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有着入行门槛相对低,国家政策扶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往往大多数毕业生却都只是空有满腔的创业热情,缺乏后续的创业指导及相关的创业帮助。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艺术类创业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构建创业平台,做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工作,使创业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创业
0.引言
艺术类毕业生是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与其他理工文类专业毕业生有着普遍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专业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艺术类毕业生创业现状分析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84名即将要毕业的大三学生调查发现,在回答 “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一题中,有“全职就业、兼职、创业、或其它”四项选择,其中有48人明确表示了想创业,占总人数的57%。另调查发现的84名同学,95%以上的同学都有过兼职的经验。而据了解,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生中至少有8成以上的学生曾有过创业的念头,而这种创业的风气本身又非常迎合学院的创业之风。艺术类专业的灵活多样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工作方式的多样,或成立注册工作室、或参加演出、或出售作品、或办辅导班等等。促使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业大环境更加宽松,近年来义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融资、社会保障、税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证;其次,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提供岗位有限,而艺术类学生因为文化素质等方面竞争不过综合类大学毕业生,因此,更需要寻求另外的途径解决生存的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选择自由择业,自主创业之路;再次,艺术类毕业生创业也迎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当下的校风,毕业生在校的时候有的就接触了电子商务创业,有的则进入了创意园的设计机构进行专业实习,这些都为他们毕业后的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艺术类毕业生创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毕业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艺术类大学生对创业认识模糊。“创业”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牵涉到诸多因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而艺术类毕业生以为平时办“升大班”、摆小摊、开小店以及简单重复的接单等就是“创业”,这种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技术含量低,也很难经得起市场的长久考验。当然,这是解决生存压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创业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局限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找饭碗”,更是“造饭碗”的过程。
其次,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准备不够。自主创业,敢为人先,从中看到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勇气,但是,创业路上荆棘丛生,在实践中大多数的自主创业以失败告终,这当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作为创业主体的主观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创业心理准备不足,有许多艺术类毕业生是因为目前的就业压力条件下而被迫创业,这种匆忙上阵使得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当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二是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艺术类毕业生多有一技之长,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但创业需要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许多艺术院校很少开这方面的课程,外加艺术大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又缺乏实战的经验和后续的创业指导,这些都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创业而力有所不足;再者,艺术类学生讲究个性、清高、追求个人价值的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创业带来不利影响。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争,需要团队的合作,艺术类学生如何协调好与团队的合作着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艺术类大学生本身资金的缺乏、市场经验的不足等都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再次、创业环境还需完善。从大环境上说,创业总是在一定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创业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土壤、良好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的支持。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政策,但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另外,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虽持肯定态度,但现在很多地方就业率统计中,学生创业不能计入“就业率”中,导致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动力不足”。因此,大学生创业尽管兴起好些年了,但发展仍很缓慢,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自主创业作为21世纪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将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由传统的单纯就业到现在的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这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采取彻实可形的措施,以加强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3.构建艺术类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等一些具体措施来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基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特殊的校园创业氛围,无形之中给艺术类的学生也激起了一丝 “老板梦”,但是艺术需要沉淀,艺术专业的创业并非能像电子商务一样对于商品的倒手就能获取中间的差额,艺术类的学生终究要培养那股区别于一般人的独特气质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专业的学习必须注重。但是對于创业当老板,也并非不是与艺术类学生毫无相关的事情,以创意拉动创业,发挥自我的一技之长等都是学生创业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硬件条件方面给艺术类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义乌市政府投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管理的创意园给艺术类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基于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往往部分很有创业想法的艺术类毕业生望而却步,因此,课题组认为要加大艺术类毕业生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机制给予支持:
首先,政府相关主导部门要组建相关创业指导老师帮扶队伍,对艺术类创业学生进行长期的实情登记了解及跟踪创业指导,对公司的困难及时提供援助,对公司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无常为有创业潜力的学生提供创业场所。通过对创业策划书的研究以及创业团队的考核,认定有发展潜能的创业毕业生入驻政府提供的创业场所从事艺术类创意创业。
再次,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创业资金补助机制,对于达到创业认定要求的,满足规定的年营业额创收的创业团队,政府应给予相应奖励以及相关的贷款政策。
最后,政府还应积极协调工商管理部门,对起初创业学生的公司注册申请以及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性倾向。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前景将会非常的光明,同时又将会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敬宝.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音符[N].中国青年报, 2008,(3):30.
[2]张玲.以创业带动就业迎接创业的春天—关于“创业”的几个关键词解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23-26.
[3]李敏.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
[4]刘宗波.试论影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艺术研究,2005,(2).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创业
0.引言
艺术类毕业生是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与其他理工文类专业毕业生有着普遍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专业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艺术类毕业生创业现状分析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84名即将要毕业的大三学生调查发现,在回答 “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一题中,有“全职就业、兼职、创业、或其它”四项选择,其中有48人明确表示了想创业,占总人数的57%。另调查发现的84名同学,95%以上的同学都有过兼职的经验。而据了解,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生中至少有8成以上的学生曾有过创业的念头,而这种创业的风气本身又非常迎合学院的创业之风。艺术类专业的灵活多样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工作方式的多样,或成立注册工作室、或参加演出、或出售作品、或办辅导班等等。促使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业大环境更加宽松,近年来义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融资、社会保障、税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证;其次,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提供岗位有限,而艺术类学生因为文化素质等方面竞争不过综合类大学毕业生,因此,更需要寻求另外的途径解决生存的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选择自由择业,自主创业之路;再次,艺术类毕业生创业也迎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当下的校风,毕业生在校的时候有的就接触了电子商务创业,有的则进入了创意园的设计机构进行专业实习,这些都为他们毕业后的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艺术类毕业生创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毕业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艺术类大学生对创业认识模糊。“创业”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牵涉到诸多因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而艺术类毕业生以为平时办“升大班”、摆小摊、开小店以及简单重复的接单等就是“创业”,这种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技术含量低,也很难经得起市场的长久考验。当然,这是解决生存压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创业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局限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找饭碗”,更是“造饭碗”的过程。
其次,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准备不够。自主创业,敢为人先,从中看到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勇气,但是,创业路上荆棘丛生,在实践中大多数的自主创业以失败告终,这当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作为创业主体的主观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创业心理准备不足,有许多艺术类毕业生是因为目前的就业压力条件下而被迫创业,这种匆忙上阵使得他们缺少明确的目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当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二是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艺术类毕业生多有一技之长,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但创业需要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许多艺术院校很少开这方面的课程,外加艺术大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又缺乏实战的经验和后续的创业指导,这些都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创业而力有所不足;再者,艺术类学生讲究个性、清高、追求个人价值的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创业带来不利影响。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争,需要团队的合作,艺术类学生如何协调好与团队的合作着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艺术类大学生本身资金的缺乏、市场经验的不足等都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再次、创业环境还需完善。从大环境上说,创业总是在一定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创业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土壤、良好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的支持。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政策,但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另外,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虽持肯定态度,但现在很多地方就业率统计中,学生创业不能计入“就业率”中,导致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动力不足”。因此,大学生创业尽管兴起好些年了,但发展仍很缓慢,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自主创业作为21世纪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将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由传统的单纯就业到现在的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这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采取彻实可形的措施,以加强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3.构建艺术类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等一些具体措施来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基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特殊的校园创业氛围,无形之中给艺术类的学生也激起了一丝 “老板梦”,但是艺术需要沉淀,艺术专业的创业并非能像电子商务一样对于商品的倒手就能获取中间的差额,艺术类的学生终究要培养那股区别于一般人的独特气质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专业的学习必须注重。但是對于创业当老板,也并非不是与艺术类学生毫无相关的事情,以创意拉动创业,发挥自我的一技之长等都是学生创业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硬件条件方面给艺术类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义乌市政府投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管理的创意园给艺术类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基于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往往部分很有创业想法的艺术类毕业生望而却步,因此,课题组认为要加大艺术类毕业生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机制给予支持:
首先,政府相关主导部门要组建相关创业指导老师帮扶队伍,对艺术类创业学生进行长期的实情登记了解及跟踪创业指导,对公司的困难及时提供援助,对公司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无常为有创业潜力的学生提供创业场所。通过对创业策划书的研究以及创业团队的考核,认定有发展潜能的创业毕业生入驻政府提供的创业场所从事艺术类创意创业。
再次,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创业资金补助机制,对于达到创业认定要求的,满足规定的年营业额创收的创业团队,政府应给予相应奖励以及相关的贷款政策。
最后,政府还应积极协调工商管理部门,对起初创业学生的公司注册申请以及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性倾向。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业前景将会非常的光明,同时又将会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敬宝.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音符[N].中国青年报, 2008,(3):30.
[2]张玲.以创业带动就业迎接创业的春天—关于“创业”的几个关键词解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23-26.
[3]李敏.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S1).
[4]刘宗波.试论影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艺术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