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滩的河蚌里无珍珠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小说。作者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文章看似平常,却意蕴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在一次全镇“一师一优课”活动中,笔者抽到的题目就是《孔乙己》。当时距离赛课时间只有3小时,所以笔者采用了最简单的方式来备课: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把平日收集到的材料加以整合,设计出“读文本,知情节——品文章,析人物——研读经典片段,悟主旨”三个版块。
  乍一看,这样的设计合情合理,因为它既符合小说教学目标,扣住了小说的要素,教学环节又层层深入,并有主题探究延伸。真正登台试讲之后才发现,如此的设计充其量只是“走走过场”,无任何新意。课后,专家和同事的建议和质问给笔者泼了一盆冷水,原以为这样的“板块构造”能很好地解决教学环节衔接的问题,殊不知它却暴露了笔者过重的“匠心”和对文本的肤浅解读。
  正所谓“奔跑的路上无风景”,因为笔者心里总是想着下一个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就急匆匆地切换幻灯片,以致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文章的关键细节等,都没来得及细细品读,最后竟将这篇小说上得不伦不类,语文味荡然无存。
  仔细想想,所谓“板块构造法”恰恰是许多教师用来掩饰自己粗浅解读文本的一种“障眼法”,因为它便于操作,不用担心下一个环节该怎么做。如此的教学,学生究竟有何收获,教师往往并未关注。
  意识到这一点后,笔者静下心来研读课文。当读到第三遍时,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课文中多次写到了人们的“笑”,如咸亨酒店小伙计的笑、孩子们的笑、众人的笑。这一意外发現让笔者惊喜不已,于是有了新的教学思路。笔者抓住“笑”这个牵引教学的牛鼻子,生成了如下教学设计:概括“笑”点——辨识“笑”脸——深思“笑”意——品味“笑”法——反思“笑”脸。
  在第二次教学时,一开篇,笔者让学生快速读完课文后,从“笑”字入手,思考“孔乙己可笑吗”,并让学生从文中找有关“笑”的句子,看看是谁在“笑”?为什么“笑”?“笑”谁?“笑”的背后有何深意?这一引导,课堂竟炸开了锅。学生积极去文中找,并对“笑”的句子归纳分类:有笑孔乙己的,也有孔乙己的自嘲,还有小孩子们的笑等。弄明白了这一点,文章的主旨就挖掘得更深了。有学生指出,笑的背后是眼泪,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也有学生说,笑的背后是同情,是对孔乙己这样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还有学生说,笑的背后是批评,是对当时人们麻木不仁的批评……
  围绕这一教学思路,第二课时,笔者抓住“手”,设计了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解读文本:①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请找出来;②圈手——哪几处写手的句子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请圈出来;③写手——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请试着写几句;④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剧命运?这堂课的“读、思、寫、论”全都围绕作者笔下的一双“手”落实了,学生深刻理解了小说的主旨。
  这一次课上完后,笔者觉得教学比较轻松,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这样的“磨课”究竟磨了什么呢?
  一、磨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发展
  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时下一直在强调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依然拘泥于现成的套路和固有的经验,只关注这一课我知道了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一节课获得了什么,只想着自己一节课要走到哪儿、能走到哪儿,而很少考虑学生要走到哪儿、能走到哪儿。
  “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应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疑点,同时准确定位学生当下水平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积极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刺激物”,以引起学生的兴奋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磨教学内容,深入解读文本
  平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关注怎么教、怎么学,很少思考教什么、学什么。其实“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为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课文阅读的制高点。教者只有站在这一制高点,才能通过预设引领学生登上这一制高点,因此教师要在细读文本深入解读上多下功夫。
  教师要善于把文本读透,把教材读厚,要努力沉浸到文本中,透过文字读出文本背后的内容,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这样,教师上课时才不会停留在文本的“冰面上”滑行打转,无法带领学生打破“坚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备课时必须精心烹制“满汉全席”,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地全部抛给学生,这样做只会使语文教学变得过于庞杂,不易消化。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考虑教什么有意义,学什么有价值,从而真正做到深入文本,超越文本,但又不越位。正如教学《孔乙己》第二课时,笔者抓住对“手”的描写(找手——圈手——写手——论手)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章细节,理解小说主旨。
  三、磨教学方法,巧妙构思
  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决定了他们的理解水平,因此寻找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接口——教学方法,很是关键。这需要教师把解读文本后浓缩的精华,从教学的角度进行重构和整合,设计为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究。“接口”可以根据关键词句、核心问题等来确定,目的是把文本解读的所感所悟有效地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和语文训练活动,设计成以“学”为基点的教学活动。
  浅滩的河蚌里无珍珠,不经历“千淘万漉”的过程,难以有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只有深入文本,脚踏实地地解读文本,祛除浮躁和功利,寻找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的最佳“接口”,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收获那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护航”篇中,中国女飞行员使用11式手枪(红箭头处)传说中的手枪空战  飞行员配枪的历史和军事航空历史一样悠久。飞机在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到军事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校射到随后的空中战斗、对地攻击,这种长着翅膀的跨时代发明将战场从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  不过,各国一开始都认为飞机对战争只有有限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的各国军队共有700多架飞机,但这些飞机很难说是军
一、重实践,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使他们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这种做法对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以此为核心,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推行,激活了师生潜能。课堂上,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动手动脑,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外,老师们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课堂的精彩瞬间,享受着职业的幸福。  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安居三小”)以“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和幸福!让每位教师实现价值和梦想!”为理念,深化课堂
1970年11月,为了营救越战战俘,缓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美军对越南山西战俘营实施了一次代号为“象牙海岸”的突袭行动。“象牙海岸”行动是美军在越南战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次特种作战行动,虽然由于战俘已被转移、情报分析不到位,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过其对以后特种空降作战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袭行动背景    1960年代,美国在越战这个大泥潭中越陷越深,不但大批军费打了水漂,而且其伤亡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由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课题强调“课内大量阅读、课内学习”,强调实验“适合一般的学校、一般的老师和一般的学生”。实验从2006年开始,如今全国已有24个省(或自治区)、70多个县区、5000多所学校参与。我省的武昌、武穴、监利、蕲春、仙桃、宜昌和天门等地先后开展了这项实验。其中,武穴市、蕲春县是初中、小学全部参与,区域整体推进。  目前,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孩子们本身就需要不同的美育要求。就此而言,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凸显个性化,发挥创造性,体现学科乐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重视学生课堂内外的美术教育、发展创作性思维、倡导多元化美术学习、培养自身审美能力。我们希望把特色美术教育落实到常规教学之中,而不是只在少数的美术小组中开展;我们希望让全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深入学习版画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下面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2002版与2013版教材片段为例,初步探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文本解读能力——教学素养的前提  文本解读素养是教学素养的基础,决定着后续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2002版与2013版的教材编写变化很大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引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建模的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多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形成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用数学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与应用。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仅会写字、画画、干活,而且在它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把它看作一场精彩的交响乐,结课环节就好似回味无穷的“尾声”,启人智慧,引人遐思。正所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余音绕梁”,从而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那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呢?笔者认为,以下六种结课方式,借力于目标、智慧、兴趣、内涵、期待、诗意六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描写具体,情感真挚。笔者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四步导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步骤,减少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能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地震的相关知识。新课伊始,师生简单交流后,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围绕课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