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元素在重庆地区艺术广场舞中的编创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艺术广场舞有别于广义上自娱自乐的广场舞,它是以舞蹈学科的架构方法,汲取当地城市文化元素,即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社会现象、民间舞素材等,编创而成的广场舞。艺术广场舞充当着城市的审美场域,群众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提高审美需求,促使艺术广场舞创作者对其城市文化元素的搜集编创,产出优秀艺术广场舞,形成一个完整的生长、反哺闭环。艺术广场舞所体现的社会包容,民族传承的自豪感十分丰沛,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是展现一座城市的窗口。
  【关键词】 广场舞;艺术;城市文化;编创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101-02
  重庆的艺术广场舞是国家文化部推广文旅创新的优秀试验点,仅2020年广场舞“欢跃四季,舞动巴渝”选拔赛就有490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1842支队伍参与,其受喜爱程度可窥一二。近五年来,艺术广场舞以全新的姿态渗透进重庆广场舞的圈子里,打破广播体操式的广场舞和海派新式的广场舞平分秋色的局面,暗自发力。
  一、艺术广场舞的创作特色
  艺术广场舞作品应同时具备三个基本元素,即简单、整齐、美。简单,一是指动作相对简单,不浮于炫技,适合大多数广场舞者。二是指有主题动作造型,表达意义明确。
  整齐,一是指队形精简,变化少而精,冲击力强。二是指动作整齐,不出现单、双、三等突出表现角色。美,一是指形式美,舞者和观者都要沉浸在美的体验中。二是指内容美,核心是展现一座城的精神风貌,诠释城市文化之美。艺术广场舞所体现的城市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文化是指容易看到的,如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隐性文化是指相对于显性文化而言需要发现的,如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群体氛围等文化现象。以下选取四个代表性艺术广场舞进行分析,总结出精品艺术广场舞创作的方法规律。
  (一)对城市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作品《红梅花儿开》是艺术广场舞通过城市文化“塑城”的代表。它包含多方面的城市文化元素,通过“登山步”“吃面”“闻火锅”“双手高举交叠”“敞开怀抱”五个动作,表现了重庆人民衣食住行特点。一句贯穿始末的“红梅花儿开”,原属《红梅赞》歌词,经过改调,巴渝地区的人民听着亲切又新奇,只要歌词一出,就抓住了观众的心。《红梅花儿开》“小五花”的动作形象和爬坡状的揉手散开的动作组合让作品“立住”。原因有二,其一是符合“花儿开”的舞蹈化。有无舞蹈基础的人都能简单地透过这两个动作理解到他们在表达“开花”。其二是动作组合好似在模仿生长的梅花,又似在爬重庆的山路。观众能更快捷地同该艺术广场舞作品建立共鸣。作品《龙舞中华》是艺术广场舞通过城市文化“塑魂”的代表。它的道具是龙,乘龙舞之形,表中华之魂。重庆地区舞龙的习俗起于唐宋,誉于当今,且铜梁舞龙和姜家龙舞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立意于此。动作编创里,手上多用“穿”“抹”“云手”,脚下多用“马步”“十字步”“台步”,体现男子阳刚的特点。队形时而是舞龙状,时而是龙啸态,威武霸气。舞蹈传递出的精气神有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意向。作品以男性广场舞者作为受众,照顾到了男性舞者长期夹杂在以女性为主导的广场舞环境中,无所适从的窘境,令人眼前一亮。
  以上两个艺术广场舞作品,共通点是视角都由面到点,集中而成,均直接发掘与整理城市文化,属显性的城市文化表现。类似的艺术广场舞作品还可参考:《黄杨扁担》《美丽的夏布》《栀子花儿开》。可以从城市灵性、民风民俗、非遗传承、历史古迹四个方向中寻找编创立意。
  编创此类艺术广场舞,有三个步骤:确定题材立意,收集素材,艺术化处理。第一步是寻找编创精品广场舞的题材立意。要考虑针对性问题,是特定受众还是普遍适用,同时考虑题材饱和度、时效性的问题。第二步收集素材要加以甄别,把不符合城市特色、不能引起群众共鸣的元素排除,留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元素。第三步动作编排,应先实地考察,建立在认知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依托,不能凭空想象。比如使用道具连厢就要体现它的健身功能性,左右摆动,敲击身体,发出悦耳响声。比如加入苗族舞元素,就不能只在服装和道具着力,还要在舞蹈基础动律、身体姿态、队形变换着力。比如加入非遗元素,就要观察突出它的非遗亮点。诸如此类写实元素艺术化处理,应建立一到两个主体形象,紧密围绕于此。编排过程中应规避过于花哨、难度大等舞蹈化的编排思维。
  (二)对城市文化素材的提取。作品《open重庆》是艺术广场舞通过城市文化“塑人”的代表。它由一个群体——火锅店的老板娘,衍化出的一套麻辣的形象。《open重慶》的道具是锅铲,广场舞者先模拟“翻炒”“搅拌”的动作,塑造人物职业的一面。又用“转”“甩”“肩扛”“高举”锅铲的动作,塑造人物职业性格豪气的一面。再用“走路摇摆”“跑步点头”“送胯扭肩”的动作,升华塑造出Q版的人物形象,而编者赋予它的人设是:火锅店老板娘,个性火辣、好客。《open重庆》的音乐改编自山城啤酒的广告曲,“山城海量,海量山城”词曲的二次创作,增强了重庆好客的城市形象。作品《青春走过四十年》是艺术广场舞通过城市文化“塑神”的代表。它展现了重庆中老年女性潇洒自信的精神风貌。造型方面,广场舞者头戴蝴蝶结、耳饰夸张、丝袜短裙、衣着明艳,塑造了重庆街头时髦靓丽的中年女性形象。音乐方面,选四十年间四个节点的音乐,从经典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到流行的《野狼disco》循序渐进,有助于舞者将年轻时的神态,随着音乐叠加到全新的高度。动作方面,融合了恰恰,交谊舞,街舞,虽简单,可贵在情真意切。它是一个能成熟表达中老年女性追求年轻态的艺术广场舞作品。尽管她们平时打扮时髦,也不肯松懈对身材管理,可一跳广场舞依旧是常规题材。这个作品开拓了艺术广场舞编排的新思路。以上两个艺术广场舞作品,共通点是由点到面,发散开来,均间接提取城市文化素材,属隐性的城市文化表现。类似体裁的艺术广场舞还可参考:《跳梦想》《一步梯坎一首歌》。建议从城市精神、特色现象两个方向寻找编创立意。音乐适当加入地区特色,让舞者和观者心理有迹可循,更易理解作品。   编创此类艺术广场舞,分为三步骤:确定切入点、思维发散、艺术化升华。
  第一步需要寻找表现某一群体的精神力为切入点。可以是具体人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编创者要时刻审视切入题材是否对于艺术广场舞过大、过满,忌形式大于内容。第二步在切入点已有基础上,想象合理的动作和行为,再加到切入点上,将艺术广场舞写意的目标落地成为具体写实的动作套路。第三步在动作编创上,围绕切入点,做艺术化的升华。可以是基础形象做加减法,将偏写实的内容,加上舞蹈化的细节,或者简化为造型。也可以是基础形象的融合,把多个形象叠加,达到1+1>2的效果。
  二、艺术广场舞与重庆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艺术广场舞展现城市文化。艺术广场舞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展示灵魂韵味的空间。艺术广场舞的城市文化展现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下面先以作品《栀子花儿开》,2020年重庆市全民推广的艺术广场舞作为分析。从表面层次来看,代表了重庆地区广场舞文化现象的需求。作品《栀子花儿开》充满律动感。双手拍打肩背、四肢、双脚,双膝颤动,十字步、半脚尖,没有大起大落的动律,符合广场舞健身中所倡导的保健诉求。从中间层次来看,表达了重庆地区舞蹈与广场舞文化的交融。作品《栀子花儿开》从重庆传统的民间歌舞形式“肉莲花”中获得灵感。它的拍打,颤动,左右扭摆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经过了舞蹈化的处理,呈现艺术的动律与美感。作品队形的变换规范,最复杂的一组是经矩形变三角形、同心圆、最后变回矩形。队形间的变换分别是4秒、3秒、3秒,舞者酣畅淋漓,观者神清气爽。唯有以舞蹈艺术的方式才能达到如此高效、简洁的效果。
  从核心层次来看,表达了重庆地区多种城市文化的交融。作品《栀子花儿开》还融合了重庆的音乐文化。音乐主体改编自山歌《栀子花儿顺墙栽》,以原生态民歌的唱法,加入了“新时代”“绿水青山”等歌词,把山歌以焕然一新的方式推到人们眼前。重庆地区的艺术广场舞还能从城市文化中的非遗、民俗、历史、情怀、精神等方面汲取营养,用于作品的编创。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城市文化,是艺术广场舞的目标。
  (二)艺术广场舞带动城市文化。艺术广场舞发挥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首先,艺术广场舞具备广场舞的特征——广泛的参与性。艺术广场舞以广场舞为起点,吸引了全民参与。广场舞者、专业舞者以及普通居民,群众基础深厚,规模庞大,在主流引导与自身倾向双重作用下,艺术广场舞文化传播的辐射广,速度快,传播力强。其次,艺术广场舞为姊妹艺术在城市文化发展有借鉴意义。艺术源于民间,后为贵族世家专供,逐渐与庶民拉开距离。至新时代,平等自由,艺术需要坚定内涵,多方面尝试,使自身文化历久弥新,跨专业的融合是艺术发展的趋势。艺术广场舞就是以舞蹈专业的审美和架构结合城市文化作用于广场舞的产物,是三者共同的融合与发展。艺术广场舞的路线明朗,被大众所接受,是成功的典范。從舞蹈艺术转换为艺术广场舞的要领,值得姊妹艺术揣摩。最后,艺术广场舞反作用于城市文化。城市“单一化”与“趋同化”,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出现。保持城市活力,要依靠唤起城市文化活力。但城市文化复杂多样,它包含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是由各个文化现象共同创造。艺术广场舞在寻找城市新面貌,打造城市新标签的同时,也在鼓励城市大胆展现自己独特的“美”,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脚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广场舞编创于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技法分平行和垂直。平行即突出城市文化的外显部分,融合现有的文化现象于一体。垂直即突出城市文化的内在精神点,从某一小点,深挖内涵。两种方式都是城市文化具象化的优秀载体,都是令人回味的。
  作者简介:
  李青湄,女,汉族,四川自贡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编创。
其他文献
【摘要】 雨花台区以红色文化符号命名,在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传统发扬、基因传承上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大的责任。本文通过对雨花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调研和分析,按照系统性、全面性、逻辑性、实用性进行整合和梳理,帮助红色文化资源从零散走向整合,从独立走向联结,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纳西族民族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极其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大众传媒以民族文化为内容载体,一方面以传播民族文化为目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大众传媒建构成商品,获取资本利益,造成文化折扣。为此,纳西族当地政府部门与文化精英应勇于承担本民族文化传媒化的责任,减少文化误读现象,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媒化;纳西族;媒介;文化误读  【中图分类号】G206
期刊
【摘要】 “监禁状态”是解读大江健三郎早期作品的关键词之一。这一状态不仅包含了日本战后个人的屈辱,更是当时整个日本的象征。本文聚焦“监禁状态”,从迷茫、挣扎、共生三个方面分析战后日本青年一代努力冲破这一监禁牢笼时的心路历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大江也找到了打开日本“监禁状态”的突破口。  【关键词】 监禁状态;性;政治;残疾儿;核主题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 《极道鲜师》是一部热血励志校园剧,该剧改编自森本梢子同名漫画原作,电视剧连载三部,电影一部。《极道鲜师》被誉为女版《麻辣教师GTO》,是一套超人气青春学园励志剧集,在日本首播时以黑马的姿态获得很多年轻观众追捧。于2020年6月第一部时隔18年之后重新再恢复播出,反响很好,平均收视率在日本关东地区达到12.7%。  【关键词】 山口久美子;《极道鲜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音乐的要求也在提高。不同时代对音乐有着不同的追求,现代音乐在加强美学的基础上,开始注重钢琴演奏的发展。本文着重探究现代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启示,以更好地推动钢琴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现代音乐美学;特点;意义;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97-02
期刊
【摘要】 判断一部戏剧演出的质量如何,要从戏剧的剧本、演员的演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戏剧需要演员在进行表演时将角色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观众能够将演员所表现出的情感内涵逐步地接收,并引发出相应的情绪体验。  【关键词】 戏剧表演;演员情感;体现技巧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93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同时也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油画。在油画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能够帮助油画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色彩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运用不同的色彩,并且对色彩进行不同的组合,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色彩在油画创作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抽象的,利用色彩可以丰富人们的思想感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油画创作
期刊
【摘要】 革命文物是历代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做斗争所留下来的历史见证。自鸦片战争以来,新中国历经两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先烈们坚强勇敢、奋勇拼搏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代。在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的诸多革命文物藏品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社会教育意义。保护革命文物藏品不仅可以缅怀先烈的英勇事迹,还能引导后人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时期,革命博物馆逐渐成了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因此,如何做
期刊
【摘要】 中国民族歌剧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歌剧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我国民族歌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是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深受其他国家人民的欢迎,正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为了使中国民族歌剧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其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题材;音乐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822
期刊
【摘要】 黑格尔美学自从被引入中国以来,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就对黑格尔对中国艺术的评论进行了诸多批评,主要集中在黑格尔对中国艺术的不了解和他“欧洲中心论”的立场。本文以黑格尔《美学》为主要分析文本,从两方面着手来更加深入地反思和批判黑格尔的中国艺术评论。第一方面是基于黑格尔“理念创世纪”的理论体系对中国艺术批评做进一步的把握和反思批判,第二方面是根据中国艺术的实际情况逐一分析黑格尔对中国艺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