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提出具有生成性、梯度性和辩证性的问题,由此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氛围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普遍对教学的框架设计较为关注,而对问题的设计却重视不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提了很多问题,但问题普遍缺乏生成性、梯度性和辩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且经常表现为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参与的程度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计生成性问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提出生成性问题。课堂教学是动态建构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结构以及个体差异等,都会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促使预设的包容度与自由度得到提升,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以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提升。
比如,在开展“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的教学时,学生通常会提问:“为什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会这么繁荣?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呢?”在提及宋词时,学生又会提问到,“为什么会形成宋词这一文风,宋朝的著名词人有哪些呢?”此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学习时的疑问,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提问,由此引发学生的共鸣,产生智慧的碰撞。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吗?描绘了哪些内容呢?”通过该种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掌握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二、设计梯度性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问题设计具备一定的梯度,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如果教师设计问题过于简单,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然无法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则会产生畏惧感,进而失去思考的动力和意愿。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情,并有适当的难易梯度,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教师在开展“秦统一中国”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秦始皇采用了哪些措施统一了中国,分别有什么作用?秦始皇的暴政导致哪些后果?你怎么评价秦始皇?”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秦始皇功过的分析,最后一个问题则指向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深化,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三、设计辩证性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包含具备辩证思考特征的问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辩证性问题,将其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起点,并引导学生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力求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
比如,教师在开展“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入手,提问学生:“隋煬帝被认为是历史上的暴君之一,对历史发展并无积极贡献,在评价时应对其全盘否定,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呢?”以问题为起点,学生结合教材、教师提供的不同角度的史料等,开展讨论,学会辩证地评价隋炀帝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总体来看,在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力度,深入反思所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及时进行改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为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荣.初中历史课堂层次式提问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8):69-70.
[2]廖秋萍.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9):62-64.
[3]刘志洲.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43-144.
[4]王红梅.联系“主导”和“主体”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19-20.
[5]高金辰.学问并进 教学相长——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Z1):141.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氛围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普遍对教学的框架设计较为关注,而对问题的设计却重视不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提了很多问题,但问题普遍缺乏生成性、梯度性和辩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且经常表现为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参与的程度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计生成性问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提出生成性问题。课堂教学是动态建构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结构以及个体差异等,都会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促使预设的包容度与自由度得到提升,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以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提升。
比如,在开展“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的教学时,学生通常会提问:“为什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会这么繁荣?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呢?”在提及宋词时,学生又会提问到,“为什么会形成宋词这一文风,宋朝的著名词人有哪些呢?”此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学习时的疑问,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提问,由此引发学生的共鸣,产生智慧的碰撞。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吗?描绘了哪些内容呢?”通过该种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掌握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二、设计梯度性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问题设计具备一定的梯度,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如果教师设计问题过于简单,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然无法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则会产生畏惧感,进而失去思考的动力和意愿。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情,并有适当的难易梯度,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教师在开展“秦统一中国”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秦始皇采用了哪些措施统一了中国,分别有什么作用?秦始皇的暴政导致哪些后果?你怎么评价秦始皇?”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秦始皇功过的分析,最后一个问题则指向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深化,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三、设计辩证性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包含具备辩证思考特征的问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辩证性问题,将其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起点,并引导学生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力求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
比如,教师在开展“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入手,提问学生:“隋煬帝被认为是历史上的暴君之一,对历史发展并无积极贡献,在评价时应对其全盘否定,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呢?”以问题为起点,学生结合教材、教师提供的不同角度的史料等,开展讨论,学会辩证地评价隋炀帝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总体来看,在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同学生的沟通力度,深入反思所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及时进行改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为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荣.初中历史课堂层次式提问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8):69-70.
[2]廖秋萍.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9):62-64.
[3]刘志洲.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43-144.
[4]王红梅.联系“主导”和“主体”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19-20.
[5]高金辰.学问并进 教学相长——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Z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