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方希副教授,历任高中物理教师,教导主任、区教研室主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局干部。现任青岛滨海学院董事长、院长,青岛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委会委员。曾被授予山东省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有一种精神叫滨海精神,它铸造了15年,还在继续铸造着。于是,千万人有了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
有一种文化叫滨海文化,它凝聚了15年,还在继续凝聚着。于是,在这里工作过、学习过甚至是了解过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一种永不褪色的色彩,都潜移默化地烙上一块终生难除的印痕。
走进青岛滨海学院,走进“开拓、勤奋、坦诚、务实”的滨海精神,走进海一般壮阔、博大、深厚的滨海文化,赞叹、敬仰之余,还会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滨海精神,凝聚众多钟爱教育的有识之士
滨海学院的教师,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有留学归来的洋博士;有带过研究生的导师;有从事过多年翻译工作的资深翻译;有在专业领域获过国家科技奖的技术人才;有编纂过国家级理论专著的社科工作者……有很多老教授、老领导都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选择在这里工作到 “二次退休”;还有很多中年骨干教师辞去了国办大学的优越工作,选择在这里“二次创业”;更有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婉拒高薪企业邀约,选择在滨海学院扎根。他们之所以向往并工作于“滨海”,主要是他们对学院的办学理念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学院的办学实绩和育人环境有深切的归属感。他们认为,学校是在真心实意办教育,是在对每个学生和教师负责任。
清水幸雄,一位年近古稀的日本知名教授。当听说滨海学院更需要他时,毅然辞去武汉大学优厚待遇的工作,只身来到“滨海”任教。他身体不好,有几次高烧到39度仍然不肯离开讲台去治疗;学校给他开的很少的一点工资都被他给学生买了学习用书。就这样他工作了三年,直到身体再也无法坚持上课,才回到日本治病。临别时,为了回报学院的关爱,他赠予学院价值30多万元人民币的日文书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陈祥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滨海”,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接受采访时他激动地说:“滨海学院对所有外聘教师都同等对待,任何特长在这里都有发挥的空间。”他说现在是他一生中最忙碌、最积极主动,也是最有收获的时候。
环境文化,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到过“滨海”的人无不叹服“滨海”的清洁、漂亮。万人的校园里很难见到废纸、杂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整齐的佩带着校徽,每一所场馆、教学楼、实验室都整洁如新。学院45座教学楼、办公楼和公寓,都用带“德”的词语命名,不仅在学生的心目中突出了德育的重要位置,而且在学生的行为上树立了人生航标。学院在精心塑造人文景观,广场上、甬道边、楼道里,到处都是名人名言、温馨提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学院投资100余万元修建的名人广场,伫立着59座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名人雕像,每座雕塑下面都刻有名人警世格言。学院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了8200多平方米的艺术博物馆,不仅成为全院学生的艺术殿堂,也成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基地。
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滨海学院共建立了40多个学生社团,包括政史类、文艺类、科教类、普法类、体育类等,会员达到4000余人。学院为社团活动提供了6200平方米的场所,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益德楼”有各个社团的专门活动空间。
社会实践部的学生自己组织了大型人才招聘会,一次就使“滨海”的三百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普法协会每到周三,都开设普法讲座,都给各班学生发送普法学习资料。他们还利用节假日到街道、社区进行普法宣传。“滨海”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紧紧围绕学院教育主题,在理论教育、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实践、技能培养等领域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
制度文化,成为师生情系“滨海”的桥梁纽带
为使“以人为本,追求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滨海学院自1992年办学之日起,就致力于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出台政策努力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还积极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进修条件。学院规定:中层干部每两年可以出国考察学习一次,教研室主任、干事每两年可以到国内先进高校考察学习一次。近年来,学院共派出50多名中层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学院鼓励年轻教师在职进修研究生,并为进修研究生的教师报销80%的学费。此外,“滨海”能够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的更重要原因,是学院为了完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而建立的一种特色人事分配制度——变职称管理为岗位管理。该制度的核心是岗位职务评聘。评聘的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竞争上岗,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此项改革完全打破了职称、工龄、教龄等束缚,有低职高聘,也有高职低聘,真正实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此制度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主动性,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园文化,结出了累累硕果
学院团委“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年都开展以“凝聚人道力量,爱心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1998年以来连续7年被青岛市政府授予“公民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的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全院共有133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近3年来,累计出现好人好事8376件,收到过不少社会表扬信,树“滨海”形象 ,展学子风采,有力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2003年,学院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校园”,这是山东省首家民办高校获此殊荣。在2004年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工作评估中,滨海学院是第一家参评的民办院校,被评为“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院长韩方希说:办大学就是要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就是感受这种文化氛围。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有人说未来的学校竞争,是校园文化的竞争。今天的“滨海”学院正在全面铸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在滨海学院十五年的办学生涯中,滨海精神一直指导着学院的全部实践活动,这已成为滨海学院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有一种精神叫滨海精神,它铸造了15年,还在继续铸造着。于是,千万人有了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
有一种文化叫滨海文化,它凝聚了15年,还在继续凝聚着。于是,在这里工作过、学习过甚至是了解过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一种永不褪色的色彩,都潜移默化地烙上一块终生难除的印痕。
走进青岛滨海学院,走进“开拓、勤奋、坦诚、务实”的滨海精神,走进海一般壮阔、博大、深厚的滨海文化,赞叹、敬仰之余,还会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滨海精神,凝聚众多钟爱教育的有识之士
滨海学院的教师,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有留学归来的洋博士;有带过研究生的导师;有从事过多年翻译工作的资深翻译;有在专业领域获过国家科技奖的技术人才;有编纂过国家级理论专著的社科工作者……有很多老教授、老领导都放弃了舒适的退休生活,选择在这里工作到 “二次退休”;还有很多中年骨干教师辞去了国办大学的优越工作,选择在这里“二次创业”;更有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婉拒高薪企业邀约,选择在滨海学院扎根。他们之所以向往并工作于“滨海”,主要是他们对学院的办学理念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学院的办学实绩和育人环境有深切的归属感。他们认为,学校是在真心实意办教育,是在对每个学生和教师负责任。
清水幸雄,一位年近古稀的日本知名教授。当听说滨海学院更需要他时,毅然辞去武汉大学优厚待遇的工作,只身来到“滨海”任教。他身体不好,有几次高烧到39度仍然不肯离开讲台去治疗;学校给他开的很少的一点工资都被他给学生买了学习用书。就这样他工作了三年,直到身体再也无法坚持上课,才回到日本治病。临别时,为了回报学院的关爱,他赠予学院价值30多万元人民币的日文书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陈祥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滨海”,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接受采访时他激动地说:“滨海学院对所有外聘教师都同等对待,任何特长在这里都有发挥的空间。”他说现在是他一生中最忙碌、最积极主动,也是最有收获的时候。
环境文化,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到过“滨海”的人无不叹服“滨海”的清洁、漂亮。万人的校园里很难见到废纸、杂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整齐的佩带着校徽,每一所场馆、教学楼、实验室都整洁如新。学院45座教学楼、办公楼和公寓,都用带“德”的词语命名,不仅在学生的心目中突出了德育的重要位置,而且在学生的行为上树立了人生航标。学院在精心塑造人文景观,广场上、甬道边、楼道里,到处都是名人名言、温馨提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学院投资100余万元修建的名人广场,伫立着59座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名人雕像,每座雕塑下面都刻有名人警世格言。学院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了8200多平方米的艺术博物馆,不仅成为全院学生的艺术殿堂,也成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基地。
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滨海学院共建立了40多个学生社团,包括政史类、文艺类、科教类、普法类、体育类等,会员达到4000余人。学院为社团活动提供了6200平方米的场所,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益德楼”有各个社团的专门活动空间。
社会实践部的学生自己组织了大型人才招聘会,一次就使“滨海”的三百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普法协会每到周三,都开设普法讲座,都给各班学生发送普法学习资料。他们还利用节假日到街道、社区进行普法宣传。“滨海”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紧紧围绕学院教育主题,在理论教育、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会实践、技能培养等领域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
制度文化,成为师生情系“滨海”的桥梁纽带
为使“以人为本,追求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滨海学院自1992年办学之日起,就致力于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出台政策努力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还积极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进修条件。学院规定:中层干部每两年可以出国考察学习一次,教研室主任、干事每两年可以到国内先进高校考察学习一次。近年来,学院共派出50多名中层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学院鼓励年轻教师在职进修研究生,并为进修研究生的教师报销80%的学费。此外,“滨海”能够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的更重要原因,是学院为了完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而建立的一种特色人事分配制度——变职称管理为岗位管理。该制度的核心是岗位职务评聘。评聘的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竞争上岗,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此项改革完全打破了职称、工龄、教龄等束缚,有低职高聘,也有高职低聘,真正实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此制度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主动性,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园文化,结出了累累硕果
学院团委“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年都开展以“凝聚人道力量,爱心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1998年以来连续7年被青岛市政府授予“公民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的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全院共有133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近3年来,累计出现好人好事8376件,收到过不少社会表扬信,树“滨海”形象 ,展学子风采,有力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2003年,学院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校园”,这是山东省首家民办高校获此殊荣。在2004年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工作评估中,滨海学院是第一家参评的民办院校,被评为“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院长韩方希说:办大学就是要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就是感受这种文化氛围。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有人说未来的学校竞争,是校园文化的竞争。今天的“滨海”学院正在全面铸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在滨海学院十五年的办学生涯中,滨海精神一直指导着学院的全部实践活动,这已成为滨海学院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