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就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本文探讨了许多小学信息技术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06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信息技术就成为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小学属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初期,教师在这个时期既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他们缺乏自制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现代化技术,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等事件的发生。
一、小學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应用而生,网络教学、网络购物、网络付款等成为人们生活的代名词,信息技术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的青少年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现代化技术,则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人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未来还有可能发展成为中考、高考科目。小学时期属于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互联网、大数据为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小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了搜索信息的途径与方法,这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学习资料,增长生活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相较于小学其他课程出现时间较晚,在学生的各项考试中都不占比重,因此,忽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等问题就成为教师教学的困境,发现问题才能有效地应对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与学生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后起的课程,在教师、家长、学生的眼里是不重要的。在部分教师眼里,信息技术课是学生的“副课”,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文化课抢占信息技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学校所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既不完整也不扎实。在学生的眼里,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课对于其终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课上不认真听讲、逃课等现象经常发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在电脑上玩小游戏,这对于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家长的眼里,信息技术课不属于考试科目,因此,他们并不会注意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关心学生有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三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低下,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足够数量与专业的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将会变得极为困难。信息技术课程师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数量不足。由于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课程,所以在有些地区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也只会简单的基本操作。不仅如此,在部分较为贫困的地区,还缺乏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其次,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由于小学教师的薪资并不是很高,所以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愿意去学校进行教学,这导致小学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
3.学生有着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尽管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但在接受能力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接触过信息技术,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这就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不同。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方式与标准进行教学,则会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策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克服短板,提高效率。根据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程关注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首先,教师要紧跟时代,及时了解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其次,在学生一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便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上课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后,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形成双向互动,共同推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2.壮大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壮大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是目前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任务。首先,学校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招募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的数量。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始讲座,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使用慕课、学习通等进行上课,提高教学的专业性。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重点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保证教学任务与进度适合每个学生。在学生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由于学生接受水平不同,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进度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根据检查结果为学生调整分组。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加。
四、结束语
总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是目前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克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64-66.
[2]沈浩.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06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信息技术就成为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小学属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初期,教师在这个时期既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他们缺乏自制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现代化技术,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等事件的发生。
一、小學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应用而生,网络教学、网络购物、网络付款等成为人们生活的代名词,信息技术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的青少年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现代化技术,则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人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未来还有可能发展成为中考、高考科目。小学时期属于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养成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互联网、大数据为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小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了搜索信息的途径与方法,这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学习资料,增长生活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相较于小学其他课程出现时间较晚,在学生的各项考试中都不占比重,因此,忽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等问题就成为教师教学的困境,发现问题才能有效地应对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与学生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后起的课程,在教师、家长、学生的眼里是不重要的。在部分教师眼里,信息技术课是学生的“副课”,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文化课抢占信息技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学校所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既不完整也不扎实。在学生的眼里,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课对于其终身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课上不认真听讲、逃课等现象经常发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在电脑上玩小游戏,这对于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家长的眼里,信息技术课不属于考试科目,因此,他们并不会注意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关心学生有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三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低下,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足够数量与专业的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将会变得极为困难。信息技术课程师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数量不足。由于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课程,所以在有些地区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也只会简单的基本操作。不仅如此,在部分较为贫困的地区,还缺乏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其次,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由于小学教师的薪资并不是很高,所以一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愿意去学校进行教学,这导致小学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
3.学生有着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尽管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但在接受能力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接触过信息技术,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这就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不同。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方式与标准进行教学,则会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策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克服短板,提高效率。根据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程关注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首先,教师要紧跟时代,及时了解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其次,在学生一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便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上课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后,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形成双向互动,共同推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2.壮大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壮大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是目前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任务。首先,学校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招募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的数量。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始讲座,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使用慕课、学习通等进行上课,提高教学的专业性。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重点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保证教学任务与进度适合每个学生。在学生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由于学生接受水平不同,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进度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根据检查结果为学生调整分组。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加。
四、结束语
总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是目前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克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64-66.
[2]沈浩.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