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法之一,初中数学课上教师尤其喜欢利用课堂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然而在有些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但不喜欢教师向自己提问问题,甚至还会对教师的点名提问产生恐惧,因此教师要思考提问的数量是否合理,还要反思一下是否将把课堂提问当作了一种惩罚性教学手法,然后进一步改善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数学;学习压力;自主思考;深化记忆
初中数学尚且还是通识教育,学生并不需要独立进行专业的数学研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了解、理解和记忆那些基础的初中数学知识,然后继续启发学生在牢固的数学基础上大胆实践,尝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现代课堂上应当继续深挖提问式教学的内涵,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认真剖析了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诸多有效应用,希望为推动数学课程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增加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过于放松,那么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利用课堂提问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紧紧跟住教学进度。
例如,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按照课本顺序讲解菱形的知识,带领学生学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尽管课本上的内容按照科学的顺序分别列出了各类定理,但是这些定理分布较为分散,学生往往学会了一个定理,却忘记了前一个定理,因此在整个小节学习完毕之后学生仍然无法熟练地记住菱形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来督促学生,比如,在讲菱形如何判定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并作出回答。”学生可能会去翻阅课本进行温习,可能会自动在脑海中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些行为都代表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学生最终都能得到答案:“菱形是一个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恰当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健康的压力环境中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学习数学。
二、引导自主思考
在探究数学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动自己的大脑,打开自己的思维,检查自己的逻辑判断。因此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学生开始接触新一轮的函数知识,其需要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程式、坐标图上理解二元方程。但是学生在初次接触二元方程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问:“什么是二元?为什么未知数上没有二次幂的方程也是一元二次方程呢?”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解答,那么学生就能入门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如果教师一上来就高强度地灌输知识,学生则无法实现知识的过渡。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和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教师首先可以问:“什么是‘元’?什么是‘次’?”学生一般都能轻松回答这个问题:“‘元’就是未知数;‘次’就是未知数右上角的幂。”在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未知数不是二次幂呢?”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亲自尝试化解方程,然后判断该方程是否符合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提出的问题步步深入,成功带领学生思考了数学知识的内涵和逻辑。
三、深化知识记忆
在长年的教学实践里很多教师已经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知识是否能被牢固记忆,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关,学生往往会对主动思考的知识形成长期记忆,而对那些被动灌输的知识则很快遗忘。因此课堂提问在促使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记忆。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中,学生要再一次学习如何判定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入理解不同的边和夹角构成的三角形。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忘记了课上学到的知识而无从下笔,本课课本篇幅过长,学生很有可能记住了一个判定条件却忘记了上一个判定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重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记住三类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教师可以在本节教学即将收尾的时候给学生反复提问:“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否相似?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否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三角形是否形似?”这些问题虽然看似枯燥,但是教师可以把其中的“边”和“角”进行调整,增大问题难度,经过教师的反复提问和学生的反复回答,学生就可以用看似“笨拙”的方法牢牢记住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提问和回答就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法宝。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知识量较大,教师不能一概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自觉思考数学定理、定义,更可以幫助学生牢牢记住重难点知识,充分做好数学基本功。
参考文献:
[1]史福艳.新形势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6(27).
[2]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26(06).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数学;学习压力;自主思考;深化记忆
初中数学尚且还是通识教育,学生并不需要独立进行专业的数学研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了解、理解和记忆那些基础的初中数学知识,然后继续启发学生在牢固的数学基础上大胆实践,尝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现代课堂上应当继续深挖提问式教学的内涵,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认真剖析了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诸多有效应用,希望为推动数学课程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增加学习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过于放松,那么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利用课堂提问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紧紧跟住教学进度。
例如,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按照课本顺序讲解菱形的知识,带领学生学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尽管课本上的内容按照科学的顺序分别列出了各类定理,但是这些定理分布较为分散,学生往往学会了一个定理,却忘记了前一个定理,因此在整个小节学习完毕之后学生仍然无法熟练地记住菱形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来督促学生,比如,在讲菱形如何判定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并作出回答。”学生可能会去翻阅课本进行温习,可能会自动在脑海中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些行为都代表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学生最终都能得到答案:“菱形是一个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恰当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健康的压力环境中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学习数学。
二、引导自主思考
在探究数学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动自己的大脑,打开自己的思维,检查自己的逻辑判断。因此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学生开始接触新一轮的函数知识,其需要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程式、坐标图上理解二元方程。但是学生在初次接触二元方程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问:“什么是二元?为什么未知数上没有二次幂的方程也是一元二次方程呢?”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解答,那么学生就能入门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如果教师一上来就高强度地灌输知识,学生则无法实现知识的过渡。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和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教师首先可以问:“什么是‘元’?什么是‘次’?”学生一般都能轻松回答这个问题:“‘元’就是未知数;‘次’就是未知数右上角的幂。”在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未知数不是二次幂呢?”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亲自尝试化解方程,然后判断该方程是否符合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提出的问题步步深入,成功带领学生思考了数学知识的内涵和逻辑。
三、深化知识记忆
在长年的教学实践里很多教师已经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知识是否能被牢固记忆,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关,学生往往会对主动思考的知识形成长期记忆,而对那些被动灌输的知识则很快遗忘。因此课堂提问在促使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记忆。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中,学生要再一次学习如何判定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入理解不同的边和夹角构成的三角形。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忘记了课上学到的知识而无从下笔,本课课本篇幅过长,学生很有可能记住了一个判定条件却忘记了上一个判定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重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记住三类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教师可以在本节教学即将收尾的时候给学生反复提问:“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否相似?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否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三角形是否形似?”这些问题虽然看似枯燥,但是教师可以把其中的“边”和“角”进行调整,增大问题难度,经过教师的反复提问和学生的反复回答,学生就可以用看似“笨拙”的方法牢牢记住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提问和回答就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法宝。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知识量较大,教师不能一概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自觉思考数学定理、定义,更可以幫助学生牢牢记住重难点知识,充分做好数学基本功。
参考文献:
[1]史福艳.新形势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6(27).
[2]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