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特别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新颖性、启发性,以及问题情境创设的反思换位原则。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情境 反思换位原则
  
  生物学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实施自主创新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揭示生命科学的实用性、规律性,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郾注意问题有序性,分步设置
  注意问题的有序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剖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解决。
  2?郾注意问题新颖性,变式重置
  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目前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生物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存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重复操练的现象,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甚至越练习越模糊,对学习越反感,这种现象在毕业年级中尤为突出。有些教师仍照以前的教法,让学生把知识重演了一遍,没有站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去重新认识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认识升华。教师应精心地重组知识,创设原有知识的变式情境,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而不是从死记硬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
  3?郾考虑学生主体地位,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的启发性
  生物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应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体验和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教师分析得再好,讲解得再精彩,也只是停留在教师层面上的认识过程,要内化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一定要创设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组织、设计,引导学生去猜想问题的结论,通过检验和论证,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为此,教师要善于将静态的生物学知识变为学生动态的生物学思维,通过让学生发现和探索,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把握。
  3.1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展开合情推理的思维训练。
  学生初次认识一个生物学问题,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才能得到。在这认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是相当复杂的,不仅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有不严密的合情推理的思维,他们总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出发去思考。这样的认识知识过程是科学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能随意地取消和简缩这个过程。没有学生的过程参与,得来的知识是不牢靠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知识的结论在问题解决中有时不一定十分重要,但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知识的发现和探索过程,比现成的知识更重要,这是把学生能力发展放到首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3.2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训练。
  在生物学问题解决中,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逻辑思维训练,生物学的精神在于坚信不变的逻辑信念。这种不变的信念,是建立在学生牢固的生物学基础之上的,对每个探索的结论,最终都要经历逻辑思维的检验。因此,分析已知和未知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的途径是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归宿。
  3.3转换和改变问题的认识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思维的变通,反映出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对问题情境的不同认识视角,这也是由问题情境的丰富性所决定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要能激活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认识视角中,找到多途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就得对创设的问题情境留有比较宽阔的思维空间。
  4?郾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反思换位原则
  这是要求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中,要进行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注意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经常地注意方法的总结和回顾,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包括生物学问题的解决的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能否找到更好的办法?该方案有什么独到的地方?能否进行推广和迁移?要经常地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把教师最要说的话通过学生的口说出来。这样教学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
  例如,给学生实验材料:现有相同容积的玻璃缸几只;取自然清水(或经阳光照晒过一段时间的自来水);同龄的、发育状况相同的小蝌蚪60只;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放在50℃的温水中处理10 min。请根据现有条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经过处理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①实验步骤的设计;②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让学生分析材料,相互交流,再由学生解决问题,想出方案,并让学生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指导,以自主创新学习为培养目标,从而体现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空间开放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课堂教学体系,大面积提高生物教学成绩,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索提高生物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中学阶段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实施自主创新性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对于转变教学理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师的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以及教师的自我价值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适当运用诗词、成语辅助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趣语,授课会增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到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一般要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我国的行政单位,是根据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国防力量,有利于对全国经济进行有计划的统一领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全国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物理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的SOD和GLU的影响,来揭示针灸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摘 要: STS教育是上个世纪末世界各国在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强调由过去片面追求个体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转向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在内的学生“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在内容构成上,强调理科各学科的综合化。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与体验。它的基本精神旨在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学生的参与,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与科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判断。  关键词
摘 要: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重点从堂课教学的设计、实施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教学效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建议,进一步通过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圆满完成堂课教学。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教学效率 设计 实施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主渠道。[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
摘 要: 以园区课堂为依托开展高校大学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新尝试、新思路,它是第一课堂在生活园区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其运行机制包括课程选择、教师选聘、课程指导、成果展示等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生活园区 思想政治教育 新思路    自从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宿舍公寓化管理,“大学生生活园区”这一概念蕴育而生。如何在生活园区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动力。然而,高中物理因其抽象性的学科特点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应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二、研究的意义  (一)兴趣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高中物理课程规律严格的适用条件和判据的应用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感到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进入生物课堂趋于常态化。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并且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能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考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