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地理本质,进而把握地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思维点 兴趣点 认知梯度
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教师指导下学的方法。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说的是中小学最常用的一些主要方法。
①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等;②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③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等;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2.问题的有效设计
"科学始于问题,思考始于教师有效的提问。"首先,课堂教学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地理本质,进而把握地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其次,鼓励诱导和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思考而提问"是设问的核心,所有问题要有内涵,要有思维含量;问题有引领,引领教学主题;问题有开放度,即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进行深度思考。
2.1 在学生思维点上设问。在《中国的气候》中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表,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①温度带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②将各温度带作物熟制填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说出各温度带主要农作物。③用彩色笔描绘各温度带的界限,看一看各温度带与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关系。
2.2 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设问。在地球运动中教师可提如下问题:①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又是从哪个方向落下的?②你在童年时代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③你认为地球是怎样运动的?④地球的自转对我们有哪些影响?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那种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提问中,要注意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层次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得到训练和提高。
2.3 在学生认知梯度上设问。例如《海陆分布与气候》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①展示情景图片:游泳。引导学生思考:夏季,人们在水中为什么感到凉爽?②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③水体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洋与陆地气温也呈一定差异,设问:夏季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冬季呢?④应用:根据上述的分析,请你判断一下,中纬度地带海洋与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会相同吗?这些问题全部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有梯度又有层次感。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防止三个倾向:①问题多而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没有目的和主题乱问。如果一节课全部变成了师问生答,学生最终将不知道教师想干什么,以致造成课堂乱而无章法;②问题的思维含量过低。这样的问题多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假问题"答案一目了然,从课本上即可获取;③问题假、大、空。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提问引起学生长时间沉默,回应人数寥寥;或答非所问。
3.地理课堂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在整个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是在继承过去的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有价值的内容,任何教学方法也都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革,都应遵循地理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不可以丢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而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的方式和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包括地理教育的长远目标。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应重视的因素,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3)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看到一些资料上的优秀教案设计得很好,就打印出来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可是上课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不一样,那么,不同的教师,即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来上课,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地理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有所创造。
参考文献
[1]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
【关键词】教学方法 思维点 兴趣点 认知梯度
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教师指导下学的方法。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说的是中小学最常用的一些主要方法。
①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等;②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③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等;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2.问题的有效设计
"科学始于问题,思考始于教师有效的提问。"首先,课堂教学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地理本质,进而把握地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其次,鼓励诱导和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思考而提问"是设问的核心,所有问题要有内涵,要有思维含量;问题有引领,引领教学主题;问题有开放度,即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进行深度思考。
2.1 在学生思维点上设问。在《中国的气候》中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各温度带的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表,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①温度带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②将各温度带作物熟制填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说出各温度带主要农作物。③用彩色笔描绘各温度带的界限,看一看各温度带与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关系。
2.2 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设问。在地球运动中教师可提如下问题:①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又是从哪个方向落下的?②你在童年时代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③你认为地球是怎样运动的?④地球的自转对我们有哪些影响?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那种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提问中,要注意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层次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得到训练和提高。
2.3 在学生认知梯度上设问。例如《海陆分布与气候》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①展示情景图片:游泳。引导学生思考:夏季,人们在水中为什么感到凉爽?②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③水体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洋与陆地气温也呈一定差异,设问:夏季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冬季呢?④应用:根据上述的分析,请你判断一下,中纬度地带海洋与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会相同吗?这些问题全部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有梯度又有层次感。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防止三个倾向:①问题多而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没有目的和主题乱问。如果一节课全部变成了师问生答,学生最终将不知道教师想干什么,以致造成课堂乱而无章法;②问题的思维含量过低。这样的问题多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假问题"答案一目了然,从课本上即可获取;③问题假、大、空。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提问引起学生长时间沉默,回应人数寥寥;或答非所问。
3.地理课堂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在整个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是在继承过去的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有价值的内容,任何教学方法也都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革,都应遵循地理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不可以丢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而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的方式和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包括地理教育的长远目标。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应重视的因素,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3)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看到一些资料上的优秀教案设计得很好,就打印出来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可是上课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不一样,那么,不同的教师,即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来上课,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地理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有所创造。
参考文献
[1]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