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城隍》无论是在蒲松龄的手稿还是后代的诸多版本中,始终都是位于第一篇的位置,虽然艺术成就一般,却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并且为我们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向往与热情,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考城隍 聊斋志异 意义
在繁复的《聊斋志异》不同版本中,收录其中的小说在数目上、卷次上、篇目排列的次序上都各有不同,但《考城隍》无论是在蒲松龄的手稿中,还是在后人不同的编辑历史阶段中,它一直都被放在《聊斋志异》的第一篇的位置上,可以说《聊斋志异》的“立言之旨,首揭于此”。《考城隍》不仅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动机和创作风格的范型,也为我们研究《聊斋志异》的美学思想及蒲松龄的生活趣味乃至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但究其文本而言,《考城隍》的语言只能说还算简洁生动,结构还算紧凑自然,情节也有些曲折起伏,但相对于《聊斋志异》里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言,《考城隍》的艺术成就还无法与之相比,甚至只能归为二三流的作品。不过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欣赏不同,文学欣赏更注重作品的美感,考量其文字优美与否、结构精妙与否、技巧新颖纯熟与否等等,而文学史研究更注重作品的“史的价值”。《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不仅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也是我们研究蒲松龄的重要文献,具有非比寻常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在《聊斋志异》的评论史上,何垠和但明伦都非常重视《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开篇的位置,何垠说:“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但明伦说:“立言之旨,首揭于此。”“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这些都说明,《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处于不寻常的位置,对于《聊斋志异》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
《考城隍》这篇作品虽然位于《聊斋志异》开头,但没有准确的依据说明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作品,不过也是蒲松龄早期的作品。蒲松龄把它放在这个位置,不光是出自时间排序上的考虑,还有内容主旨的考量。《考城隍》“教忠教孝”的主旨有足够的能量使其成为领起之作,唐梦赉在《聊斋志异》的序言中说“其论断大意,皆本于赏善罚淫与安义命之旨,足以开物以成务”。
《考城隍》一文强调“仁孝”已基本成为学者共识,“仁”是儒家倡导的核心,而“仁”的根本,首要在“孝”。《考城隍》在一定程度上和重孝的《陈情表》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被任命做官,同样因家中有老母而拒官,而李密的孝心打动了晋武帝,晋武帝特许他在祖母去世后再出仕为官,《考城隍》中的宋焘也因其“仁孝之心”而被“给假九年”。这表明《陈情表》對《考城隍》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推崇“仁孝”的方面有着共同点,而《考城隍》推崇仁孝的立意也为早期《聊斋志异》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动机提供了范型[2]。
二、为我们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蒲松龄的美学思想在《考城隍》中集中体现为十六个字:“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其实是在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是判断行为的标准,并且以哲理性的语言去表述了要以心为本体,以心关照万物,以善恶为道德评价尺度的观念。正如李贽所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蒲松龄的审美理想也是真,也是所谓童心,“天付人以有生之真,阅数十年而烂漫如故,当亦天心所甚爱也。”“断荤戒酒,佛之似也。烂漫天真,佛之真也。”他说自己是,“生平寡亲和,至老同孩童”,不难看出蒲松龄的一片童心和对于真的追求。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开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实际上揭示了衡量作品中的价值体系标准,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小说深层的美学含义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系统。《考城隍》开宗明义的重要性,其实不仅在于它教忠教孝的老一套的内容,更在于它在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张扬了《聊斋志异》所表现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了解蒲松龄的创作动机以及美学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蒲松龄写道“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花和酒是春常在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蜡烛没有灯盏,作者的心中亦自有明灯存在。花、酒是蒲松龄的两大嗜好,“对月常愁春易尽,看花忧恐福难消”,“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饮少辄醉独先眠,犹觉寒香到枕边”,从蒲松龄的诗句中就不难看出他对花和酒的喜爱,也正因如此,陶渊明才特意在《黄英》中塑造了陶生的形象,并让其因醉酒而死,将花和酒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有花有酒春常在”是作者自叙人格美感和风度;“无烛无灯夜自明”则体现了作者悠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襟,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比较轻松洒脱,表现的是蒲松龄生活层面的趣味和人格精神。
三、表现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向往与热情
当下学术界有人认为《考城隍》强烈且尖锐地批判了科举考试制度,但从文本来看,整篇《考城隍》基本上没有从体制层面批判过科举考试制度。这篇作品创作于蒲松龄早期,是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科场沉浮和打击,他对于科举考试是抱着一定期望的。文章中城隍这一官职是由科举考试来选拔的 ,这证明作者认为科举考试是可以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而让关公担任阴间文宗其实也别有深意,关公形象在《聊斋志异》中出现了许多次,每次无不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蒲松龄让关公一出场就担任着考官的角色也和蒲松龄自己的经历有关,蒲松龄19岁的时候接连以县、府、道第一考中秀才,而主持考试的正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施愚山,蒲松龄一直把施愚公视为爱才惜才的恩师,因此在蒲松龄眼里制度好与不好在于主持考试的人的正派与否以及有没有才学和眼光[3]。所以《考城隍》中史寄托着作者对于科举考试的肯定和希望的,对科举考试的失望和不满而对科举考试种种弊端进行的揭露和批判,是到了蒲松龄在考场上多次拼搏和失败之后才有的事情。这篇作品中实际上是表现了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制度毫无保留的充分肯定,而作者融入到作品人物中的那种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理想和憧憬,也正是这部作品属于作者早期作品的明证。通过这篇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蒲松龄早期昂扬的风貌以及对科举制度保佑幻想的“天真”,这与后来蒲松龄写出的具有强烈讽刺科举意味的作品比照,个中的讽刺和辛酸可见一斑。 四、表现了蒲松龄的善恶观
《考城隍》故事主人公宋公曾经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由此而得到关公的欣赏被选拔为城隍,这两句话也间接表现了蒲松龄的世界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是故意去做好事,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即便是做了善事也不应该被奖赏。如果,一个人做了恶事,但却是无心的,那么即便做的是恶事,那么也不应该被惩罚。这是中国传统的善恶观,最高尚的善是不有意为善,有意为善不是真正的善,而是沽名钓誉;高尚的德是不有意为德,有意为德是假德,处处不忘表现自己的品德更是虚伪的品德。作为封建知识分子之一的蒲松龄自然也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蒲松龄把这样的社会伦理信条寄寓在《考城隍》等一系列作品当中,这对当时人们正确人生观、善恶观的建立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人们多行善少作恶,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4]
五、小结
《考城隍》一文采用幻笔,充满奇异的想象,但其描写还是立足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认识,《聊斋志异》所显示的这一艺术创造的路数,在第一篇作品里已开其端。大家都说《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只是一篇二流作品,的确如此。它虽属草创,尚非精品,在艺术上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与后期大家耳闻能详的作品不能相比,但却能在思想上见出作者的道德、识见、情怀,艺术上能见出作者的构想、手法、文采,这都与《聊斋志异》全书血脉相通[3]。《考城隍》之于《聊斋》,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表现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向往与热情。因此,它虽然艺术上只能归为二流作品,但却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以及作者蒲松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这篇作品,这是我们研究蒲松龄的十分有价值的切入口。
参考文献
[1] 于天池,王振全.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说《聊斋志异·考城隍》[J].《聊斋志异》研究,2006(2):24-29.
[2] 岳巍.開宗明义外,寄托蕴涵多—《考城隍》释解.[J].咸宁学院学报.2011,(1):42.
[3] 周先慎.试解开宗明义的《考城隍》—读《聊斋》札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150-152.
[4] 张凌燕.从《考城隍》看蒲松龄的善恶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4):75-76.
关键词:考城隍 聊斋志异 意义
在繁复的《聊斋志异》不同版本中,收录其中的小说在数目上、卷次上、篇目排列的次序上都各有不同,但《考城隍》无论是在蒲松龄的手稿中,还是在后人不同的编辑历史阶段中,它一直都被放在《聊斋志异》的第一篇的位置上,可以说《聊斋志异》的“立言之旨,首揭于此”。《考城隍》不仅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动机和创作风格的范型,也为我们研究《聊斋志异》的美学思想及蒲松龄的生活趣味乃至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但究其文本而言,《考城隍》的语言只能说还算简洁生动,结构还算紧凑自然,情节也有些曲折起伏,但相对于《聊斋志异》里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言,《考城隍》的艺术成就还无法与之相比,甚至只能归为二三流的作品。不过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欣赏不同,文学欣赏更注重作品的美感,考量其文字优美与否、结构精妙与否、技巧新颖纯熟与否等等,而文学史研究更注重作品的“史的价值”。《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不仅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也是我们研究蒲松龄的重要文献,具有非比寻常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在《聊斋志异》的评论史上,何垠和但明伦都非常重视《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开篇的位置,何垠说:“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但明伦说:“立言之旨,首揭于此。”“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这些都说明,《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处于不寻常的位置,对于《聊斋志异》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
《考城隍》这篇作品虽然位于《聊斋志异》开头,但没有准确的依据说明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作品,不过也是蒲松龄早期的作品。蒲松龄把它放在这个位置,不光是出自时间排序上的考虑,还有内容主旨的考量。《考城隍》“教忠教孝”的主旨有足够的能量使其成为领起之作,唐梦赉在《聊斋志异》的序言中说“其论断大意,皆本于赏善罚淫与安义命之旨,足以开物以成务”。
《考城隍》一文强调“仁孝”已基本成为学者共识,“仁”是儒家倡导的核心,而“仁”的根本,首要在“孝”。《考城隍》在一定程度上和重孝的《陈情表》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被任命做官,同样因家中有老母而拒官,而李密的孝心打动了晋武帝,晋武帝特许他在祖母去世后再出仕为官,《考城隍》中的宋焘也因其“仁孝之心”而被“给假九年”。这表明《陈情表》對《考城隍》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推崇“仁孝”的方面有着共同点,而《考城隍》推崇仁孝的立意也为早期《聊斋志异》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动机提供了范型[2]。
二、为我们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蒲松龄的美学思想在《考城隍》中集中体现为十六个字:“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其实是在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是判断行为的标准,并且以哲理性的语言去表述了要以心为本体,以心关照万物,以善恶为道德评价尺度的观念。正如李贽所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蒲松龄的审美理想也是真,也是所谓童心,“天付人以有生之真,阅数十年而烂漫如故,当亦天心所甚爱也。”“断荤戒酒,佛之似也。烂漫天真,佛之真也。”他说自己是,“生平寡亲和,至老同孩童”,不难看出蒲松龄的一片童心和对于真的追求。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开篇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实际上揭示了衡量作品中的价值体系标准,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小说深层的美学含义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系统。《考城隍》开宗明义的重要性,其实不仅在于它教忠教孝的老一套的内容,更在于它在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张扬了《聊斋志异》所表现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了解蒲松龄的创作动机以及美学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蒲松龄写道“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花和酒是春常在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蜡烛没有灯盏,作者的心中亦自有明灯存在。花、酒是蒲松龄的两大嗜好,“对月常愁春易尽,看花忧恐福难消”,“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饮少辄醉独先眠,犹觉寒香到枕边”,从蒲松龄的诗句中就不难看出他对花和酒的喜爱,也正因如此,陶渊明才特意在《黄英》中塑造了陶生的形象,并让其因醉酒而死,将花和酒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有花有酒春常在”是作者自叙人格美感和风度;“无烛无灯夜自明”则体现了作者悠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襟,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比较轻松洒脱,表现的是蒲松龄生活层面的趣味和人格精神。
三、表现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向往与热情
当下学术界有人认为《考城隍》强烈且尖锐地批判了科举考试制度,但从文本来看,整篇《考城隍》基本上没有从体制层面批判过科举考试制度。这篇作品创作于蒲松龄早期,是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科场沉浮和打击,他对于科举考试是抱着一定期望的。文章中城隍这一官职是由科举考试来选拔的 ,这证明作者认为科举考试是可以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而让关公担任阴间文宗其实也别有深意,关公形象在《聊斋志异》中出现了许多次,每次无不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蒲松龄让关公一出场就担任着考官的角色也和蒲松龄自己的经历有关,蒲松龄19岁的时候接连以县、府、道第一考中秀才,而主持考试的正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施愚山,蒲松龄一直把施愚公视为爱才惜才的恩师,因此在蒲松龄眼里制度好与不好在于主持考试的人的正派与否以及有没有才学和眼光[3]。所以《考城隍》中史寄托着作者对于科举考试的肯定和希望的,对科举考试的失望和不满而对科举考试种种弊端进行的揭露和批判,是到了蒲松龄在考场上多次拼搏和失败之后才有的事情。这篇作品中实际上是表现了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制度毫无保留的充分肯定,而作者融入到作品人物中的那种对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理想和憧憬,也正是这部作品属于作者早期作品的明证。通过这篇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出蒲松龄早期昂扬的风貌以及对科举制度保佑幻想的“天真”,这与后来蒲松龄写出的具有强烈讽刺科举意味的作品比照,个中的讽刺和辛酸可见一斑。 四、表现了蒲松龄的善恶观
《考城隍》故事主人公宋公曾经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由此而得到关公的欣赏被选拔为城隍,这两句话也间接表现了蒲松龄的世界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是故意去做好事,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即便是做了善事也不应该被奖赏。如果,一个人做了恶事,但却是无心的,那么即便做的是恶事,那么也不应该被惩罚。这是中国传统的善恶观,最高尚的善是不有意为善,有意为善不是真正的善,而是沽名钓誉;高尚的德是不有意为德,有意为德是假德,处处不忘表现自己的品德更是虚伪的品德。作为封建知识分子之一的蒲松龄自然也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蒲松龄把这样的社会伦理信条寄寓在《考城隍》等一系列作品当中,这对当时人们正确人生观、善恶观的建立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人们多行善少作恶,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4]
五、小结
《考城隍》一文采用幻笔,充满奇异的想象,但其描写还是立足于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认识,《聊斋志异》所显示的这一艺术创造的路数,在第一篇作品里已开其端。大家都说《考城隍》在《聊斋志异》中只是一篇二流作品,的确如此。它虽属草创,尚非精品,在艺术上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与后期大家耳闻能详的作品不能相比,但却能在思想上见出作者的道德、识见、情怀,艺术上能见出作者的构想、手法、文采,这都与《聊斋志异》全书血脉相通[3]。《考城隍》之于《聊斋》,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聊斋志异》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表现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向往与热情。因此,它虽然艺术上只能归为二流作品,但却对于我们研究《聊斋志异》以及作者蒲松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这篇作品,这是我们研究蒲松龄的十分有价值的切入口。
参考文献
[1] 于天池,王振全.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说《聊斋志异·考城隍》[J].《聊斋志异》研究,2006(2):24-29.
[2] 岳巍.開宗明义外,寄托蕴涵多—《考城隍》释解.[J].咸宁学院学报.2011,(1):42.
[3] 周先慎.试解开宗明义的《考城隍》—读《聊斋》札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150-152.
[4] 张凌燕.从《考城隍》看蒲松龄的善恶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