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簪花仕女图》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昉(约活动于八世纪下半期至九世纪初),字景玄(一说仲朗),京兆人,先后任越州长史、宣州长史等职。作为贵族出身的士大夫画家,周昉对人物画、道释画皆有所长。尤其擅绘绮罗人物。《唐朝名画录》称其『画佛像、真仙、人物、仕女,则为古今之冠』。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纵四六厘米,横一八○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图描绘了五名贵族仕女及一名侍女,其间穿插逗狗、观鹅、挥扇、捉蝶、赏花等种种闲适的生活情景。这些仕女身着质地柔软、华美轻薄的大袖宽服,华贵的长裙高高束至半胸,绕肩搭着轻薄的帔巾,显得华丽奢艳。而高大的发髻更是唐人的典型发式,在高髻上不但饰以凤钗、金簪、步摇等配饰,更戴有硕大的花朵。因有『花簪仕女之称』。从技法上看,《簪花仕女图》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用笔技巧与赋色能力。此图人物的线条细腻柔韧而又凝练畅达。衣纹的线条虽然精细,却画得十分轻松,又通过不同的赋色技巧,将不同复式的质感表现出来。此外,画面的色彩热烈而不失典雅,与细淡的墨线相协调,全图以朱红为主色,辅以石膏、翠绿、米黄、草绿、白、金、紫等多种色彩,在统一协调的韵律中又富有变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画家通过色彩的微妙变化,将纱衣的质感和冰肌雪肤之感表现得十分自然,可谓『绮罗纤缕见肌肤』的图画写照。
  此图的构图模式为唐人常见的一组一人一景平列展开的布局方式,人物之间通过姿态、眼神互相串联起来,而首尾处的两名仕女, 一人向右而立,回首左望,另一人向左而立,回首右望,且服饰颜色相似,使画面的首尾產生一种呼应感。
  关于此图是否为周昉真笔,学界尚有争议“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为杨仁恺先生的中唐说,其二为徐邦达先生的中晚唐说,其三为谢稚柳,孙机先生的南唐说,其四为洗从文先生的北宋说。抛开学术r一的各种争论,这件周昉传派的名作所展现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是研究唐代绮罗人物画所无法回避的件名作。
其他文献
徐郙(一八三六—一九○七一,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代书家。同治元年(一八六一)状元,与康熙状元王敬铭、乾隆状元秦大成并称“嘉定三状元”。富收藏,藏有高士奇《阑风伏雨图卷》、宋拓《乙瑛碑》《庙堂碑》《绍兴米帖》、明拓《张迁碑》《史晨碑》等。徐郙精于书法,最善行书,慈禧太后尤喜其书,传世慈禧太后的画中多见徐郙的题诗与题志,清刘声木《苌楚斋三笔》中记载:“相国久值南斋,孝钦显皇后(
期刊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于香港大会堂低座举办了“饶宗颐书画展”。是次展览全面展示了饶教授在书画创作方面既广且精的非凡造诣,也矫正了人们一直以来书画创作为饶教授学术研究以外余事的印象。自此以后,饶教授更专注于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其成就有目共睹。20世纪80年代是饶教授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创作或研究.都硕果累累:他的《选堂论书十要》亦是这时期所发表的。1982年,饶教授应艺术系之邀.讲
期刊
编者按: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从去年始,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有关壁画的展览,掀起了一股“壁画热”。其中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举办的山西壁画展影响最大,展期中人流如织。继去年本刊第七期“壁画专题”,从壁画的创作过程、色彩风格、画面内容等作了介绍,本期我们乘此“壁画热”,继续以壁画为主题,特选取龟兹石窟壁画和山西墓室壁画,让读者对这一古老的绘画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
期刊
在刚结束的香港秋季第一轮(后面还有佳士得)艺术拍卖上,不少大陆拍卖行汇聚香港与老牌苏富比展开了激烈角逐和厮杀,尽管大陆拍卖行异军突起、攻势猛烈,但苏富比仍以31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傲视群雄。纵观本轮拍卖.笔者感触颇多。  一、香港作为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陆不少一二线拍卖行纷纷在9月底10月初云集香港,据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清单:  拍卖会:香港苏富比20
期刊
一.山西地理文化的主要特征  山西又称“三晋”,简称“晋”.园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省域的历史文化,一般通称为“三晋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地域特征方面,山西省位于中国黄土高原东缘,其地形地貌属于典型山地高原,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气候属于温带大
期刊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汉曾做官至尚书仆射,魏明帝时又做了太傅,所以后人称其“钟太傅“。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其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善楷书,世称“正书之祖”。传世的著名作品《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四表都为小楷。《宣示表》浑朴自然,刚柔皆备,古雅超伦,是钟繇最负盛名的作品,对后世影响至大。《力命表》跌宕有致,疏
期刊
一个本来发誓去中国传递上帝福音的传教士.竟然和这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中国艺术最大的海外宣传者。他偶然间“闯入”了清朝核心的官僚圈,混迹于在当时名重一时的金石家和收藏家。听起来,这番不寻常的经历和那位同为传教士、郎世宁颇为相似。但他的成就要远远高于这位供职于清初宫廷的画师,而且集多个身份于一身。他就是著名的“福大人”——福开森。  他到底是谁?为何能够身兼多职,在晚清的舞台上领一时风
期刊
娄坚(一五五四-一六三一)原名孟坚,后易名坚,字子柔,号歇庵,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祖籍江苏长洲(今屬苏州)。先祖曾以医术供职太医院,后世以医为业,至其父时弃医从科举。娄坚年青时热衷功名,然举业坎坷,乡试屡次名落孙山,直至63岁才成为岁贡生,少年时曾从散文大师归有光游,后能融会师说成一家言。其文和平安雅。以真朴胜人,被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钱谦益称为『大师』, 有文集《学古绪言》传世。与同乡学者唐时升
期刊
“古典的延续跟再生”是中国绘画传统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议题,我们一般用所谓的“复古”观念来概括这一个过程,不过只讲复古有点不够清楚。所以我是希望就借由赵孟頫、营其昌跟王原祁这三个重要的大师来看这个流变是怎样进行与发展的。  现在假如大胆做一个概括的话,中国的艺术传统大概是两个,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一个部分是复古的艺术传统,另外还有一个叫作抒情的传统,复古与抒情相对。我个人认为,这一个复古传统实际上是
期刊
清宫有贡犬画作多套,较为著名的有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的《十骏犬》轴以及艾启蒙(Ignaz Sichelbart,1708-1780)的《十骏犬图》册,它们虽体倒不同,但内容上高度相似。后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八玺全,录《石渠宝笈》(下称:《石渠》)续编,原藏宁寿宫乐寿堂。全册共十对开,纸本设色,顺序依次为:“第一睒星狼。第二霜花鹞。第三墨玉螭。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