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牢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日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近年来,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见诸报刊。现在我也就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不成熟想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教育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采用朗诵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朗诵似乎是语文学习的专利。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新的政治教学中有许多人文性、情感性的东两,比如亲情,友情、民族精神等,对于这些人文性、情感性较强的内容,我觉得讲授起来比较枯燥,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有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的理解他。”正好新课程的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感受这些情感的平台——朗诵。比如在学到友情时,关于真正的友情是什么是值得每一位学生思考的问题,答案也很广,此时课本中的中英文对照诗歌《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干脆举行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学生们很起劲,有的干脆用英语版的朗诵。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此时再去讨论,学生们对友情的理解便已经基本到位。再比如学习长征精神时,我想,再多的解说也比不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来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所以就干脆让学生有朗诵甚至要求背诵,这样。学生不仅对长征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提升了人文素养。政治课中的许多观点较抽象,而俗语、俚语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诵读一些俗语、俚语,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时,我们分别引用“笑一笑,十年少”和“愁一愁,白了头”,十分形象的说明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自的后果。
三、构建知识、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问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像能力。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像。设计出来的最理想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摘到果子。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初一“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把有关性格的知识原理给学生做一番讲述,而是没计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把下列人物分成几组(给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著名人物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名字);(2)我希望有同学列举出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年代身份等不受限制),你们能帮助老师实现这一愿望吗?(3)“世上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什么意思?A完全不同,有些相同;B有些不同;c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4)这些人的性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5)假如××和××生活在同一家庭,在同一班级学习,请你推测一下两人的性格会相同吗?(6)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的学习中应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这些问题能够使全体同学都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转换和拓展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符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义是公民的义务。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采用朗诵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朗诵似乎是语文学习的专利。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新的政治教学中有许多人文性、情感性的东两,比如亲情,友情、民族精神等,对于这些人文性、情感性较强的内容,我觉得讲授起来比较枯燥,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有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的理解他。”正好新课程的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感受这些情感的平台——朗诵。比如在学到友情时,关于真正的友情是什么是值得每一位学生思考的问题,答案也很广,此时课本中的中英文对照诗歌《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干脆举行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学生们很起劲,有的干脆用英语版的朗诵。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此时再去讨论,学生们对友情的理解便已经基本到位。再比如学习长征精神时,我想,再多的解说也比不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来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所以就干脆让学生有朗诵甚至要求背诵,这样。学生不仅对长征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提升了人文素养。政治课中的许多观点较抽象,而俗语、俚语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诵读一些俗语、俚语,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时,我们分别引用“笑一笑,十年少”和“愁一愁,白了头”,十分形象的说明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自的后果。
三、构建知识、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问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像能力。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像。设计出来的最理想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摘到果子。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初一“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把有关性格的知识原理给学生做一番讲述,而是没计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把下列人物分成几组(给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著名人物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名字);(2)我希望有同学列举出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年代身份等不受限制),你们能帮助老师实现这一愿望吗?(3)“世上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什么意思?A完全不同,有些相同;B有些不同;c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4)这些人的性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5)假如××和××生活在同一家庭,在同一班级学习,请你推测一下两人的性格会相同吗?(6)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的学习中应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这些问题能够使全体同学都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像,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转换和拓展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符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义是公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