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试着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 提问 质疑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66
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的问题是笔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层次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1.从认识事物的一般性逻辑思维过程来提问,了解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方法;2.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类的问题(能从书本直接找到答案);3.提出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类的问题(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分析案例);4.提出发展创造性思维类的问题(能对教材、教师、社会现实提出有独创性、批判性的问题)。目前实践中的困惑是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如何解决学生的疑问。
下面就一个教学案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师:请各位同学看施同学预习第四课后的提问,如何处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你们认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1: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
生2:经济发展破坏环境,还浪费资源。
生3: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沙尘暴等现象产生。
生4:由于工业排污,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
师:对此,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
一、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江河湖等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4.全国2/3的河流和一千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师:那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5:植树造林,雨污分流。
生6:颁布限塑令,对一些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师:我国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有人提出是不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就是相互矛盾的呢?这是姜同学提的问题。
生7:我觉得是的。你看,我要开汽车就得烧油,还排放尾气,这必然会污染空气,可是我们又不能不开车。
生8: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可以多坐公交车和地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车。
生9:我觉得也是。企业发展不一定就要污染水资源,可以把污水在排放之前先进行处理。
生7:可这样就要加大成本啊,不是阻碍发展吗?
师: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环境保护又需要什么?这是武同学提的问题。
生10:经济发展需要水、煤、土地、树。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生11:环境的保护需要国家的政策,还有我们每一人的努力。
生12:环境的保护还需要钱。
师: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二者并不矛盾。怎么才能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呢?这是朱同学提的问题。
生13: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样又有经济收入,又保护了环境。
生14:我们要淘汰那些消耗能源较多的企业,发展一些节约能源的企业。
师: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从现在来看环境被破坏已成事实,保护迫在眉睫,然而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护环境的能力,再怎么提倡都只能是空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环境、利用资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利用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本身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环境承受范围内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然后再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整治已遭到破坏的环境,这样的行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在这个案例中,课前笔者把学生提的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做了分类,课上用学生提的问题导入,同时利用学生的问题串联一节课,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同时也传授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课堂的讨论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求知欲。
(责任编辑 柳 紫)
[关键词]思想品德 提问 质疑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66
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的问题是笔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层次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1.从认识事物的一般性逻辑思维过程来提问,了解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方法;2.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类的问题(能从书本直接找到答案);3.提出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类的问题(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分析案例);4.提出发展创造性思维类的问题(能对教材、教师、社会现实提出有独创性、批判性的问题)。目前实践中的困惑是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如何解决学生的疑问。
下面就一个教学案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师:请各位同学看施同学预习第四课后的提问,如何处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你们认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1: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
生2:经济发展破坏环境,还浪费资源。
生3: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沙尘暴等现象产生。
生4:由于工业排污,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
师:对此,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
一、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3.江河湖等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4.全国2/3的河流和一千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师:那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5:植树造林,雨污分流。
生6:颁布限塑令,对一些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师:我国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有人提出是不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就是相互矛盾的呢?这是姜同学提的问题。
生7:我觉得是的。你看,我要开汽车就得烧油,还排放尾气,这必然会污染空气,可是我们又不能不开车。
生8: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可以多坐公交车和地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车。
生9:我觉得也是。企业发展不一定就要污染水资源,可以把污水在排放之前先进行处理。
生7:可这样就要加大成本啊,不是阻碍发展吗?
师: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环境保护又需要什么?这是武同学提的问题。
生10:经济发展需要水、煤、土地、树。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生11:环境的保护需要国家的政策,还有我们每一人的努力。
生12:环境的保护还需要钱。
师: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二者并不矛盾。怎么才能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呢?这是朱同学提的问题。
生13: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样又有经济收入,又保护了环境。
生14:我们要淘汰那些消耗能源较多的企业,发展一些节约能源的企业。
师: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从现在来看环境被破坏已成事实,保护迫在眉睫,然而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护环境的能力,再怎么提倡都只能是空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环境、利用资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利用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本身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环境承受范围内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然后再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整治已遭到破坏的环境,这样的行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在这个案例中,课前笔者把学生提的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做了分类,课上用学生提的问题导入,同时利用学生的问题串联一节课,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同时也传授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课堂的讨论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求知欲。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