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理念,它专注和体现的是人性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与知识课堂相比,它正视生命的存在,提倡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通过对话与交流,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完成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生命课堂; 快乐场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77-001
“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生成知识,又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得教育主体的心灵得到了健全、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一、“生命课堂”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
相比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刚性”课堂,“生命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所谓开放性,就是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把生活中的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所谓多元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现象、探讨问题、分析提升。避免局限于一种看法、一个“标准答案”,特别是要打破教参或课文“提示”的权威。
2.教学目标的主体性、发展性
“生命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潜力为教学目标,强调体验与兴趣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活动结合,强调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强调由“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学生有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不包揽一切,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思考、自主选择。
3.教学主体的平等性、主体性
因为“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生命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教师不会有受制于教参、学生不会有受制于教师的感觉,师生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教师或给学生当学习顾问,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或鼓励学生,但决不操纵课堂、不作武断的评价、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同时,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者,在课堂上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二、“生命课堂”的教学
近年来,关于“生命课堂”的说法是太多了,但知道“贵无”教学和“反教案”教学说法的老师也许会少一点,这是我在拜读潘新和教授写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的最大收获,写下来求教于大方诸家。
“贵无”的教学是一种率意适性、无中生有的隐性教学。指师生间和谐默契、心领神会、重隐性颖悟的教学,注重的是言语生命的自悟,超越了言辞本身,到达学养和修养层面;强调人文积淀、思想修养,注重从读中获知、求悟,从思中积学、明理。似乎不关言语的学习和文辞的历练,然而,言语生命的成长和言语能力的长进自在不知不觉中。不是生硬的教法和硬性的教学技术的应用,而自自然然地生成,粗枝大叶地勾画,随随便便地拨墨挥洒,带着些许“随意”和“粗糙”的教学。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天然滋养。是白描,不是细描;是写意画,不是工笔画。是不像课的课,不像教学的教学。用《老子》中的话说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教之教,为“上”教;不学之学,为“上”学。我想,像魏书生这样的大师级的教学当是这种“贵无”教学吧。
“反教案”教学是相对于教案教学提出的。反教案,不等于不写教案,反教案教学的意思是: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不是教学的必要条件,教案是可详可略、可有可无的。教学是否有教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反教案教学的教案,当然也可以有对教学的预设,但是这种预设是较为宽泛、松散的,便于随机调度、组合的。不是作为教学的蓝本,在教学中按图索骥、照本宣科。怎么教,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的需要决定的。反教案教学的精神实质,在于教師基本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天平向学生倾斜:由师道尊严、教师中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到师生合作、尊重学生,生“贵”师“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规划、自主探究;强调教师的教育素养的深厚:教育、语文学科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的广博精深,语文教学经验的丰富和教育、教学反思的深刻。我想,像支玉恒那样的特级教师的教学当是这种“反教案”教学吧。
总之,“生命课堂”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教育,揭示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融合,遵循生命发展的逻辑,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人、从关注局部的人到关注完整的生命,再到新课程中生命意识的凸现,它不断追寻着、实现着对生命的回归,让课堂回归生命发展,回归艺术,回归真实,将是教育工作者最神圣的追求!我们应当深情地欢呼这种生命活力,因为只有它,才能使每一堂课都成为成长旅途中有意义的生命驿站,也才能赋予每一堂课以真正的教育价值!“生命课堂”,让每个生命都不缺席,奏响课堂生命之歌!
关键词:生命课堂; 快乐场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77-001
“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生成知识,又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得教育主体的心灵得到了健全、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一、“生命课堂”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
相比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刚性”课堂,“生命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所谓开放性,就是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把生活中的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所谓多元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现象、探讨问题、分析提升。避免局限于一种看法、一个“标准答案”,特别是要打破教参或课文“提示”的权威。
2.教学目标的主体性、发展性
“生命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潜力为教学目标,强调体验与兴趣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活动结合,强调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强调由“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学生有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不包揽一切,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思考、自主选择。
3.教学主体的平等性、主体性
因为“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生命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教师不会有受制于教参、学生不会有受制于教师的感觉,师生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教师或给学生当学习顾问,或与学生交换意见,或帮助发现问题,或鼓励学生,但决不操纵课堂、不作武断的评价、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同时,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者,在课堂上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二、“生命课堂”的教学
近年来,关于“生命课堂”的说法是太多了,但知道“贵无”教学和“反教案”教学说法的老师也许会少一点,这是我在拜读潘新和教授写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的最大收获,写下来求教于大方诸家。
“贵无”的教学是一种率意适性、无中生有的隐性教学。指师生间和谐默契、心领神会、重隐性颖悟的教学,注重的是言语生命的自悟,超越了言辞本身,到达学养和修养层面;强调人文积淀、思想修养,注重从读中获知、求悟,从思中积学、明理。似乎不关言语的学习和文辞的历练,然而,言语生命的成长和言语能力的长进自在不知不觉中。不是生硬的教法和硬性的教学技术的应用,而自自然然地生成,粗枝大叶地勾画,随随便便地拨墨挥洒,带着些许“随意”和“粗糙”的教学。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天然滋养。是白描,不是细描;是写意画,不是工笔画。是不像课的课,不像教学的教学。用《老子》中的话说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教之教,为“上”教;不学之学,为“上”学。我想,像魏书生这样的大师级的教学当是这种“贵无”教学吧。
“反教案”教学是相对于教案教学提出的。反教案,不等于不写教案,反教案教学的意思是: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不是教学的必要条件,教案是可详可略、可有可无的。教学是否有教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反教案教学的教案,当然也可以有对教学的预设,但是这种预设是较为宽泛、松散的,便于随机调度、组合的。不是作为教学的蓝本,在教学中按图索骥、照本宣科。怎么教,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的需要决定的。反教案教学的精神实质,在于教師基本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天平向学生倾斜:由师道尊严、教师中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到师生合作、尊重学生,生“贵”师“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规划、自主探究;强调教师的教育素养的深厚:教育、语文学科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的广博精深,语文教学经验的丰富和教育、教学反思的深刻。我想,像支玉恒那样的特级教师的教学当是这种“反教案”教学吧。
总之,“生命课堂”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教育,揭示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融合,遵循生命发展的逻辑,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人、从关注局部的人到关注完整的生命,再到新课程中生命意识的凸现,它不断追寻着、实现着对生命的回归,让课堂回归生命发展,回归艺术,回归真实,将是教育工作者最神圣的追求!我们应当深情地欢呼这种生命活力,因为只有它,才能使每一堂课都成为成长旅途中有意义的生命驿站,也才能赋予每一堂课以真正的教育价值!“生命课堂”,让每个生命都不缺席,奏响课堂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