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慕海军白昱(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高等学校的学生辅导员制度在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促进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正确定位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层次,培养出更多的符合高等教育目标的合格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
  主要内容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能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能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基本上可以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范围和职能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管理三个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教育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举办的学校即是社会主义大学,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任务。我国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突出了党对高校在政治上的领导,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而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工作体制上看,辅导员队伍主要归属学校党委领导,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基本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均衡而有重点地发展。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促进、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均衡而合理的发展。具体来说,辅导员是要围绕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开展工作,他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某一个方面。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管理。管理学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基本工作。主要包括纪律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和生活管理等。这些工作虽都是纯事务性的工作,但这些工作要由辅导员来做就不是简单的行政的、事务性的工作了,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这样的目的必然要求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伴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这就使得事务性的行政工作增加了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
  但必须明确,辅导员绝对不是学生专职的“父母”或是“保姆”,他们不能代替父母,更不能成为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的“生活保姆”,这不仅与辅导员工作的初衷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已经实施很多年了,可是社会对其了解程度还不是很深,“班主任”往往成了辅导员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不仅影响辅导员的自身潜力的发挥,更会影响整个学生工作的发展。正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地位,使辅导员明确自身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对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辅导员工作上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应该定位如下:
  学生前进方向的引导者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大家习惯上称辅导员为政治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党组织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成了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和职能。
  事实上,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只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我们不能硬性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成为政治家或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个事实。现实中,大学生可选择的方向是多元的,所以只要是科学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选择都应该是允许和鼓励的。特别是对那些一提政治就“谈政色变”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就更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职业的甚至是机械的政治工作者,这样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大学生们合理愿望的基础上,在肯定大学生们思想中合理成分的前提下,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搞一刀切、千篇一律,才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活起来,不至于尴尬和软弱无力!
  学生成长过程的服务者
  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比学校里其他人员和大学生的接触更广泛和深入,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治学态度和处事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使大学生们成为有头脑、有见识,对社会有用的人。
  具体说来,这样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当然,这种服务不是那种低成本、低水平的简单给予和付出,而是有着丰厚的内容和明确目标的,并体现一定专业性的服务。
  学校是个特定的育人环境,“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说明了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课表内安排的课程,更包括课外的一切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学校的课程分为学术性课程和非学术性课程,也有人将其称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但不管如何划分,都说明了学校里课外的一些内容在培养学生方面与课内的内容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辅导员首先是个师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生工作者。
  学生事务工作的管理者
  有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要当好“消防员”,千万不能让学生出点什么事。这样的一种角色认知,使得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是,只要不出事,你的工作就是成功的,而一旦學生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你的一切工作成绩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正因为如此,辅导员们在开展工作时,处处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就怕出现什么问题。
  这样的一种观念,时间久了,使得原本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工作变得死气沉沉,辅导员的思想也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进取了。
  当然,这样的观点,并不是说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就应该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事实上,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预防问题的出现和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因此,辅导员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不应只是简单的管理和忙碌,而应该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思考,应该致力于学生事务性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应该是在科学的学生发展理论的背景指导下对学生事务性工作的管理。就是说,辅导员不仅是一个学生工作的执行者,同时还应是一个学生工作理论的探索者。
其他文献
刘昱(大连外国语学院社科部)    一    “以人为本” 的概念虽然不是舶来品,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却是在近年来从西方引进的。从古希腊人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解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X理论)、梅奥的“社会人”(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的“复杂人”(Z理论)等若干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企业界及管理理论界人士在挖掘日本企业管理的奥秘之后,发表了大量的以人本管理和
杨盛奎吕淑云任艳秋(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高校全面推行学分制,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突出了因材施教,承认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一方面使得高校学生的自由度增加,每个学生都有互不相同的课表,学生很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班级松散、年级淡化;另一方面由于选课制的实施,使得教室紧张、学生分散,学生宿舍就成了思想教育、
我原来在地方广电系统工作,先是在电台,后来在电视台,其间又求学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本以为会就此在新闻媒体工作一辈子.但到了不惑之年,我又一次进了校
期刊
[目的]探讨进行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其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发动者,对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以独有的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对糖尿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节。当前,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可以减轻西医疗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增强其疗效;在改善症状等方面亦明显优于西医疗
吴洁菲(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型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予以足够的关注,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管理。    一、大学生中弱势群体  的生存现状及成因分析    “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
H295R细胞系能表达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涉及的所有酶类.生成肾上腺皮质合成的所有类同醇激素.且与正常的人肾上腺细胞对毒物的反应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能从基因表达、酶活力
高菲(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团委)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等现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如何搞好高校学风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教师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对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    对当前大学生学风
【内容摘要】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是其亮点,有利于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但“双导师制”实施以来面临诸多问题,多所学校的实践表明“双导师制”难于落到实处。本文通过采用深度访谈法、观察法等进行研究,发现校内外导师、研究生在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双导师制”的实施,应该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之上,应建立动态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双导师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