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激发学生主动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善环境设施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提高研究性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影响因素;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何莲(1973-),女,江苏姜堰人,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18-02
  “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集仿真、自动控制与环境工程于一体,跨越多个学科,内容覆盖面宽,知识涉及面广,既有理论研究性又有应用实践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的往往是灌输式教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研究性教学融教学与研究为一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1]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已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各高校各学科和专业都日趋重视该方法。
  一、“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研究性教学实践
  1.“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研究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研究性教学思路,确定教学方式、筛选研究性教学内容、提出研究性学习要求和评价方法。
  课程的教学要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又能了解仿真与自控的基础知识,利于与今后工作的衔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研究性教学理念,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研究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明确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研究性学习环境的创设
  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创设研究性教学环境,[2]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不断分析、总结问题,最终掌握知识。
  (1)课堂研究性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导大家交流讨论。
  (2)网络教学平台的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学习可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其中的研究性教学模块具有小组建立与划分、讨论交流、学习效果评价等功能,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教师可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布置、了解学生学习讨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题目,自由组建研究性小组,在讨论区进行相互讨论或与教师交流,成果共享及进行小组或个人评价。
  3.“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教学方式的选用
  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学方式应力求多样灵活,常见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还可采用团队合作讨论学习和个体自主学习等方式。
  (1)团队合作讨论学习。团队合作讨论学习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当,由组长负责分工,对某一个研究性课题共同交流研究。
  小组划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后续的整体学习效果。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建或由教师指定。经过实践,自由组建小组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好,教师指定由于对小组成员间学习状况不太了解,一般根据学号、宿舍或座位分组,虽可促进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但学生之间可能会比较抗拒,不利于合作,各组间的实力也难以平衡。学生自由组建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大家讨论积极性更高,更多的学生喜欢这种合作方式,协作性更强。
  小组确定后,组长可以由小组推举或教师指定。组长根据教师的要求,按照个人工作量相当的原则,进行任务安排和分工,每个同学完成各自的任务要求,组长适时地组织讨论,经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教师进行阶段性指导,最终完成小组的学习研究成果,并进行汇报。
  (2)个体自主学习。个体自主学习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个体自主学习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而且是独立完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区分出一定的差异性,但缺少对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3)组合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班级学生的实践情况来看,单独一种方式效果不太明显。由个人完成虽然效率较高,但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讨论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但由于是小组共同完成,一般只能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部分学生可能并未能真正参与。
  通过几年的实践,在传统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采用团队合作讨论学习和个体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组合教学方式效果较好,既可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4.“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研究性教学内容筛选
  在教学内容上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研究性教学的内容。
  “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课程对数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基础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内容涉及仿真、控制及水污染控制等方面,信息量较大,更新较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一些概念性强、较难理解部分的知识仍以讲授为主;对于通俗易懂的部分可留给学生课后自学或由学生自己备课,充当教师讲解,教师负责引导和指导,如自控测量仪表部分知识相对固定,以往教师讲授时学生提不起兴趣,采取由学生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动态发展的知识模块,如仿真和自控方面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则交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前沿知识,整理成果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根据内容和难易程度可选择团队合作或个人独立完成等方式。   5.研究性学习要求和评价方法
  研究性学习成果一般采用读书报告、小论文、课件汇报等方式。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只能就现有的资料进行总结汇总完成读书报告或小论文,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拷贝或仅仅起到对资料编辑的作用,并未能体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课件汇报时有的同学只是机械的读报告,并未真正讲解出来,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也较差,未能将个人所掌握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团队合作学习的成果由于沟通交流不够,也会出现讲课与课件制作的偏差,体现不出团队真正的成果。
  为保证学习效果,须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合理的评价方法,明确成果的形式和要求,如读书报告的字数、格式、观点、参考文献等的具体规定,课件的质量及汇报讨论等的要求。另外除了对最后的成果进行考核外,还要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考核,如网络平台的登录次数、发表讨论的话题、参考文献的阅读量等都可以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
  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他评组合评价,除客观评价外,还要进行主观评价。
  二、影响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近年来研究性教学实践,影响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层次水平、学习态度等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教学对象主要有3类:分别是本科生、民办本科生和专升本的学生。在研究性教学开展中,本科生由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内容完成质量更高,特别是学生自己讲述部分效果较好;民办本科生基础稍弱,对一些难点问题理解不够透彻,但对于小组协作完成的内容文献查阅更充分,整理的成果层次性更强;专升本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弱,教师讲授所占的比例较大,独立自学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协作能力更强,态度更加认真。
  学习认真的同学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主动性更强,更善于思考,并通过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学习兴趣更浓;而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往往只是应付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起不到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
  2.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态度、所选的研究性学习题目、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
  3.环境因素
  合班课时虽然两个班同时教,任务全是并行布置,但最后效果相差很大,所以班级整体学术氛围很重要,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另外外部的教学环境也非常重要,如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情况,学校的图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等对研究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一些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查找国内外期刊,一些研究性内容需要结合试验来进行,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讨论也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
  三、提高研究性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
  1.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激发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应根据学生本身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针对学生层次有所侧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研究性教学要求可适当提高,提高个体学习或团体合作学习的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难度较大的内容以讲授为主,选择较为简单的内容如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了解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时不能随意,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性问题应注意与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选择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同时应多准备一些研究性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愿意去探索、了解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2.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设计研究性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前沿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才能把握问题的精髓,在更高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为研究性教学创造便利条件。[3]如教师可结合自身科研和科技服务,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问题研究,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另外教师也应注意加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把握学生的研究方向,提供好的建议,及时为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3.学校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
  应不断完善学校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不断完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
  应不断完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既要包含对教师教的要求,又要包含学生学的要求。同时适当增加研究性教学部分在综合评分比例中的分量。
  四、结论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手段,经过近几年来“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需不断深入实践和探索,以能更好地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乐传俊,顾黎萍.有机化学研究性教学的点滴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1):56-59.
  [2]郑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6):94-96.
  [3]于凤云.教学研究型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0):86-89.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其他文献
摘要: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还结合了理论和实验部分的内容,并对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数据结构;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翔(1975-),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开封 475000)李晓雯(1984-),女,河南周
期刊
摘要:由于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较大,他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又千差万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组织非常困难。将网络教学平台看作课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分析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给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并总结了当前网络教学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方式;评价体制  作者简介:郭玉彬(197
期刊
摘要: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管理措施的完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牛银菊(1965-),女,甘肃甘谷人,东莞理工学院计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实验室评价的客观准确性,提出了基于客观赋权组合的实验室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客观赋权分析算法对实验室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根据实验室评价结果对实验室进行分类。该评价方法不但避免了主观赋权评价时指标权重设置不当导致的评价结果失真,更能将单个客观赋权法对评价结果的误差降到最低。  关键词:评价;实验室;高校;客观赋权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与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最终提升其综合素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作为基本指导依据,提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项目驱动;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吴瑛(1977-),女,陕西西安人,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讲师。(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
期刊
摘要:基于上海电力学院“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流体力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在调研的基础上,选定了教材、组织了教学内容、探讨了教学模式,所开展的工作对于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行业类高校;高等流体力学;电力特色  作者简介:张莉(1973-),女,河南商丘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李永光(1957
期刊
摘要:在高校构建定位准确、模式先进、机制完善、考评科学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此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合格人才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邬丽群(1980-),男,黑龙江海林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张丽媛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拥有创新性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必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责任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状况,并就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如何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有所贡献。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张
期刊
摘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较强应用性、系统性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考试题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改革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项目开展环评工作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讲师;买文宁(1964-),男
期刊
摘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信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实施的重点在于案例选择的侧重性、不同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重点突出并完善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课程组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该方案在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据结构;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