一股流动的况味。相较之下,房慧真却是隐匿着,她十分怕生,见着老家邻居,即便为邻二三十年了,碰着,她仍低垂着头,快步走过,招呼一声不打。说到怕生,又与父亲攸关。房慧真的父亲因是华侨,在台无啥亲戚,或许是受到内在的不安全感驱策,不喜孩子与妻子的亲戚多所接触。由于自幼少与长辈亲族交际,缺乏练习应对进退的机会,日后自然长成了一个怕生的人。
  而记者的身份恰是一个转机。
  房慧真曾就读台大中文系博士班,只剩完成论文即可取得学位,她却断然放弃了,“在念博士的过程,一直觉得自己被拉开。主要是读书方面,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杂食性阅读,要进入一个学院的体制,可能就愈来愈专门,愈来愈窄。”尔后进入《壹周刊》任职则是机缘使然。一开始,她只是接旅游的外稿,后来正好公司缺人,便问她有无意愿。“因为我一直以来的生活都太封闭了,都在学院里面,看电影、逛书店,其实就很文青,也想要借这个工作把自己打开来一点。”
  事实上,她一直很抗拒工作这件事情,就怕在组织里被规训,所以直到37岁才去工作。“我之前是一个活得很任性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正职的工作。刚开始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因为我之前当学生太久,或者所谓的自我已经成形了,虽然进入到一个高要求的岗位,你好像一团泥土,它会把你形塑成某个样子,可是我是太老才去工作,所以好像也没有真的被工作形塑出那个样子。”
  因对人感兴趣,记者这份工作,房慧真还算喜欢,但也不讳言,同时伴随着很多压力,且尚得克服怕生的难题。在挑起记者这个身份之前,由于怕生之故,房慧真看人,总习惯隔着一段距离,她笔下的摊贩、流浪汉,便是在她静静注视下所勾勒出来的形貌。参加社会运动,也是选择比较安静的方式,像是去“日日春关怀互助协会”照料一个瘫痪的公娼,帮她盥洗,陪伴她入眠。可当了记者,她就得不时从静悄的观察者身份走出来,转换成一个主动的发问者。
  “我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采访者,因为我的嘴很笨吧,或者不太有组织的能力。”《壹周刊》虽说能为记者提供较大的发挥空间,对于采访仍有一定要求,房慧真说,“去采访一个人,要挖得很深很深很深,虽然我会有那种洞察力,可是其实我不习惯问人家那么深入的问题,好像要进入到他的内心。我后来找到一个比较属于我自己的方式,可能是比较迂回的,而非单刀直入或咄咄逼人。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太厉害的访问者,我见过真的很厉害的访问者,就把人问哭了。可能我看起来像学生吧,虽然看起来比较不专业,可是受访者对我比较没有心防。我不敢说我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但尝试用比较迂回的方式,看到比较真实的东西。”
  挥别本能式的写作之后
  房慧真坦言,写散文碰到瓶颈,愈写愈紧。过去一年,台湾文坛针对散文的虚构问题进行了不小规模的辩论。房慧真自认是个老派之人,仍秉持散文的纪实传统在写作,“散文是一种最透明的文体,就是我看到的世界,是从我出发的,它的确一下就被消耗完了,譬如说写身世,大概两本就写完了。我从2000年开始走路,这十年的走路大概可以压缩成这样的一本,要再去累积一些题材或经验,就不是一蹴可就的。我还是会想要写一些杂文,类似读书笔记,可是这种抒情散文,大概两三本就会到一个瓶颈了。”
  房慧真的前两本著作《单向街》、《小尘埃》,不乏触及个人身世的文章,一向过着隐蔽生活的她,对于暴露自己难道不会有所顾虑吗?她说,那些文章一开始是发表在部落格,属半公开性质,大多是朋友会去看,且是在未意识到这些文章将来会集结成书、或是有朝一日母亲会看见的情况下写就的,是以落笔自然而然,也写得很直接。“第一本书还是一种本能式的写作,第二本之后,进入这个文学场域,会出书,有些邀稿、专栏,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无可避免就会把自己卡死,觉得我正在写一篇邀稿或什么,心态上没有那么自然了,会太过认真或用力过度。”
  现以采访、写作为业的她直言,“我其实是一个写东西很困难的人。”幸而一双眼睛总是好奇张看着,一支笔也还孜孜不怠磨炼着。
其他文献
“当了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挥动锄头、踩下铲子、捧起松软的土壤,大量的汗水从发迹、背部、前胸、四肢流下……
期刊
不经不觉来到第四回的广州书墟,今年主题是“阅读我城”,焦点集中在寻找和展现城市暗藏的文化脉络。策划富心思的广州书墟是爱文字者的年度赶集,安排惯常采用高密度集聚的形式,在一个周末内,覆盖两岸四地的人文议题,让来自不同城市的讲者和读者,自由地遇见和交流,高剂量的活动吸纳了多个地方的灵动气息,让爱书人一次进补。除了讲座工作坊等安排外,今回还新添了一项,在歌莉娅总公司的“行云”树屋上,进行“深夜朗读会”。
期刊
这是一本围绕着巨流河而形成的时间之书,如千川注入江河,洄澜激荡。  2009年7月7日,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她八十一岁开始写此书,在山间养生村里用古老的书写方式,一笔一划,足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史诗场景的自传,将家族史和个人奋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百年的舞台上,读完的人,无不心潮激涌,感叹不已。昔日学生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形容此书重量;哈佛学者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
期刊
写人的短文,我最爱《世说新语》,言语简约而人物恍然生动,读之如立眼前。古人写东西吝啬笔墨,绝不多用一字,所以有时失之简淡,读着不太过瘾。有一阵子反复读朱伟的《作家笔记及其他》,以为当代写人的散文里,也就止于此了。后来读杨葵《百家姓》,看他写“熟悉的陌生人”,又生一番感慨,觉得有些人物还是活在文字里魅力更大,因你若与其朝夕相处,不免看到他的缺点。刚看完王安忆《今夜星光灿烂》,里面既有名人,也有类似“
期刊
一定有很多人意识到生活迈不开脚步的一大原因是为物质所累,也一定有很多人开始了断舍离的整理历程。纯粹以物质和生活的丰富度来讲,一定要具备一种能力的人才能来谈断舍离,这种能力就是要非常了解“什么物质在运作生活的功能”。  在经过物质上的初步断舍离之时,人的思维也在经历断舍离的过程,摒弃“越多越好”的执念,获得和这个物质世界抗衡的力量。  生活往往被注入不同的智慧,当我们感到困惑、停滞不前,也许应该好好
期刊
她是二十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  她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濒死病人和亲属安详面对死亡。  她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清晰界定临终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帮助人们学会接受死亡。  她在自己临终最后的著作《生命之轮》中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作为三胞胎中老大的伊丽莎
期刊
俗云:大千世界,书海茫茫。人得遇其书,抑或书得遇其人,纯粹都只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某日傍晚,走逛台大公馆胡思二手书店,无意间从架上发现了一本书龄比我还大,由全音乐谱出版社于1971年首版发行的早期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Béla Bartók)的翻译传记。没想到更令我惊喜的是,打开书名页一看,竟是当年译者李哲洋(1934~1990)签赠给已故作曲家戴洪轩(1942~1994)的签名书!  正
期刊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报道:今年年初,广东省委宣传部拨出100万元专款,对10家积极参加阅读服务活动的民营书店给予奖励。据不完全统计,10家获奖励的民营书店共设立阅读空间近2000平方米,座位近1000个,2013年举办规模较大的主题阅读活动近200场,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受铺租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网络书店冲击等多重压力,广东省实体书店和全国各地实体书店一样,经营上面临前所
期刊
假如有一天,你因为坚持一个正确的信念,被不理解者视为恐怖分子,甚至以暴力攻击的方式伤害了你,你是否仍然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是否愿意原谅、接纳那个当初出手攻击你的人?  我不知道我会否愿意,我希望我可以,一如奥比·萨克思大法官。南非于1988年4月7日废除种族隔离以及走上民主化道路后,由当时的总统曼德拉任命的首届大法官,宽恕了那个炸断他右手臂与一只眼睛的人。奥比大法官说,这是他“温柔的复仇”,让花
期刊
第一次接触猫力的穷游故事时,她已经在网络走红。当然猫力的走红泰半是因为她的无国界游荡,另一部分跟她的“美颜大胸,不怕脏不怕死,谈论屎尿屁性爱和阅读吃饭一样脱口而出”的美貌精怪形象也相关。这个穷游的神经质女生,只担心一件事——“死之前还没把这个世界看完”。  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能走多远  猫力说,23岁之前自己一直是一个乖乖女,每天面对着学习课业,父亲对她教养甚严,规定放学后一个小时内回家,不准恋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