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
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
二、课题界定
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
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3.教学实践:把启导式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其合理性及改进并发展其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1.探究软件中的使用规律,培养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2.通过探索形成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为学校整体课堂改革提供经验和成果。
3.通过研究,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需求。
2.对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学习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探讨,从而提炼、形成基本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理解研究基础。
2.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举办讲座。
3.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合理可行的学习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实践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去实验、总结。
五、课题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因材施教教育理论。
3.启导教学理念:“启而得法,导而弗牵。”
六、研究措施
1.学校信息技术教師参加研究。
2.保证需要的一切经费和时间。
3.保障课题组成员稳定性。
七、研究对象和周期
研究对象:三年级二班,三年级六班。
研究周期: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
八、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前期阶段(2013年1月~2月):组建课题组,确定内容、方法、步骤,制订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调查、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形成文字材料。
3.提炼、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余世毅。
成员:潘勇。
十、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方案一份。
2.教师启学案若干。
3.课堂及活动实录若干。
4.结题报告一份。
·编辑 杨兆东
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
二、课题界定
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
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3.教学实践:把启导式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其合理性及改进并发展其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1.探究软件中的使用规律,培养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2.通过探索形成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为学校整体课堂改革提供经验和成果。
3.通过研究,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需求。
2.对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学习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探讨,从而提炼、形成基本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理解研究基础。
2.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举办讲座。
3.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合理可行的学习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实践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去实验、总结。
五、课题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因材施教教育理论。
3.启导教学理念:“启而得法,导而弗牵。”
六、研究措施
1.学校信息技术教師参加研究。
2.保证需要的一切经费和时间。
3.保障课题组成员稳定性。
七、研究对象和周期
研究对象:三年级二班,三年级六班。
研究周期: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
八、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前期阶段(2013年1月~2月):组建课题组,确定内容、方法、步骤,制订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调查、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形成文字材料。
3.提炼、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余世毅。
成员:潘勇。
十、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方案一份。
2.教师启学案若干。
3.课堂及活动实录若干。
4.结题报告一份。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