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教师要实现教师行为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培养 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在教学乘法之后,我让学生猜一道趣题:两个妈妈、两个女儿一起到市场上去买鸡,买完鸡回家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只鸡,可总数却只有三只鸡, 这是为什么?原来,“妈妈即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可能担任两个角色”,以一顶二。接着又问学生:大家3×5=15,每行种了3棵树,种了5行就该有15棵树,可是现在只有7棵树苗,也可以按每行3棵,种成5行,该怎样种?这个超乎常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在已有的“以一顶二”概念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运用学具摆摆,想想,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就连三四岁的小孩都有强烈要求去理解、解说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教学“乘法计算”时,例题:“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18个座位,这个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22×18可以看20×20进行结算。之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要买12盒牛奶,每盒2元3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需要带多少钱?学生很快结算10×20=200(角)大约需要20元。这时教停顿了几秒,望着每一个学生,“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有学生问:“为什么一定把两个数都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赞成,有的则说:“是啊,这样的话,妈妈带20元就买不回12盒牛奶了,应该看作10×30=300(角)元来估算。”在争执中,学生懂得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就行。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保护,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创新”就要建构眼前不存在事物的设想,这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新的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如: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空间观念和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后,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来解决。①一个学生拿铅笔芯时,不小心碰断了一点,你能看图说出剩下的铅笔芯的长度吗?②小明的直尺0刻度断了,没法再用0刻度去对齐线段的一端,你还有办法帮他量这根线段的长度吗?像“拿铅笔芯时,不小心碰断了一点”、“有的尺没有0刻度”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教师为学生提出这些学生身边常发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朋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把校园内的一块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的空白地段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要求:(1)花池、草坪、道路所占面积的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的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人为编制的应用题进行机械解题训练的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即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成功效应,让学生不断创新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明方向。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养成研究习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控评价过程,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实例说明“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一课,教师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任意写分数,进行笔算,得出分数值,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师生打擂台,学生报分数,教师判断结果。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当学生观察到和分子相同,而能化成有限小数,却不能时,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说分母是基数,但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说分母是偶数,但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是适时的点拨学生说:“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和,先让学生判断,再组织试验,从而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同是35,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成功感可以有有效地调度学生的参与性。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精巧点拨就是点睛了。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继续探索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靳玉乐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中小学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培养 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在教学乘法之后,我让学生猜一道趣题:两个妈妈、两个女儿一起到市场上去买鸡,买完鸡回家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只鸡,可总数却只有三只鸡, 这是为什么?原来,“妈妈即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可能担任两个角色”,以一顶二。接着又问学生:大家3×5=15,每行种了3棵树,种了5行就该有15棵树,可是现在只有7棵树苗,也可以按每行3棵,种成5行,该怎样种?这个超乎常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在已有的“以一顶二”概念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运用学具摆摆,想想,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就连三四岁的小孩都有强烈要求去理解、解说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教学“乘法计算”时,例题:“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18个座位,这个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22×18可以看20×20进行结算。之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要买12盒牛奶,每盒2元3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需要带多少钱?学生很快结算10×20=200(角)大约需要20元。这时教停顿了几秒,望着每一个学生,“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有学生问:“为什么一定把两个数都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赞成,有的则说:“是啊,这样的话,妈妈带20元就买不回12盒牛奶了,应该看作10×30=300(角)元来估算。”在争执中,学生懂得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就行。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保护,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创新”就要建构眼前不存在事物的设想,这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新的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如: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空间观念和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后,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来解决。①一个学生拿铅笔芯时,不小心碰断了一点,你能看图说出剩下的铅笔芯的长度吗?②小明的直尺0刻度断了,没法再用0刻度去对齐线段的一端,你还有办法帮他量这根线段的长度吗?像“拿铅笔芯时,不小心碰断了一点”、“有的尺没有0刻度”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教师为学生提出这些学生身边常发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朋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把校园内的一块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的空白地段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要求:(1)花池、草坪、道路所占面积的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的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人为编制的应用题进行机械解题训练的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即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成功效应,让学生不断创新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明方向。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养成研究习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控评价过程,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实例说明“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一课,教师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任意写分数,进行笔算,得出分数值,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师生打擂台,学生报分数,教师判断结果。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当学生观察到和分子相同,而能化成有限小数,却不能时,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说分母是基数,但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说分母是偶数,但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是适时的点拨学生说:“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和,先让学生判断,再组织试验,从而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同是35,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成功感可以有有效地调度学生的参与性。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精巧点拨就是点睛了。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继续探索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靳玉乐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中小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