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品牌OTC被卖掉之后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2日,主营塑料的金石东方在停牌半年后,复牌归来被封在涨停板,之后接连三天表现强劲,开启跳空涨停模式,股价从32.63元直线拉升至43.43元。而这背后的推手是其从机械行业跨界至医药领域。
  9月2日,金石东方发布跨界重组方案公告,拟以21.6亿元的价格收购海南亚洲制药100%的股权。在复牌当日,其再发公告,金石东方及全资子公司成都金石拟以23.12元/股发行5322万股金石东方股份,并支付现金8.69亿元,合计作价20.99亿元全资收购海南亚洲制药。
  对于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亚洲制药也许并不知名,更谈不上熟悉,但其旗下的OTC品牌“快克”和“小快克”可谓家喻户晓。亚洲制药之于金石东方而言,只不过是一个跨界战略的实施,但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这又是一家OTC品牌企业被卖掉的故事”,留下一片唏嘘之声。
  近年来品牌OTC企业卖掉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情。2013年快消领域巨头利洁时收购OTC品牌药企桂龙药业,2014年,拜耳以36亿元的价格拿下了滇虹药业集团100%股权;今年7月底,华润三九以18.9亿元的价格将昆明圣火纳入了麾下。当每年都有一个品牌OTC企业被卖掉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禁会问,这群曾风光无限的品牌药企到底怎么了?
  产品单一
  其实,从亚洲制药财务报表来看,其营收尚可,相较于OTC药企而言盈利能力也还不错。根据金石东方出具的重组草案显示,亚洲制药2014年、2015年以及今年1~3月实现营收分别约为6.1亿元、6.29亿元和1.44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1亿元、0.96亿元和 929.89万元。
  把自己卖给华润三九的圣火药业盈利增长也颇为抢眼,其2014年度和2015年度分别实现营收4.2亿元和4.6亿元,利润则从6274万元增长到了1.01亿元。而桂龙药业和滇虹药业把自己卖掉的时候,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表现,抑或是品牌力,都远非要到不得已出售的地步。
  但当这些摆在一起,放置在整个OTC营销的大环境之后,不难发现,他们都在面临一个问题:一个品牌下产品线太过单一,无法形成发展支撑。


  亚洲制药的发展完全依赖快克和小快克两个产品,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其快克和小快克分别销售8057.96万元和2380.33万元,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6.02%和16.55%;桂龙则长期以来依靠的是单品在市场单打独斗,先是桂龙咳喘宁,后是慢严舒柠;而滇虹亦是如此,其主打皮康王和康王洗发水两个产品。
  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曾出现过一大批以主打广告迅速成名的OTC品牌,三精、三九、仁和、康王、快克、桂龙等均是如此,以狂轰乱炸的广告模式形成品牌,迅速夺取市场。但是随着产品老化、后续同类竞品增多,这些品牌OTC产品不可避免地遭受增长瓶颈,而企业的产品单一,缺乏新品的推动,整个企业的销售额便很难再有突破。
  其实,这些企业并非没看到这一问题,他们也曾想在已打造的品牌下做文章。在2010年,桂龙曾提出要上市5~6个新产品;滇虹也曾提出在康王品牌下,“以药品为中心、日化品和保健品为两翼”的发展战略;亚洲制药也想让自己的普药产品借助快克实现品牌销售提升。
  按照当时的规划,桂龙着力在母品牌框架下培养子品牌系列产品,前者主要是慢严舒柠品牌和桂龙品牌。在慢严舒柠品牌下拥有4个子品牌产品,分别是慢严舒柠清咽利喉颗粒、慢严舒柠好爽糖、慢严舒柠复方橄榄利咽片、慢严舒柠咽炎片。桂龙品牌下拥有桂龙咳喘宁胶囊和桂龙咳喘宁颗粒。
  而滇虹则以“滇虹康王”为品牌,在日化产品领域推出了包括洗发水、护肤品、牙膏等在内的26个产品;在药品方面,推出康王牌骨痛灵酊、口溃液等OTC产品;在保健品领域,其同样以康王为品牌推出红叶胶囊和加加宁口服液等多个产品。亚洲制药亦以快克和小快克为品牌,在感冒清热、胃肠消化、消热退热等多个领域推出蒲地蓝消炎片、小儿消食片、多潘立酮片、小儿退热贴等产品,甚至还有一些保健品产品。
  然而,推出的后续产品并未借到品牌的力量。桂龙和滇虹走的是大健康路线,打的是与药品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由于销售渠道和模式的截然不同,无法令其在药店终端形成品牌协同作用。而快克虽然推出的OTC产品,但并非以产品群的形式出现,而是散落在那些已有大品牌的领域当中,沦为候补。
  弱博弈
  在OTC产品营销上,曾经“哈药模式”备受推崇。哈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大卫视投放广告,然后通过商业公司分销,达到了迅速放量的效果,并且成功的塑造了三精葡萄糖酸钙、护彤、严迪等品牌OTC产品。但时过境迁,这一模式早已玩不转。
  另一方面,随着平价大卖场的崛起,连锁药店的做大,终端的强势地位浮出水面,在各类成本急剧上升的情况,依托其话语权,向上游工业企业寻求“利润”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工商博弈”之下,药企开始营销转型,各大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终端维护队伍,2009年,快克进行营销变革,组建起了一支超过500人的终端维护队伍。
  对于当前的零售终端而言,要想建立起一支能够覆盖到全国的终端维护团队,至少需要600人,人力成本过高,目并且市场费用投入比为1∶1,所有加起来一年的投入超过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终端维护队伍拉动销售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见效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对于滇虹、快克、桂龙这类年销售额不足10亿元的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在所有药店都有毛利考核的情况之下,品牌OTC产品作为毛利低下的产品,受到终端拦截成为了常态,建立一支五六百人的团队去维护一个产品,成为了一种颇为尴尬的选择。亚宝药业营销总监董权告诉E药经理人,对于大品种,如江中牌健胃消食片这类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产品,其有足够的能力带动一支终端维护队伍;但是对于销售额较低的产品,成本过高,并不适合,但是如果不去终端维护,又会遭受到终端拦截。   在诸多OTC营销人士看来,建立一支终端维护队伍,更适合有产品群的企业去做。太龙药业市场总监吴延兵表示,维护一个产品与维护一群产品成本相差无几,但是其效果并不相同。
  众所周知,品牌OTC产品对零售连锁而言,其利润贡献并不大,甚至会是亏损销售,所以药企通过建立终端维护队伍,令其免遭终端拦截。其实终端维护队伍真正的使命是让二线产品放量,或者令本企业的其它领域产品上量。
  但是,对滇虹和桂龙而言,其本身的产品较少,后续的产品又多为大健康产品,终端协同功能不足。以桂龙的慢严舒柠和咳喘宁两个产品为例,其后续开发的产品主要是这两个产品的其它剂型,虽然由于剂型的不同,对企业毛利贡献不同,但在销售中扮演的角色是稳定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同一个产品,只有一次选择机会。但假如是同一领域的产品群,对药店而言,除了品牌OTC产品外,还存在二线高毛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会增多,而店员也愿意推,对品牌颇为敏感的,直接可以获得品牌OTC产品,反之,则可以推荐二线产品,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量。
  太龙药业此前只有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合剂两个主打产品,但这两年开始对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先后推出儿童型双黄连、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等产品以丰富产品体系,从而提高高毛利产品的份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如亚洲制药这般,推出的不是同一品类产品,终端队伍除维护“快克”和“小快克”两大产品外,还可以增强其它领域产品的上量,通过维护高毛产品对其它品牌OTC进行终端拦截。但就亚洲制药而言,其之所以未做起来,是因为其后续产品的所处的市场领域一线品种都是销售过10亿元,而同一通用名的生产企业均有数十家之多,所以比拼的是谁家给的利润空间大,而非终端维护能力。
  突围
  在中国主打OTC的医药企业中,研发实力薄弱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受限于后续产品不足并非滇虹、桂龙、快克这三家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在整个OTC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这并非无解。
  通过并购实现产品丰富,这是一个不需赘言的方法。而这两年,被诸多品牌OTC产品所采用的突围方法是贴牌(以下简称“OEM”)代理。
  葵花药业作为老牌OTC品牌企业,其不仅手握“葵花”与“小葵花”两个主力品牌,而且其有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庞大的销售团队。因此,只要有产品进入其销售平台,一方面有品牌保障,又有高毛利空间;另一方面,在营销上,并不会增加太大的营销费用。
  对葵花药业而言,OEM贴牌无疑是在引入新产品、丰富产品线,而且这相对于去并购产品所要投入的成本要低很多。


  过去几年,OEM代理成为了葵花药业增长最快一个业务单元。2014年,葵花药业与20多个厂家达成合作,这些厂家负责生产150个品种,使用葵花的品牌,由生产厂家定出厂价代理给葵花药业,后者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负责全国总代理销售。据了解,2015年,葵花药业OEM代理产品新增100余个。2014年的数据显示,葵花药业OEM贴牌总代理销售达到3.42亿元,同比增速300%。
  而仁和药业从2012年开始试水OEM,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起势。2015年,贴牌产品为仁和药业贡献了40%的营收,增速则超过了30%。华泰证券研究员杨烨辉认为,2017年,仁和药业的OEM业务要达到50%的营收贡献,成为媲美公司自营产品的另一重要利润贡献业务。
  仁和药业这两年在OEM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打法。在去年1月,其旗下公司和力药业联合200多家药企共同倡议打造“和力物联网”平台,并在当时与5家药企草签了战略联盟意向合作协议。在传统的OEM运作方式中,各贴牌产品生产商独自进行原料、辅料、包材以及相关药品采购,而和力药业所要采用的模式是通过成立“和力物联网”,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供、产关系,打造全国原、辅、包材及药品供应商B2B平台,实现集中采购,对上游采购形成议价合力优势,降低成本。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和力物联对接制造商、原料生产商降低成本,通过OEM贴仁和牌,不断扩大产品群。
  其实,贴牌生产并非什么新鲜事物,也没有技术难度。但其关键点在于,企业本身的品牌力是否强大;另外当产品进入品牌OTC企业之后,是否有能力进行销售,迅速放量。当然,OEM业务也存在风险,贴牌生产的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公司品牌价值会造成极大伤害。因此,需要企业在贴牌销售代理协议中对产品质量有切实的质量把控。
  对于大多数老牌OTC品牌企业来说,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当前很多零售连锁及药企都已经不再使用“工商博弈”这一名词,但是现实情况是终端拦截、向上游要利润的情况依然存在,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布局,不仅要有毛利低的品牌OTC产品,还需要高毛利的产品让零售连锁有利可图,如此才会达成工商合作。而OEM代理模式,则不失为为如快克、桂龙这类有品牌却产品单一企业丰富产品线的好方法。
其他文献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最近有点烦。  先是好不容易将药品断供危机处理妥善。9月初,药厂药品检测发现有114批次的“溴吡斯的明片”溶出度异常,故决定召回相应问题批次产品,却未曾想到,一次本着负责任态度的正常召回,竟导致该药全国断供。好在及时将储备产品发放到市场,才免去一场更大范围的患者恐慌。  而接下来马上面临着的,则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考。根据首批需要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289目录”,中西三维制药所
期刊
药企与零售大连锁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提升销量?  这两年,汤臣倍健“扫码”、哈药集团“码上有”等事件在行业中的持续发酵,由于遭到连锁药店的联合抵制,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极度紧张。其体现的问题是,连锁药店认为,工业企业的行为意图从终端手中获取客户信息,意图掌控终端。在这个零售终端强势的当下,与终端为敌,就意味着自断“钱”程。  “这中间发生的冲突太多,从来没有断过。”康美药业OTC事业部总经理李从选向E药
期刊
刘春光说2016年端午节放假的三天时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借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契机,成立一个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思考结果是这件事情可以干。  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个背景是,2016年5月26日,也就是端午节放假前一天,CFDA发布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有关事项的公告,再次明确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推进时间表及程序。这
期刊
9月底,一则一致性评价品种转让的广告在一家医药媒体上张贴出来。广告的内容显示,该品种为辛伐他汀,参比制剂为美国默沙东10mg的舒降之,目前的进度为四条体外溶出曲线已经做出且结果一致,现在正寻求买家。  但是,截至目前,前来咨询的公司只有两家,转出方公司的老板余路(化名)派手下员工四处找寻买家的努力也还没有结果。  辛伐他汀是以洛伐他汀为原料半合成的HMG-C0A还原酶抑制剂,由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原
期刊
药厂自办药店的传统,历来有之。北京同仁堂、河南张仲景、安徽丰原、武汉马应龙,还有康美、康缘、神威、佐今明等,无论是全国制药百强工业抑或是区域龙头药企,都试图通过开办自属连锁药店实现产业联动,并由此一度万马齐喑。  虽然,这股风在近些年慢慢弱了下去,但最近,敏感的行业人士似乎又嗅到了制药工业抢占终端高地之风,有了重新刮起的迹象。  9月6日,甘肃众友健康获得由天士力资本发起、泰康人寿领投的大健康产业
期刊
罗氏制药与商业保险合作的各类防癌险,是目前制药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一个样本,E药经理人在采访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会提到这一案例。  罗氏制药参与设计防癌险,首先胜在商业逻辑清晰。  中国乃至亚洲的肿瘤患病人群巨大。目前,全世界60%的癌症患者在亚洲地区,且花费了全球癌症治疗费用的50%。到2030年,亚洲的癌症患者人数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40%。尤其是中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中国被诊断患有
期刊
3年前,负责葵花药业山东市场销售的田凤喜对E药经理人说:“想进入济宁区市场的品牌药企如果不和广联合作,就基本打不开市场。”而外界流传的说法是,“在济宁,广联说你是品牌,你才是品牌。”  3年后,先是哈药“码上有”APP在多地受到零售连锁企业抵制,后又有某中型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将石药、步长、颈复康等12家知名药企列入“厂家黑名单”,接连发生“工商交恶”事件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工商博弈”这一遗忘已久
期刊
网上药店医保支付,网上药店卖处方药,这两件事情你会认为是天方夜谭吗?  3月上海市拟开展网上药店医保支付试点工作,上海医药子公司华氏大药房旗下药品零售网与复星医药子公司复美大药房的导药网入选为首批试点企业。毫无疑问,这是医药电商发展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跃。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并且是在上海。  事实上,去年9月另一个直辖市天津已经悄然启动一项叫做“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用药服务”项目。由市人力社保局
期刊
连续12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发表一等奖总数“桂冠”;2014年、2015年,分别荣获中国品牌榜生物医药板块品牌强度和品牌价值第一,企业品牌成为中国医药最强品牌;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位,连续7年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三甲;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江苏省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扬子江一路走来的辉煌,也见证着扬子江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越来越近的步伐
期刊
本期《E药经理人》,我的同事们为读者讲述的商业故事中有两个颇耐人寻味。一个是滇虹药业,一个月前,这家享誉皮肤科用药领域的公司把全部股权作价36亿元悉数卖给了德国拜耳。另一个是海翔药业,作为昔日与海正、华海并称浙江台州特色原料药三杰的上市公司,停牌已5个月之久,等待它的结局极有可能是被另外一家公司重组。  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家族企业,而且某种程度上,公司内部皆存在代际传承的危机。从本刊调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