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混凝土的性能较为复杂,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的硬化强度和质量,必须要加强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工作。本文从混凝土材料检测对建筑施工的重要影响入手,简要分析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中的要点,并提出了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旨在为保证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提供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材料检测;影响;措施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材料,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和其他的外加剂混合而成,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由于材料自身的性质和施工,硬化后容易形成一些微孔和气穴、微裂缝等,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危害,进而影响建筑的结构整体抵抗能力和外观,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是造成上述质量隐患的重要因素,必須要加以重视,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一、混凝土材料检测对建筑施工的重要影响
(一)保障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经济效益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取样检测工作,能够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虽然混凝土的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从长远看来,可以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和后续过程中出现问题,避免返工,保障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
(二)为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提供参数
做好混凝土的现场检测工作,能够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包括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提供一手的技术支持和数据资料,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施工工序的设计与安排,提供施工的效率,优化施工进度[1]。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要点
(一)水泥检测
水泥在进场之前,必须要出示出厂合格证,可由水泥厂质量检验部门经检验合格后出具施工单位,也可由物资供应部门转达。水泥合格证上必须表明包括水泥品种、批号、检验内容等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和质监部门的专用印章。同时,水泥进厂7天内,还要向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性能检验报告,若出现重大偏差,则不得擅自使用该批次水泥。
(二)碎石检测
碎石是经过人工破坏后形成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孔隙率高,与水泥浆的粘结力好,对于保障混凝土强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对于碎石的选择上,级配和最大粒径是需要着重关注的两大指标,一要保证级配良好,级配良好的碎石既能够节省水泥同时混凝土的密实度也高;二要控制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细度控制在23.5%,保证混凝土质量[2]。
(三)砂子检测
在对于砂子的选择上,优先中砂,并且要按照国家标准控制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砂子中的淤泥和云母等杂志会降低混凝土的渗水能力和抗压能力,硫化物和硫酸盐也会对钢筋进行腐蚀。因此,一定要注意对于砂子进行去杂,将含泥量控制在30%以下,同时还要合理把握粗细砂的砂率,将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控制在1%内。
(四)用水检测
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时,水质也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却常常被忽略。施工要求要使用饮用水或者自来水或者其他满足水质要求的水源,在拌合之前要试验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参数,确定时间差。同时,还要注意监测水中油脂和硫酸盐等物质的含量,防止其影响水泥性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质检才能投入使用。
(五)外加剂检测
对于添加剂和掺和料也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于添加剂,一定要准确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并且要使用新鲜水泥,控制温度,保证水泥的质量。掺合剂一般会选用粉煤灰、矿粉等等,要合理用量,可以将细度作为检测粉煤灰需水量的标准,尽量选择细度小活性大需水量小的粉煤灰,节约水泥用量。
三、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环节
首先要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购买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原材料质量。首先,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合理计算使用量,制定科学采购方案。其次,一定要选择资质高和信誉度好的商家,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原材料进场前,还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实验,确保满足质量性能后才能投入施工。
(二)优化检测技术,使用先进检测仪器
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地质量,还要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合理选择检测样本,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为了确保检测的结果,可以选择符合检测方式,综合反映混凝土质量。其次,还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及时优化和省级相关仪器,做好保养和检修工作,提高材料检测的精确度[3]。
(三)健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检测计划
原材料的检测管理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各个单位的联合,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检测目标,安排好检测工序和实践,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检测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实行责任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4]。
(四)加强专业质量检测人员队伍建设
混凝土检测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设计到许多检测指标和检测仪器的使用,需要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的检测知识。因此,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检测规范和检测手段,能够熟练操作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引进专业的人才,打造出一只高素质的质量检测专业队伍,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结语: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事件,混凝土质量不过关,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强度,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从原材料的环节就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严格把控购买环节,并且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检测,确保进场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使用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家磊,肖红.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技术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5):191-191.
[2]刘燕飞.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几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
[3]刘固祥.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J].中外企业家,2014(10X):218-218.
[4]刘国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6(24).
(作者单位:沭阳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材料检测;影响;措施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材料,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和其他的外加剂混合而成,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由于材料自身的性质和施工,硬化后容易形成一些微孔和气穴、微裂缝等,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危害,进而影响建筑的结构整体抵抗能力和外观,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是造成上述质量隐患的重要因素,必須要加以重视,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一、混凝土材料检测对建筑施工的重要影响
(一)保障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经济效益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取样检测工作,能够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虽然混凝土的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从长远看来,可以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和后续过程中出现问题,避免返工,保障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
(二)为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提供参数
做好混凝土的现场检测工作,能够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包括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提供一手的技术支持和数据资料,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施工工序的设计与安排,提供施工的效率,优化施工进度[1]。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要点
(一)水泥检测
水泥在进场之前,必须要出示出厂合格证,可由水泥厂质量检验部门经检验合格后出具施工单位,也可由物资供应部门转达。水泥合格证上必须表明包括水泥品种、批号、检验内容等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和质监部门的专用印章。同时,水泥进厂7天内,还要向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性能检验报告,若出现重大偏差,则不得擅自使用该批次水泥。
(二)碎石检测
碎石是经过人工破坏后形成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孔隙率高,与水泥浆的粘结力好,对于保障混凝土强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对于碎石的选择上,级配和最大粒径是需要着重关注的两大指标,一要保证级配良好,级配良好的碎石既能够节省水泥同时混凝土的密实度也高;二要控制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细度控制在23.5%,保证混凝土质量[2]。
(三)砂子检测
在对于砂子的选择上,优先中砂,并且要按照国家标准控制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砂子中的淤泥和云母等杂志会降低混凝土的渗水能力和抗压能力,硫化物和硫酸盐也会对钢筋进行腐蚀。因此,一定要注意对于砂子进行去杂,将含泥量控制在30%以下,同时还要合理把握粗细砂的砂率,将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控制在1%内。
(四)用水检测
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时,水质也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却常常被忽略。施工要求要使用饮用水或者自来水或者其他满足水质要求的水源,在拌合之前要试验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参数,确定时间差。同时,还要注意监测水中油脂和硫酸盐等物质的含量,防止其影响水泥性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质检才能投入使用。
(五)外加剂检测
对于添加剂和掺和料也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于添加剂,一定要准确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并且要使用新鲜水泥,控制温度,保证水泥的质量。掺合剂一般会选用粉煤灰、矿粉等等,要合理用量,可以将细度作为检测粉煤灰需水量的标准,尽量选择细度小活性大需水量小的粉煤灰,节约水泥用量。
三、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环节
首先要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购买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原材料质量。首先,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合理计算使用量,制定科学采购方案。其次,一定要选择资质高和信誉度好的商家,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原材料进场前,还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实验,确保满足质量性能后才能投入施工。
(二)优化检测技术,使用先进检测仪器
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地质量,还要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合理选择检测样本,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为了确保检测的结果,可以选择符合检测方式,综合反映混凝土质量。其次,还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及时优化和省级相关仪器,做好保养和检修工作,提高材料检测的精确度[3]。
(三)健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检测计划
原材料的检测管理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各个单位的联合,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检测目标,安排好检测工序和实践,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检测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实行责任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4]。
(四)加强专业质量检测人员队伍建设
混凝土检测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设计到许多检测指标和检测仪器的使用,需要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的检测知识。因此,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检测规范和检测手段,能够熟练操作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引进专业的人才,打造出一只高素质的质量检测专业队伍,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
结语: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事件,混凝土质量不过关,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强度,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从原材料的环节就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严格把控购买环节,并且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检测,确保进场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使用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家磊,肖红.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技术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5):191-191.
[2]刘燕飞.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几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
[3]刘固祥.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J].中外企业家,2014(10X):218-218.
[4]刘国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6(24).
(作者单位:沭阳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