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人员自杀是个人精神健康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以及导致自杀的精神健康问题,对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生产效率造成巨大损失。研究表明,一旦有一名员工自杀,他周围的10~20名员工将产生自杀倾向,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尽管不是每件自杀或自杀尝试都可以防止,但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能够减少员工自杀的频率。
职场员工自杀的主要因素
1.压力过大是员工自杀的主要原因
当工作要求或环境与员工的能力、资源以及员工自身的需求发生冲突时便产生了工作压力。长期处于过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会引起诸多健康问题,如肌骨失常、精疲力尽、沮丧、办公室综合征、工作场所暴力、自杀等。工作压力过大被列为十大工作关联健康问题之首,通常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加拿大,有31%的劳动力称在大多数工作日中承受很大的压力。在日本,有工作压力的员工占63%。工作压力过大的员工发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是没有工作压力员工的两倍。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身心疾病(包括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工作压力。
在某些情况下,工作场所压力制造者可能直接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如有的员工会在遭到训斥、惩戒、裁员、解雇后,或是在发生了使员工非常尴尬、羞愧,或被发现涉及违法行为(如挪用公款)的情况下企图自杀。在多数情况下,员工如果已经有精神健康问题或因个人原因变得脆弱,有可能自杀并且有自杀手段,这时,日积月累的工作场所压力就会产生推动作用。
2.职场引起精神压力的具体因素
(1)企业组织机构变化。如工作岗位变化、工作外包、业务迅速扩张或工作重组,涉及员工的晋升、降级或工作转换;
(2)工作任务不确定或难以掌控。如缺乏明确的任务、清晰的权利,工作不确定,工作有不安全感,限制员工自由表达意愿而造成的失落感;
(3)管理人员或同事造成的问题。如管理人员和员工交流不畅;不恰当或麻木不仁的管理;来自同事的敌对,性骚扰;以及由于不良的工作关系、欺凌或骚扰等造成的纠纷;
(4)对员工工作的过度苛求。工时过长且个人无法控制,缺少个人时间;责任过重,缺乏自主性等。
(5)工作条件差,身心压力大。如噪声过大,照明不足,工作空间狭窄,缺乏个人空间,极端的温度,存在化学危险,缺乏员工健康保护、存在工伤危险等。
(6)单调的工作,重复性、低技能的劳动。
(7)由于工资过低,员工为增加收入而加班过多、或计件定额过高,以及干得多、收入少等。
(8)公司文化引起的对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员工的歧视等。
3. “问题”员工未能得到及时帮助或治疗
据调查,患有抑郁症的员工中仅有三分之一的人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师、医生或寻求“雇员援助计划”的帮助。员工往往不愿承认自己有精神健康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危及到自己的就业机会或职业发展。这些员工在职场中常常受到歧视。他们的自主权受到限制,雇主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受到了威胁,提升受阻,并且在工作之外难以得到工友的支持。他们通常会尽量对工友和雇主隐瞒病情,不参加“雇员援助计划”,逃避有效的治疗方案。不愿接受治疗以及容易得到自杀的手段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
4.自杀率较高的职业
某些职业本身具有压力大的特点,例如,需要频繁地接触各种客户者,经常接触有伤害性或暴力事件的执法人员,进行重复劳动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民航空管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等。
与此同时,能够容易获得实施自杀的致命性手段(如枪支、致命药品、致命化学品、杀虫剂等)的员工,也使自杀变得容易。自杀率较高的职业有:医生、某些化学工作者和药剂师、律师、教师、法律顾问、秘书(他们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农民(易患抑郁症,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易于获得杀虫剂,难以得到急救服务等),以及某些警察(遭受心理创伤者)。另外,多项研究表明某些职业的女性从业者(如女医生、护士、军人)有较高的自杀率,部分原因是家庭与职业提升之间的矛盾。失业者和工作不稳定者的自杀率也较高。
预防职场员工自杀的主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为了保持劳动者精神健康,雇主和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精神健康问题导致的职场中的问题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因身体损害而导致的问题;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员工提供帮助,与为身体患有疾病的员工提供帮助同样重要。第二,雇主需要对有精神问题的员工予以特殊照顾,尤其是对那些需要特别关照和干预措施的高危人群。第三,雇主必须适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通过制定健康、安全措施和规划,工作场所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并抑制自杀行为。同时,雇主还必须建立起支持心理健康的文化。
1.雇主应及时消除和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
(1)消除和减轻过重的工作负担,减少加班,避免安排员工完成超过其个人能力的工作;
(2)减少低技能或重复枯燥的工作;
(3)消除命令式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改变在解决问题或做决策时不让工人参与的情况;
(4)改变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
(5)消除或减少由于组织和管理文化的原因所导致的敌意、偏袒或不必要的竞争;
(6)保持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安全意识;
(7)消除或减少骚扰和歧视;
(8)避免工作职责模糊不清,避免员工不清楚或错误理解自己应完成的工作;
(9)避免工作职责冲突。工作指令相互冲突会使员工感到不安和无所适从。
2.雇主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劳动者的精神健康
(1)创造融洽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个人的贡献和工作;
(2)通过开放的、有效的交流,缓解冲突和争议;
(3)制订和实施有效的精神健康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综合措施,如预防、干预和事后处理员工自杀的措施;
(4)采取公正有效的程序,解决待遇不平等问题;
(5)建立早期识别、减少工作压力和心理危害的程序;
(6)对被解雇或停职的人员提供辅导服务;
(7)通过定期评估精神健康措施、程序和计划来保证满足有关机构和员工的需求。
3.经理(管理人员)应及时识别想自杀的员工,并采取恰当的救助措施
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数周甚至数月,已经表现出了警示的信号。如无法与朋友或工友交流;称自己感到孤独;感到自己失败、无用、无望、失去自尊;烦躁、易怒或不满;失眠等。
如果员工有自杀倾向,经理(管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帮助他们。如表示接纳和关切;鼓励员工说出心里话;及时请职业健康或精神健康专家为其诊断和咨询;安排家庭成员、亲友或工友照看,避免其独处等。
4.发生员工自杀事故雇主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职场发生自杀后雇主应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以便减少对其他工友的不良影响。
(1)保证不破坏死亡现场,不干预官员、救援人员、警察等的工作;
(2)听取员工反映情况,保证有关情况能够公开和诚实地交流;
(3)向所有员工提供自杀事件的准确消息和各种危险因素;
(4)对于死者提供恰当的抚恤金;
(5)保证工友能够缓解悲伤情绪;
(6)识别有自杀危险的员工并对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实施援助计划或社区的精神健康服务;
(7)有关机构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和反省;
(8)利用相关信息改善职业健康和预防战略。
总之,防止职场自杀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
职场员工自杀的主要因素
1.压力过大是员工自杀的主要原因
当工作要求或环境与员工的能力、资源以及员工自身的需求发生冲突时便产生了工作压力。长期处于过大的工作压力之下会引起诸多健康问题,如肌骨失常、精疲力尽、沮丧、办公室综合征、工作场所暴力、自杀等。工作压力过大被列为十大工作关联健康问题之首,通常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加拿大,有31%的劳动力称在大多数工作日中承受很大的压力。在日本,有工作压力的员工占63%。工作压力过大的员工发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是没有工作压力员工的两倍。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身心疾病(包括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工作压力。
在某些情况下,工作场所压力制造者可能直接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如有的员工会在遭到训斥、惩戒、裁员、解雇后,或是在发生了使员工非常尴尬、羞愧,或被发现涉及违法行为(如挪用公款)的情况下企图自杀。在多数情况下,员工如果已经有精神健康问题或因个人原因变得脆弱,有可能自杀并且有自杀手段,这时,日积月累的工作场所压力就会产生推动作用。
2.职场引起精神压力的具体因素
(1)企业组织机构变化。如工作岗位变化、工作外包、业务迅速扩张或工作重组,涉及员工的晋升、降级或工作转换;
(2)工作任务不确定或难以掌控。如缺乏明确的任务、清晰的权利,工作不确定,工作有不安全感,限制员工自由表达意愿而造成的失落感;
(3)管理人员或同事造成的问题。如管理人员和员工交流不畅;不恰当或麻木不仁的管理;来自同事的敌对,性骚扰;以及由于不良的工作关系、欺凌或骚扰等造成的纠纷;
(4)对员工工作的过度苛求。工时过长且个人无法控制,缺少个人时间;责任过重,缺乏自主性等。
(5)工作条件差,身心压力大。如噪声过大,照明不足,工作空间狭窄,缺乏个人空间,极端的温度,存在化学危险,缺乏员工健康保护、存在工伤危险等。
(6)单调的工作,重复性、低技能的劳动。
(7)由于工资过低,员工为增加收入而加班过多、或计件定额过高,以及干得多、收入少等。
(8)公司文化引起的对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员工的歧视等。
3. “问题”员工未能得到及时帮助或治疗
据调查,患有抑郁症的员工中仅有三分之一的人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师、医生或寻求“雇员援助计划”的帮助。员工往往不愿承认自己有精神健康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危及到自己的就业机会或职业发展。这些员工在职场中常常受到歧视。他们的自主权受到限制,雇主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受到了威胁,提升受阻,并且在工作之外难以得到工友的支持。他们通常会尽量对工友和雇主隐瞒病情,不参加“雇员援助计划”,逃避有效的治疗方案。不愿接受治疗以及容易得到自杀的手段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
4.自杀率较高的职业
某些职业本身具有压力大的特点,例如,需要频繁地接触各种客户者,经常接触有伤害性或暴力事件的执法人员,进行重复劳动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民航空管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等。
与此同时,能够容易获得实施自杀的致命性手段(如枪支、致命药品、致命化学品、杀虫剂等)的员工,也使自杀变得容易。自杀率较高的职业有:医生、某些化学工作者和药剂师、律师、教师、法律顾问、秘书(他们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农民(易患抑郁症,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易于获得杀虫剂,难以得到急救服务等),以及某些警察(遭受心理创伤者)。另外,多项研究表明某些职业的女性从业者(如女医生、护士、军人)有较高的自杀率,部分原因是家庭与职业提升之间的矛盾。失业者和工作不稳定者的自杀率也较高。
预防职场员工自杀的主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为了保持劳动者精神健康,雇主和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精神健康问题导致的职场中的问题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因身体损害而导致的问题;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员工提供帮助,与为身体患有疾病的员工提供帮助同样重要。第二,雇主需要对有精神问题的员工予以特殊照顾,尤其是对那些需要特别关照和干预措施的高危人群。第三,雇主必须适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通过制定健康、安全措施和规划,工作场所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并抑制自杀行为。同时,雇主还必须建立起支持心理健康的文化。
1.雇主应及时消除和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
(1)消除和减轻过重的工作负担,减少加班,避免安排员工完成超过其个人能力的工作;
(2)减少低技能或重复枯燥的工作;
(3)消除命令式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改变在解决问题或做决策时不让工人参与的情况;
(4)改变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
(5)消除或减少由于组织和管理文化的原因所导致的敌意、偏袒或不必要的竞争;
(6)保持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安全意识;
(7)消除或减少骚扰和歧视;
(8)避免工作职责模糊不清,避免员工不清楚或错误理解自己应完成的工作;
(9)避免工作职责冲突。工作指令相互冲突会使员工感到不安和无所适从。
2.雇主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劳动者的精神健康
(1)创造融洽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个人的贡献和工作;
(2)通过开放的、有效的交流,缓解冲突和争议;
(3)制订和实施有效的精神健康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综合措施,如预防、干预和事后处理员工自杀的措施;
(4)采取公正有效的程序,解决待遇不平等问题;
(5)建立早期识别、减少工作压力和心理危害的程序;
(6)对被解雇或停职的人员提供辅导服务;
(7)通过定期评估精神健康措施、程序和计划来保证满足有关机构和员工的需求。
3.经理(管理人员)应及时识别想自杀的员工,并采取恰当的救助措施
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数周甚至数月,已经表现出了警示的信号。如无法与朋友或工友交流;称自己感到孤独;感到自己失败、无用、无望、失去自尊;烦躁、易怒或不满;失眠等。
如果员工有自杀倾向,经理(管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帮助他们。如表示接纳和关切;鼓励员工说出心里话;及时请职业健康或精神健康专家为其诊断和咨询;安排家庭成员、亲友或工友照看,避免其独处等。
4.发生员工自杀事故雇主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职场发生自杀后雇主应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以便减少对其他工友的不良影响。
(1)保证不破坏死亡现场,不干预官员、救援人员、警察等的工作;
(2)听取员工反映情况,保证有关情况能够公开和诚实地交流;
(3)向所有员工提供自杀事件的准确消息和各种危险因素;
(4)对于死者提供恰当的抚恤金;
(5)保证工友能够缓解悲伤情绪;
(6)识别有自杀危险的员工并对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实施援助计划或社区的精神健康服务;
(7)有关机构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和反省;
(8)利用相关信息改善职业健康和预防战略。
总之,防止职场自杀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