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知,即知行合一,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之意,这点正是现在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陶行知先生更是大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以更名为契机,传承并发扬行知教育,在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德育、课堂改革等方面融入有自身特色的“行知”理念,为素质教育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行知教育实践模式的提出
  行知教育是什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将行知教育实践模式确定为学校的育人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9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是中国第一所以“育才行知”命名的学校,学校将实施素质教育与弘扬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机结合。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学校提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学生成长共同体实践研究》,此课题发扬陶行知先生“共同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构建生动的、丰富的生活情境,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基本实践原则,以师生共同成长的管理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活动共同体为研究框架,探索出一套符合小学实际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第三阶段,将行知思想融入教育管理中,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并结合江岸区和谐教育课题,始终坚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教育基本思想。行知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学习的价值,强调教师的“教”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而学生的“学”必须凸显自主体验性学习的价值;行知教育强调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强调知识、经验、方法的运用。生活的教育必须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二、办学理念是行知教育实践模式的灵魂
  学校树立了“培育创造之花,启迪博爱人生”的办学新理念,确立了“教育水平现代化,素质教育特色化,管理运行数字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四化”办学新目标,为学校新一轮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学校自更名以来,一直坚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师生共学、共做、共修养,着力打造“行知品牌”,在教育思想、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堂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社会公民”的育人目标在教师中形成共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抓手,以培养国学素养、外语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为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
  三、办学策略是行知教育实践模式的保障
  1.环境营造策略
  学校环境营造突出了爱的主题,突出了宽松、优雅、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了环境与人的和谐,让学校教育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因此,学校由外及内,自上而下,巧妙布局,亮点频现。
  门厅文化,一边凸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一边勾画的是学校践行陶行知思想的办学愿景;广场文化,进入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陶行知主题雕塑”,这座以“爱满天下”为主题的陶行知雕像不仅气势磅礴,更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屋顶文化,学校在屋顶开发了“空中生态科普教育基地”,预计总面积为3000平米;廊道文化,“陶行知纪念廊”连接着求真楼(教学楼)和行知楼(综合楼),开放式的陶行知纪念廊,让每天行走其中的师生家长潜移默化地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熏陶。
  2.人际关系策略
  教育共同体建设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充满教育意义的学习生活。
  在干群关系上,强调“教师第一”,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并重,促进了管理共同体文化的发展。
  在师生关系上,学校强调“学生第一”,树立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坚持“因材施教”、“因学施教”,促进教育走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学生需要。
  在生生关系上,学校强调“学会共处”,倡导“伙伴文化”,鼓励学生健康交往,共同学习进步,从而营造学生自我发展共同体文化。
  3.管理助推策略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价值认同下的行为自觉。管理共同体不仅仅是校长管理学校,也不仅仅是领导者管理被管理者,而是人人都是管理的建设者、执行者、督导者。
  管理共同体注重营造科学文化、民主文化、主体文化、合作文化、创造文化。科学文化在于学校制度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民主文化强调学校改革于发展重大事件的征求意见制度、建言制度;主体文化强调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价值;合作文化强调教师团队文化的建设,既重视个人单打独斗的价值,更注重团队合作的价值;创造文化则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创造价值,在创造活动中发现典型,在此基础上引好路。
  因此,管理助推策略助推的是科学、民主、主体、合作、创造的文化价值。
  4.团队建设策略
  打造一支“爱满天下,行知统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推进行知教育实验的关键。
  在管理上,强调教师的主体精神,团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如“最和谐的行知团队”、“最给力的创造团队”评比等。
  在专业上,注重专业引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等,学校聘请教育专家、课程专家,结合学校行知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活动,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三大支柱是行知教育实践模式的核心、基本途径
  1.生活德育共同体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生活德育作为其中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生活教育的实践过程。生活德育以“做真人”的追求目标、“明民德”的具体内容、集体与民主的实现途径、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以及爱满天下的实施过程构成其丰富的基本内涵。   学校分层制订育才行知小学“四个学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南,构建“生活德育共同体”:校级,确定“四个学会”内容板块:学会自护、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健身;年级,研讨制订“四个学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手册试行稿;班级,在年级“四个学会”行为习惯养成手册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制订“四个学会”具体班级习惯养成细则。
  2.生本课堂共同体
  生本同构课堂强调学生为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学生学习中心。生本同构课堂强调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生成创造的价值。
  生本同构课堂是生本课堂共同体的基本途径。活动中,必须遵循生活性、同构性、共生性原则。生活性强调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同构性强调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的价值;共生性强调教学活动的生成与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生本同构课堂的基本教学范式,即“情境导学”“体验共振”“拓展共生”三个基本环节,并结合师情、生情、教情进行个性化选择与创造,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促进师生学习活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3.个性活动共同体
  围绕学校“十二五”课题,学校提出“促进师生成长个性发展共同体建设研究”的子课题,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用教育促生活,在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中,促师生个性创新,达到共同发展。
  学校开展 “春之行、夏之声、秋之韵、冬之炼”系列特色社团活动。分校级、年级、班级三个层次。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特长的师生构成。在各级社团活动中,有效利用校内和社会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社会实践共同体、学科兴趣共同体、艺体共同体发展研究,丰富和提高各类社团品位,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促进师生个性特长发展。
  五、评价体系是检测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学生发展方面。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的原则,制订实施了“共同体”考核评价办法。整个评价体系分六个一级指标,满分为100分,每个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品德方面占30%,由宣传委员负责考核;学习方面占30%,由学习委员负责考核;日常行为方面占15%,由纪律委员负责考核;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占10%,由副班长负责考核;社团活动占5%,由文体委员负责考核;“共同体”成员合作占10%,由组织委员负责考核。
  二是教师发展方面。首先,在对“共同体”学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量化出“共同体”的评价结果。然后,把“共同体”的评价结果以及学生进步情况、教师成长情况,作为对相应指导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具体分为3个纬度,满分为100分,每个纬度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一是履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情况占20%,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情况占20%,三是“共同体”评价结果占60%。最后,把对“共同体”指导教师的评价结果,纳入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记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发展,学校三年前的战略重新定位已经初见轮廓和成效。实践证明,行知教育大有前途、大有可为,如果坚持走下去,一定会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一定会打造出一所适合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一流学校。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孩子们本身就需要不同的美育要求。就此而言,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凸显个性化,发挥创造性,体现学科乐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重视学生课堂内外的美术教育、发展创作性思维、倡导多元化美术学习、培养自身审美能力。我们希望把特色美术教育落实到常规教学之中,而不是只在少数的美术小组中开展;我们希望让全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深入学习版画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下面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2002版与2013版教材片段为例,初步探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文本解读能力——教学素养的前提  文本解读素养是教学素养的基础,决定着后续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2002版与2013版的教材编写变化很大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引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建模的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多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形成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用数学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与应用。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仅会写字、画画、干活,而且在它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把它看作一场精彩的交响乐,结课环节就好似回味无穷的“尾声”,启人智慧,引人遐思。正所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余音绕梁”,从而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那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呢?笔者认为,以下六种结课方式,借力于目标、智慧、兴趣、内涵、期待、诗意六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描写具体,情感真挚。笔者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四步导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步骤,减少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能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地震的相关知识。新课伊始,师生简单交流后,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围绕课题,学生
《孔乙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小说。作者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文章看似平常,却意蕴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在一次全镇“一师一优课”活动中,笔者抽到的题目就是《孔乙己》
听课,不仅仅是“听”  Ⅰ  听课、评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能有效促进讲课教师业务提高,而且对听课教师的成长也有很大帮助。然而,如果将听课仅仅看作一种形式,走过场,那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听课教师一定要能够听出点儿门道,对上课的各个环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才能促进自己与讲课教师快速成长。可见,听课不仅与听课者的业务素质和听课态度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听课、评课者的课前准备有着
重慶建设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直属骨干企业,国家第一批重点保军企业。公司在2018年第九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批新型枪械产品,图为该公司展出的模块化步枪枪族。该模块化枪族是公司面向外贸中、高端市场打造的新一代步枪枪族。该枪族可根据战术需求,通过更换枪管及各种专用模块,快速组装成发射5.56×45mm SS109弹、7.62×39mm步枪弹或7.62×51mmNATO弹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效果,取决于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本文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碧水涢天太白情——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为例,谈谈教师在活动中的“三种角色”。  一、设计师  教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开发者,也是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的设计者。主题的设计一般要把握两点:一是学习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和学科教学的需要;二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焦点。确定以“碧水涢天太白情——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
习作教学中普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对同一内容、不同年级的习作要求几乎一样,就连批语也大同小异,看不出年段的区别,看不出学生个体的差异,看不出学生语言发展的过程,更看不出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教师不清楚各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二是教师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习作教学观,训练缺乏梯度。怎样用好课文对学生进行有梯度的训练,从而达到习作教学目标呢?  一、综观教材,解析各年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