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阅读和写作中变得美丽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新秀亮相】
  张牧笛,1991年生,女,满族,天津作协会员。从12岁起开始写作,曾获《全国优秀作文选》第五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获“雨花奖”“新作文杯放胆作文大赛”等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40余次,受中央电视台、《全国优秀作文选》等几十家知名电视台、报刊专访。至今已在《美文》《全国优秀作文选》《儿童文学》《意林》等几十家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60余万字。出版有《走走停停》(长篇小说)、《像南瓜,默默成长》(散文集)、《看不见的风在吹》(诗歌)、《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日记)等,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梦里有谁的梦》和长篇散文《如烟》将出版。
  【作家自述】
  不可避免的,要说到阅读和写作。我对阅读的理解比较简单。正如汉代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一种丰富的心灵资源。好的文学作品,必然要触及到人类内心的向往和情感张力,起到拓宽视野,提升思想,深化良知的作用。阅读不仅指导我们写好文章,更能教会我们懂得生活,既勇于承担人生的苦难,也乐于享受生命的幸福。
  至于我是如何喜欢上写作的,说不太清楚。一直觉得这是件很偶然的事。大约11岁的时候,有过一个阶段,心里总像是有话要说,要表达,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于是写诗,写日记,尝试着用文字和自身以外的世界沟通。写在纸上的无非是一些触景生情的小感触,只是心里觉得欢喜,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读者。
  或许因为刚从透明的童话城堡中走出来,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既好奇,又不知所措,于是想借助别人的思想更快地成长起来。文字犹如缤纷的情绪,把我推进一个陌生的思考空间,安慰我的理想,塑造我的信念。后来读的书渐渐多了,我开始尝试着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故事。我才发现,写作是这样一件令人感受到平静与愉悦的事。
  我的成长得益于特长,阅读的美好和写作的富足也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极大快慰。虽然我不确定自己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多久,走多远,也许仅仅是我心里一个远行的梦想,但是,它们像是一台时光机,收留了我的青春,记录了一路的风景和心情,我珍视这份真实的幸福。我多次在文章中说,“作家不是理想,文学只是快乐”。一个写作者,如果满心想的是成名获利,写作势必会成为一种负累。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是比成功更宝贵的是心灵的平静。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态比追求写作技巧更能显出人品位的高下。
  出书对于我只是青春的纪念。那些曾经的事,一梦醒来,仿佛已在彼岸。那些闪烁着光泽的梦想,一部分实现了,一部分破灭了,还有一部分在继续。
  写作像是一个传奇,氤氲出梦想,并且使得我有能力和时光抗衡。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本带着小小标记的书,是无论怎样书写都言之不尽的。
  
  一、读书写作像是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仿佛空气中都能嗅出文学的气味
  
  陈平:你最初是怎么走上写作之路的,是自然而然地走上写作之路的吗?
  张牧笛:小学五年级以前,我的作文并不出色,那时大人常说我白白读了那么多书,到了五年级,我开始写日记,最初写得毫无色彩,后来不知不觉的,词汇量越来越大,描述越来越细腻,感情越来越丰富,自己对写作也突然萌生了兴趣。我的第一首诗歌《人不长大该多好》,就是这时候写的。
  陈平:我看过你的不少作品,你最初的作品,大部分是些读后感之类的作品,书籍是点燃你写作欲望的导火线,大量阅读是你走上写作之路的直接动力吗?
  张牧笛:我写过许多有关阅读的文字,那里面我比较详细地表达了阅读对于我的重要性。没有最初的阅读,我不可能拥有那种对文字的良好感觉。阅读是种启蒙吧。写作真正的动力来源于热爱文字。
  陈平:大量的阅读,成了你走上写作之路的入场券吗?
  张牧笛:是的。读的东西多了,心中就觉得像是有什么需要表达,具体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就是那样一种想要诉说的情绪促使了写作。
  陈平:有些人看了一辈子的武侠或者其他类的“闲书”,却没有造就任何自己的东西,这主要应该是没把心放进去的原因吧?
  张牧笛:阅读需要用脑思考,用心感悟,这样才能够吸收,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陈平: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消化和吸收,然后为我所用,是这样吗?
  张牧笛:最重要的是思考、感受和回味。阅读本身就是幸福。
  陈平:我们需要用感性来接触,而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性,能用理性来接收,是吗?
  张牧笛:感性和理性在阅读中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相互掺杂,相互渗透的。
  陈平:书籍就像是精神上的食品,读书就是要吸收有营养的部分,排泄无营养的部分,这样才能健康成长,以至开花结果?
  张牧笛:是的,选择吸收精神上的营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慢功。书籍对人类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巨大而又不露痕迹的。
  陈平:阅读和写作带给你很多精神上的快乐,你是不是把阅读和写作当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呢?
  张牧笛:当然。这实在是一份豪放的精神愉悦。读书写作时心灵是非常安静的,像是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仿佛空气中都能嗅出文学的气味。
  陈平:你常常沉醉在这样的过程中吗?
  张牧笛:我不是一个沉醉于书籍的人。读书写作只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事实上,还有许多时间用于旅游,看动漫,玩游戏,和同学聚会以及组织社团活动。阅读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离开文字的阅读总会缺少点什么,但一味沉迷于书籍,又容易忽视生活的真实。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脱离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体味生活。
  
  二、没有比记忆更能珍藏往事的了
  
  陈平:你现在还是学生,学校一直是你生活的主要场所,你对学校生活和同学的热爱以及回味,就有了《夏日终年》和《如烟》这两本书?
  张牧笛:是的,我是个离不开朋友的人,我热爱校园生活。
  陈平: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新书《如烟》吗?
  张牧笛:《如烟》是一本日记体随笔,记录了我在高二一学年里的成长经历和心灵感悟。主要讲述了我和同学们在社团活动和日常校园生活中缔结的友谊和情感,非常真实。
  陈平:你用整整两本书,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作品来回味校园生活和同学,你觉得校园生活和同学特别有味道,是吗?
  张牧笛:同学间的友情最纯真,最具有活力也最富于色彩。
  陈平:你似乎在浓墨重彩地描写和述说校园生活和同学?
  张牧笛:不是浓墨重彩,是比较清淡地讲述,能还原生活的真实,就已经非常可爱了。
  陈平:你初三的时候写了本《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现在高三了又写了本《如烟》,都快要升学了还写这么多文字不担心影响升学成绩吗?
  张牧笛:随笔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写作方式,每晚把想要表达的事情和情感记录下来,用不了多少时间。
  陈平:你觉得是什么动力能让你每晚都写呢?
  张牧笛:我想以此书纪念我和同学们的友情,想书写一份最美好的记忆。
  陈平:你是不是觉得,用文字能珍藏住最美好的往事呢?
  张牧笛:没有比记忆更能珍藏往事的了。文字记录是记忆的一种书面形式,很美好。
  陈平:作品是不是有一种无形和美好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拉近人们心灵的距离,让我们的心在一起?
  张牧笛:真正具有无形和美好的力量的是青春。我担心我的文字不能将其美好更为恰当地表达出来。我记录的是我的生活和情感,只要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丝一缕的共鸣,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平:小说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力和虚构能力这两个翅膀构造的世界吗?
  张牧笛:是的,我想更多的是借用虚构和幻想的力量。
  陈平:“花季雨季”中的女孩子,一般都喜欢沉迷于幻想的世界中。
  张牧笛:呵呵,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陈平:看你的作品,常常觉得你是个喜欢沉迷于文字世界中的女孩,是这样吗?
  张牧笛:我觉得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陈平:阅读和写作属于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用文字建造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无比的吸引力,是吗?
  张牧笛:人在阅读和写作中发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人也在阅读和写作中变得美丽。
其他文献
春朝,幼苗破土,疯狂地长高再长高,那是小苗的梦在舞;夏晨,碧水涟涟,彩花轻颤,那是风儿的心在舞;秋日,黄叶纷飞,流连复流连,那是叶在用生命起舞;冬夜,雪花飘飘,盘旋再盘旋,那是白雪在用灵魂起舞。  高三就是如斯之舞,戴着镣铐的希望之舞。走出了高一的漫不经心,褪去了高二的心浮气躁,我们点燃梦想的烛,擦亮希望的灯,在这光与影奏出的旋律中从容起步。  18岁,不再抱怨镣铐的沉重。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叮咛,
期刊
[作者简介]    乌文·阿克潘(Uwem Akpan),出生于尼日利亚。2003年被任命为耶稣会神父,开始利用夜间写作,三年后于密歇根大学取得“创作”硕士学位。2007年任教于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学院。他走遍半个地球,人生经历多姿多彩。《就说你和他们一样》是作者第一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即轰动全球,获奖无数。    [经典简介]    《就说你和他们一样》是一个卢旺达小女孩的自述,故事背景是1994年卢
期刊
家,是一个有趣的汉字。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家”为基本单位的人本国家,每个中国
期刊
江城子  [宋]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属悼亡词。王弗,四川眉山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礼。16岁嫁与19岁的苏轼,夫妻恩爱,红袖添香,琴瑟和鸣。可惜天妒红颜,王弗于
期刊
【内容简介】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是该系列的第一部。少年波西是一个在纽约上学的12岁孩子,继父对他很不好。他有强烈的阅读障碍,不喜欢考试,莫名其妙地总是闯祸。他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心地善良,非常仗义地保护弱小的男孩格洛弗不受同学欺负,尤其喜欢听历史老师讲神话故事。一次博物馆的奇遇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发现自己竟然是海神波塞冬之子。他通过纽约帝国大厦里的电梯到达了奥林匹斯神界,众神之神宙斯指控他偷
期刊
一根电话线,传递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  ——题记  自从父母外出打工,每个周末的一二十分钟电话,便成了我与父母交流的唯一方式。  窗外,皎洁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透过窗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不禁撩拨起心底那绵绵的思绪。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声音扰乱了我沉甸甸的心绪,向电话走去,一看来电显示,是母亲打来的。  “喂,妈妈,还没睡呀?”  “刚下班,对了,现在学习情况怎么样,很吃力吧,初三
期刊
湿漉漉的风酝酿芬芳,深呼吸,抑制大脑的运转,恍惚听见来自遥远的喁喁细语,那声音,若隐若现,亲切而又熟悉,它是我永远的记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竹椅停止摇晃,奶奶在读爷爷教她的诗句,爷爷生前是位乡村教师。“奶奶!”我清脆地叫着。“小孙女回来啦。”奶奶一边取下只有一边镜片的老花镜,一边放下那本泛黄的书,然后站起肥胖的身子。在完成这套动作的时候,她显得格外艰难。“奶奶,您念的
期刊
【赛题】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你的心灵,谁的声音让你刻骨铭心。  请你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
期刊
在品类繁多的文体中,散文诗是独具一格的文学样式。优秀的散文诗,常在你眼前展开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启发你对生活深入思考,它那琅琅上口的优美语言,又让你听到时代的足音。  当美丽的朝霞升起的时候,谁不想立即用彩笔勾下这转瞬即逝的画面?在人们的心灵中,又何尝没有无数的“朝霞”在涌现和消逝着?生活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种种色彩的感触,有痛苦,也有欢乐。这中间,偏有这样的一些感触:他们不足以构成长篇小说的巨制鸿
期刊
前面我们讲过,在口语交际中要积极主动地与朋友、长辈进行沟通,但我们在沟通中切忌口无遮拦,要么不说,一说就不管对方的感受如何,说上一堆。这样的人际沟通肯定是失败的,容易引起同学、朋友和长辈们的反感,因此我们要学会掌握口语交际中说话的分寸。    一、沉默的分寸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要懂得说不同的话,同样,有些场合,有些话说出来比较好,而有些场合,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例如,在面对别人的诋毁或无理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