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不见的裸猿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身上遍布体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他自诩为人类。这个物种无与伦比、成就卓绝,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察他高雅的动机,与此同时却故意对自己的基本动机弃之不顾,或者不惜花费同样多的时间来掩饰这一点。”1867年,一个在当时籍籍无名的英国动物学家,在他出版的新书《裸猿》中,写出了这样一句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太舒服的话。这个叫做德斯蒙德?莫里斯的人研究了二十多年动物,以前也出过几本研究动物的书,不过销量很是惨淡,在学术界也没引起什么反响。但是这本书一面市就掀起了一场他未曾预料的风暴:这本讲述人所暗藏的动物性的书被一些国家列为了禁书,《芝加哥论坛报》甚至专门出了一本专刊来刊登众多批判《裸猿》的文章。而德斯蒙德?莫里斯家里的信箱,每天都被规劝、敦促、勒令他改邪归正的信件和小册子塞到爆满。
这本书之所以引发巨大的争论,是因为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看似进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智慧生物的人,其实很多行为仍然受着动物本能的影响,我们始终没能摆脱动物性的束缚。他认为不管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人终究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即便人拥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思想和情感,可仍然受制于最基本的动物行为法则。人类的社会架构、人际交往、个人发展,其实都源自于猿猴时期捕食与进食的方式、对周围世界的探索精神、对领地的意象、猿际关系的转变、对地位的维护、发生争端时的解决办法……虽然在进化当中它们不断变得更为精密复杂,可始终没能摆脱动物性规则的束缚。
“一百多年来,科学进步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被发现了。所以我曾经认为,大多数人已经充分准备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灵长目进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曾经想,人们愿意仔细看看自己的动物属性并从中学习。我心中的对象就是这些人,但情况不久就清楚了:我还不得不进行更艰苦的斗争。我发现,人这种动物仍然觉得,他还难以面对自己的生物学本质。”多年后德斯蒙德?莫里斯回忆起自己这本书所引发的风暴时,这样解释《裸猿》为什么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正处于嬉皮一代的西方人渐渐迷失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在痛苦地周旋于欲望和道德之间的同时,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裸猿》中的观点:“人是进化阶梯上的暴发户,像一切新贵一样,我们竭力掩盖自己卑微的狩猎猿根子,但那只能是欲盖弥彰……我们不过是裸猿而已。”《裸猿》全球发行1000多万册的数据,正是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正视自己身体中潜在的动物性的表现。
正如德斯蒙德?莫里斯想要告诉人类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赤裸的猿猴。那充满动物本能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呢?
摆脱不了的裸猿
稳固的家庭关系、奋力拼搏的事业、复杂的社交……你以为这些是诞生于人类进化之后的道德理性思考?让德斯蒙德?莫里斯告诉动物性是如何在潜意识中控制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婚姻这种固定的配偶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固定的配偶关系更主要地是为了解决人类幼儿过长的依赖期和繁殖生存的公平压力。人类完成性别分工之后,男子外出狩猎、女性在家,双方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配偶关系来减少不断寻求新配偶而浪费的生存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发育出强力的大脑,人类婴儿就需要很长的发育期,这份沉重的责任使人类不能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将养育幼儿的重担扔给女性,必要父母双方来共同完成。人类的配偶关系,就是这样产生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人本身的追求更多配偶的动物性,几千年来也在一直不断挑战婚姻这个人类社会的基石,这便是婚姻背后烦恼与挑战的来源。如果这种动物性一旦在整个人类社会打破了婚姻这块基石,人类就有可能向另一个方向进化或是退化,所以人类的婚姻史就是生存延续需求和动物性斗争的历史。
而工作与事业,则是早期人类狩猎生存的基础动物性的演化。德斯蒙德?莫里斯发现了现代社会的工作和早期人类狩猎行为的延续关系,只不过早期狩猎单纯的生存压力,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事业、自我满足感、存在感、被需求感等更多的内容,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固锁于人类基因中的狩猎生存,只不过带回家的血淋淋的鲜肉变成了货币。而在工作、爱情等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则更是人类动物性的支配,不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社会等级系统中的支配地位,就是为了建立自己在一块地方的领地权。所以才会有了或大或小的权力斗争、办公室政治,才会有了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巢穴而奋斗一生的房奴……只要拨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出来的复杂、瑰丽的皮毛,就会发现,推动这些的还是那最原始的动物性需求。
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身体中那只蠢蠢欲动的裸猿?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远远的走在了生物进化的前面,于是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仍然带着几百万年前进化积累得来的种种特征,这些特征若要进化到完美的程度,也许还需要几百万年,所以只能叫裸猿。所有与人类的动物性特征相抵触的文明,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制度变迁,都将受到巨大的阻力而逐渐被淘汰,与此同时,与这些动物性特征相适应的改进,则得到发扬光大。
德斯蒙德?莫里斯之所以赤裸裸地指出人类的动物性,并非是贬低侮辱人类,而是想提醒人们正视自身的动物性,从而协调好社会发展与动物性之间的矛盾。“有一些人非常乐观。他们认为,我们既然已形成了高级的智能并有强烈的创造发明欲望,我们能任意摆布局势,让它为我们服务。他们认为,我们的可塑性强,为了适应人类迅速上升的物种地位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届时我们能解决人满之患,消除紧张,克服丧失了个人隐私和独立行事带来的矛盾;我们能重建我们的行为模式,象大蚂蚁一样地生活;我们能克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和领地情感,克制我们的性冲动和父母性情;如果我们不得不变成象人工孵化的小鸡那样的个体,我们也一定能适应这种生活模式的。他们认为,我们的能力足以压倒一切生物冲动。我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人类原始的动物本性决不允许这样做。诚然,我们具有可塑性。诚然,我们的行为机遇性很强.但是我们机遇主义采取的形式却有极严格的限制。我在本书中强调了人类的生物特征,以此试图说明这些限制的性质。如果人类能清醒地认识并适应这些局限性,我们幸存的可能性就要大些。”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德斯蒙德?莫里斯在《裸猿》再版时坚持一字不改,只是将书里世界人口的数量进行了调整。
正如德斯蒙德?莫里斯想告诉人们的那样:“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只有正视、承认我们体内那只充满动物性的裸猿,我们才不会在文明和动物性的冲突中迷失、彷徨。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身上遍布体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他自诩为人类。这个物种无与伦比、成就卓绝,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察他高雅的动机,与此同时却故意对自己的基本动机弃之不顾,或者不惜花费同样多的时间来掩饰这一点。”1867年,一个在当时籍籍无名的英国动物学家,在他出版的新书《裸猿》中,写出了这样一句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太舒服的话。这个叫做德斯蒙德?莫里斯的人研究了二十多年动物,以前也出过几本研究动物的书,不过销量很是惨淡,在学术界也没引起什么反响。但是这本书一面市就掀起了一场他未曾预料的风暴:这本讲述人所暗藏的动物性的书被一些国家列为了禁书,《芝加哥论坛报》甚至专门出了一本专刊来刊登众多批判《裸猿》的文章。而德斯蒙德?莫里斯家里的信箱,每天都被规劝、敦促、勒令他改邪归正的信件和小册子塞到爆满。
这本书之所以引发巨大的争论,是因为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看似进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智慧生物的人,其实很多行为仍然受着动物本能的影响,我们始终没能摆脱动物性的束缚。他认为不管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人终究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即便人拥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思想和情感,可仍然受制于最基本的动物行为法则。人类的社会架构、人际交往、个人发展,其实都源自于猿猴时期捕食与进食的方式、对周围世界的探索精神、对领地的意象、猿际关系的转变、对地位的维护、发生争端时的解决办法……虽然在进化当中它们不断变得更为精密复杂,可始终没能摆脱动物性规则的束缚。
“一百多年来,科学进步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被发现了。所以我曾经认为,大多数人已经充分准备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灵长目进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曾经想,人们愿意仔细看看自己的动物属性并从中学习。我心中的对象就是这些人,但情况不久就清楚了:我还不得不进行更艰苦的斗争。我发现,人这种动物仍然觉得,他还难以面对自己的生物学本质。”多年后德斯蒙德?莫里斯回忆起自己这本书所引发的风暴时,这样解释《裸猿》为什么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正处于嬉皮一代的西方人渐渐迷失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在痛苦地周旋于欲望和道德之间的同时,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裸猿》中的观点:“人是进化阶梯上的暴发户,像一切新贵一样,我们竭力掩盖自己卑微的狩猎猿根子,但那只能是欲盖弥彰……我们不过是裸猿而已。”《裸猿》全球发行1000多万册的数据,正是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正视自己身体中潜在的动物性的表现。
正如德斯蒙德?莫里斯想要告诉人类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赤裸的猿猴。那充满动物本能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呢?
摆脱不了的裸猿
稳固的家庭关系、奋力拼搏的事业、复杂的社交……你以为这些是诞生于人类进化之后的道德理性思考?让德斯蒙德?莫里斯告诉动物性是如何在潜意识中控制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婚姻这种固定的配偶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固定的配偶关系更主要地是为了解决人类幼儿过长的依赖期和繁殖生存的公平压力。人类完成性别分工之后,男子外出狩猎、女性在家,双方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配偶关系来减少不断寻求新配偶而浪费的生存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发育出强力的大脑,人类婴儿就需要很长的发育期,这份沉重的责任使人类不能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将养育幼儿的重担扔给女性,必要父母双方来共同完成。人类的配偶关系,就是这样产生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人本身的追求更多配偶的动物性,几千年来也在一直不断挑战婚姻这个人类社会的基石,这便是婚姻背后烦恼与挑战的来源。如果这种动物性一旦在整个人类社会打破了婚姻这块基石,人类就有可能向另一个方向进化或是退化,所以人类的婚姻史就是生存延续需求和动物性斗争的历史。
而工作与事业,则是早期人类狩猎生存的基础动物性的演化。德斯蒙德?莫里斯发现了现代社会的工作和早期人类狩猎行为的延续关系,只不过早期狩猎单纯的生存压力,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事业、自我满足感、存在感、被需求感等更多的内容,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固锁于人类基因中的狩猎生存,只不过带回家的血淋淋的鲜肉变成了货币。而在工作、爱情等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则更是人类动物性的支配,不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社会等级系统中的支配地位,就是为了建立自己在一块地方的领地权。所以才会有了或大或小的权力斗争、办公室政治,才会有了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巢穴而奋斗一生的房奴……只要拨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出来的复杂、瑰丽的皮毛,就会发现,推动这些的还是那最原始的动物性需求。
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身体中那只蠢蠢欲动的裸猿?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远远的走在了生物进化的前面,于是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仍然带着几百万年前进化积累得来的种种特征,这些特征若要进化到完美的程度,也许还需要几百万年,所以只能叫裸猿。所有与人类的动物性特征相抵触的文明,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制度变迁,都将受到巨大的阻力而逐渐被淘汰,与此同时,与这些动物性特征相适应的改进,则得到发扬光大。
德斯蒙德?莫里斯之所以赤裸裸地指出人类的动物性,并非是贬低侮辱人类,而是想提醒人们正视自身的动物性,从而协调好社会发展与动物性之间的矛盾。“有一些人非常乐观。他们认为,我们既然已形成了高级的智能并有强烈的创造发明欲望,我们能任意摆布局势,让它为我们服务。他们认为,我们的可塑性强,为了适应人类迅速上升的物种地位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届时我们能解决人满之患,消除紧张,克服丧失了个人隐私和独立行事带来的矛盾;我们能重建我们的行为模式,象大蚂蚁一样地生活;我们能克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和领地情感,克制我们的性冲动和父母性情;如果我们不得不变成象人工孵化的小鸡那样的个体,我们也一定能适应这种生活模式的。他们认为,我们的能力足以压倒一切生物冲动。我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人类原始的动物本性决不允许这样做。诚然,我们具有可塑性。诚然,我们的行为机遇性很强.但是我们机遇主义采取的形式却有极严格的限制。我在本书中强调了人类的生物特征,以此试图说明这些限制的性质。如果人类能清醒地认识并适应这些局限性,我们幸存的可能性就要大些。”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德斯蒙德?莫里斯在《裸猿》再版时坚持一字不改,只是将书里世界人口的数量进行了调整。
正如德斯蒙德?莫里斯想告诉人们的那样:“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只有正视、承认我们体内那只充满动物性的裸猿,我们才不会在文明和动物性的冲突中迷失、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