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曾有调查发现,在三甲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为12.6%、心血管病患病率为17.1%。这里所说的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主要指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这种患病率放在中国庞大的糖尿病人群里看,患病人群并非小数目,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需的医疗支出,已经成为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最主要部分。更重要的是,大脑和心脏是人体高级别的司令部,一旦出事,可能危及生命。
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如在早期无法得到控制,病情将逐渐加重,再来治疗就特别困难。所以,“脑”毛病和“心”麻烦,糖友都要特别注意防范。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根藤上的“苦果”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变本来是不同系统的疾病,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们实际上互为因果。有的医生干脆将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合体,称为“糖尿病心血管病”,这足以证明它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没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但发病率低于糖尿病患者,且发病年龄较大,进展较慢。而糖尿病患者年纪轻就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病变,而且进展快,病情重。这是为什么?一根藤上结出的苦果,必然和它的根茎有关,而高血糖就是它们的根茎。
在高血糖的驱使下,能够形成斑块的物质如血脂、血小板等,趁机在动脉管壁沉积,堵塞血管;而能正常收缩舒张的动脉,其舒张功能也因高血糖变差。试想,一条本可以拓宽为四车道的马路变成双车道,不塞车才怪,大脑和心脏因此供血不足而发病。如果斑块破裂,破裂处进一步形成血栓,这将加重心脏和大脑缺血而置之于死地。
事情还不止那么简单。高血糖还带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再加上肥胖、胰岛素的不敏感等集于麾下,共同助纣为虐,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也会暗箭伤人
前面已经说到,糖尿病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我经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抢救,很多与糖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他们就医时病情相当严重,治疗也很棘手。为什么病入膏肓才来医院?很大程度是因为,与未患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很不典型甚至轻微,容易被忽视。
拿冠心病来说,这是给心脏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后引起的心脏病,轻者心前绞痛、胸闷气短,重者心肌因缺血而坏死(即常说的心肌梗死)导致死亡。心肌梗死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剧烈胸痛,糖友因身体的神经病变,心肌梗死时感觉不到疼痛,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再如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脑梗塞,轻者仅表现为头晕、乏力,这与低血糖的症状很像,若糖友误将此当做低血糖,也很误事。因此,对于糖友,心脑血管疾病也会暗箭伤人,必须时刻提防。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需排查心血管疾病:
(1)胸闷气短;
(2)胸痛;
(3)不明原因的腹痛、牙痛及咽部不适。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需排查脑血管疾病:
(1)持续头晕、乏力甚至瘫痪,血糖高于3.9mmol/L;
(2)走路不稳,身体有倒向一侧的感觉;
(3)一侧肢体持续麻木;
(4)突然吐字不清;
(5)不明原因的头痛。
“7个控制”护心脑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极大,尽早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以下7大问题的控制,无论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都是防治措施的重要一环。这7点说起来简单,做好并且持之以恒不易。
1.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尽量达到理想目标,目标因人、因病情而异。年龄越轻,越要严格达标;
2.控制饮食及运动:遵从医生制定的糖尿病饮食进餐,戒烟戒酒,同时进行适宜的体力活动;
3.控制血压:无高血压者,每次就诊时应测量血压,有高血壓者应每日自行监测血压;血压≥140/80mmHg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降压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140/80mmHg;年轻没有并发症的糖友宜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4.控制血脂:管住嘴,控制高脂肪性食物如肥肉、猪油、糕点、油炸食物及烹调用油量(每天小于25克)的摄取,每周适量吃2~4次鱼(尤其是海鱼),烹调用油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植物油,减少动物内脏、奶油、黄油等高胆固醇的摄入,均有益心脑血管的健康。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调脂药物。
控制血脂的首要目标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心血管疾病者控制在1.8mmol/L以下,无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在2.6mmol/L以下;另外,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而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有益的胆固醇,男性须大于1.0mmol/L,女性大于1.3mmol/L。
最后别忘了,每年至少检测1次血脂,使用调脂药的话还要增加检测频率。
5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
6.控制血尿酸:与糖尿病“沾亲带故”的还有高血尿酸。高血尿酸同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血尿酸升高的糖友应避免动物内脏、酒精、海鲜的摄入,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最好把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痛风者要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每3个月复查一下血尿酸,以便观察和调整。
7.控制血小板聚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患者必须要长期坚持治疗、严密就医随访,随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一般都能保持良好状态;如自己不重视,治疗和随访不规律,将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如在早期无法得到控制,病情将逐渐加重,再来治疗就特别困难。所以,“脑”毛病和“心”麻烦,糖友都要特别注意防范。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根藤上的“苦果”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变本来是不同系统的疾病,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们实际上互为因果。有的医生干脆将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合体,称为“糖尿病心血管病”,这足以证明它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没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但发病率低于糖尿病患者,且发病年龄较大,进展较慢。而糖尿病患者年纪轻就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病变,而且进展快,病情重。这是为什么?一根藤上结出的苦果,必然和它的根茎有关,而高血糖就是它们的根茎。
在高血糖的驱使下,能够形成斑块的物质如血脂、血小板等,趁机在动脉管壁沉积,堵塞血管;而能正常收缩舒张的动脉,其舒张功能也因高血糖变差。试想,一条本可以拓宽为四车道的马路变成双车道,不塞车才怪,大脑和心脏因此供血不足而发病。如果斑块破裂,破裂处进一步形成血栓,这将加重心脏和大脑缺血而置之于死地。
事情还不止那么简单。高血糖还带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再加上肥胖、胰岛素的不敏感等集于麾下,共同助纣为虐,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也会暗箭伤人
前面已经说到,糖尿病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我经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抢救,很多与糖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他们就医时病情相当严重,治疗也很棘手。为什么病入膏肓才来医院?很大程度是因为,与未患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表现很不典型甚至轻微,容易被忽视。
拿冠心病来说,这是给心脏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后引起的心脏病,轻者心前绞痛、胸闷气短,重者心肌因缺血而坏死(即常说的心肌梗死)导致死亡。心肌梗死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剧烈胸痛,糖友因身体的神经病变,心肌梗死时感觉不到疼痛,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再如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脑梗塞,轻者仅表现为头晕、乏力,这与低血糖的症状很像,若糖友误将此当做低血糖,也很误事。因此,对于糖友,心脑血管疾病也会暗箭伤人,必须时刻提防。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需排查心血管疾病:
(1)胸闷气短;
(2)胸痛;
(3)不明原因的腹痛、牙痛及咽部不适。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需排查脑血管疾病:
(1)持续头晕、乏力甚至瘫痪,血糖高于3.9mmol/L;
(2)走路不稳,身体有倒向一侧的感觉;
(3)一侧肢体持续麻木;
(4)突然吐字不清;
(5)不明原因的头痛。
“7个控制”护心脑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极大,尽早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以下7大问题的控制,无论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都是防治措施的重要一环。这7点说起来简单,做好并且持之以恒不易。
1.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尽量达到理想目标,目标因人、因病情而异。年龄越轻,越要严格达标;
2.控制饮食及运动:遵从医生制定的糖尿病饮食进餐,戒烟戒酒,同时进行适宜的体力活动;
3.控制血压:无高血压者,每次就诊时应测量血压,有高血壓者应每日自行监测血压;血压≥140/80mmHg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降压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140/80mmHg;年轻没有并发症的糖友宜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4.控制血脂:管住嘴,控制高脂肪性食物如肥肉、猪油、糕点、油炸食物及烹调用油量(每天小于25克)的摄取,每周适量吃2~4次鱼(尤其是海鱼),烹调用油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植物油,减少动物内脏、奶油、黄油等高胆固醇的摄入,均有益心脑血管的健康。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调脂药物。
控制血脂的首要目标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心血管疾病者控制在1.8mmol/L以下,无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在2.6mmol/L以下;另外,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而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有益的胆固醇,男性须大于1.0mmol/L,女性大于1.3mmol/L。
最后别忘了,每年至少检测1次血脂,使用调脂药的话还要增加检测频率。
5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
6.控制血尿酸:与糖尿病“沾亲带故”的还有高血尿酸。高血尿酸同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血尿酸升高的糖友应避免动物内脏、酒精、海鲜的摄入,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最好把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痛风者要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每3个月复查一下血尿酸,以便观察和调整。
7.控制血小板聚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患者必须要长期坚持治疗、严密就医随访,随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一般都能保持良好状态;如自己不重视,治疗和随访不规律,将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