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较为通用的教学手段,如果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令学生按照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会提升实验教学的作用。并且,在探究实验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化情境,将学生逐步带入实验,同时需要做好课堂分工,保证探究实验有序进行,这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实验;高中化学教学
引言:
目前,自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需要强化学生在各项课程中的探究能力,令其能够自主地深层学习。因此,在化学课程中,如果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需要积极响应课改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学习,这会培养探究能力,同时能够逐渐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这就起到很好的促学作用。
1.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能够增强课程理解
在通常情况下,化学课程会更多地讲解理论化知识,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虽然可以教授教材中的内容,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性,不利于深刻理解,导致有些学生会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学习。因此,这就需要施展探究实验,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强课程理解,从而能够提升学习效果。
1.2能够充实课堂内容
探究实验与传统化学课程相比,探究学习的内容更多,层次更为丰富,这会充实课堂内容,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依赖学生自身的力量,这会促使自主学习,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
2.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做好课堂分工,推进探究实验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組,这就需要做好分组的工作,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化学实验中,令每名学生在组内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做好组内的分工,促使探究实验有效进行。
例如,在分组的时候,需要教师做好提前的策划工作,根据班内班干部的数量,将表现优秀的班干部分别任命为各个小组的组长,用于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实验探讨,并且可以随时管理小组的课堂纪律,保证探讨有序进行。对于各个小组,需要在组内做好分工,假设A小组共有四名学生,甲同学需要记录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和最终结论,乙同学作为组长,需要代表小组发言,管理小组其他成员,丙同学和乙同学需要按照实验要求,逐步地开展化学实验。另外,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地对每组学生的实验成果予以评价,令其增强继续探究的自信心。
因此,通过合理的分工,会令探究实验变得井然有序,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实验,又有利于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意识。
2.2营造生活化情境,开展探究实验
生活中离不开化学的存在,如能源发电、资源研究等,化学课程中也离不开生活的存在,如有机化合物,这就能够在教学课程的时候,营造生活化情境,用于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这会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学生对乙醇进行探究,了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而在真实生活中,乙醇存在于各种酒类制品,这就能够创设生活化情境,逐步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首先,会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多首关于酒的诗句,让学生思考这些诗句的来源,再展示我国较为著名的酒类品牌的图片,如茅台、泸州老窖等,让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片,思考彼此的共同点,随后可以说:“其实,两者都是酒的代表,你们知道酒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吗?”,相信多数学生都会说:“是乙醇!”,随即展开化学实验。
然后,教师会在实验台上放置无水乙醇试剂,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凭借嗅觉和视觉,探讨乙醇的物理性质,再对学生说:“请问乙醇能萃取水中的溴吗?怎么检验酒精中是否掺水呢?”,令各个小组进行探讨。随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城下乙醇的分子式C2H6O,要求每个小组运用手中的小球和短棍,搭建出乙醇的结构模型,用黑球代表C,用白球代表H,用红球代表O,并且以此延伸出新的问题,如“水和煤油的结构式是什么?”、“钠和煤油可以发生反应吗?”、“CH容易断裂吗?”等,令各个小组通过探讨,确定最有可能的乙醇结构式。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乙醇和钠反应的过程,要求各组根据动画内容,探讨乙醇断键的方式,归纳化学方程式,即“CH3CH3OH+Na”,再要求学生分别写出与K、Ca的反应式,通过对比与钠的反应,探讨“乙醇中的OH键和水中的OH键谁更容易断裂?”。
最后,在课堂中,要求每组学生在小试管中加入3ml的无水乙醇,将灼烧红热的铜丝放入试管中,观察会发生的现象,随后探讨“铜丝会起到什么作用?”、“乙醇是被还原还是氧化?”、“为什么液体会变红?”,这会了解乙醇的氧化性。
由此可见,经过融入生活化情境,会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并且通过各项化学实验,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实验是具有较高实效性的活动,需要广泛用于化学课程教学,既会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又会充实整个化学课堂内容,这就能够有效地教学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慧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57-58.
[2]周喜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读写算,2020(33):130-131.
[3]郭凤嫦.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2):62-63.
关键词:探究实验;高中化学教学
引言:
目前,自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需要强化学生在各项课程中的探究能力,令其能够自主地深层学习。因此,在化学课程中,如果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需要积极响应课改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学习,这会培养探究能力,同时能够逐渐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这就起到很好的促学作用。
1.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能够增强课程理解
在通常情况下,化学课程会更多地讲解理论化知识,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虽然可以教授教材中的内容,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性,不利于深刻理解,导致有些学生会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学习。因此,这就需要施展探究实验,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强课程理解,从而能够提升学习效果。
1.2能够充实课堂内容
探究实验与传统化学课程相比,探究学习的内容更多,层次更为丰富,这会充实课堂内容,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依赖学生自身的力量,这会促使自主学习,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质的学习习惯。
2.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做好课堂分工,推进探究实验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組,这就需要做好分组的工作,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化学实验中,令每名学生在组内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做好组内的分工,促使探究实验有效进行。
例如,在分组的时候,需要教师做好提前的策划工作,根据班内班干部的数量,将表现优秀的班干部分别任命为各个小组的组长,用于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实验探讨,并且可以随时管理小组的课堂纪律,保证探讨有序进行。对于各个小组,需要在组内做好分工,假设A小组共有四名学生,甲同学需要记录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和最终结论,乙同学作为组长,需要代表小组发言,管理小组其他成员,丙同学和乙同学需要按照实验要求,逐步地开展化学实验。另外,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地对每组学生的实验成果予以评价,令其增强继续探究的自信心。
因此,通过合理的分工,会令探究实验变得井然有序,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实验,又有利于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意识。
2.2营造生活化情境,开展探究实验
生活中离不开化学的存在,如能源发电、资源研究等,化学课程中也离不开生活的存在,如有机化合物,这就能够在教学课程的时候,营造生活化情境,用于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这会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要求学生对乙醇进行探究,了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而在真实生活中,乙醇存在于各种酒类制品,这就能够创设生活化情境,逐步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首先,会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多首关于酒的诗句,让学生思考这些诗句的来源,再展示我国较为著名的酒类品牌的图片,如茅台、泸州老窖等,让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片,思考彼此的共同点,随后可以说:“其实,两者都是酒的代表,你们知道酒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吗?”,相信多数学生都会说:“是乙醇!”,随即展开化学实验。
然后,教师会在实验台上放置无水乙醇试剂,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凭借嗅觉和视觉,探讨乙醇的物理性质,再对学生说:“请问乙醇能萃取水中的溴吗?怎么检验酒精中是否掺水呢?”,令各个小组进行探讨。随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城下乙醇的分子式C2H6O,要求每个小组运用手中的小球和短棍,搭建出乙醇的结构模型,用黑球代表C,用白球代表H,用红球代表O,并且以此延伸出新的问题,如“水和煤油的结构式是什么?”、“钠和煤油可以发生反应吗?”、“CH容易断裂吗?”等,令各个小组通过探讨,确定最有可能的乙醇结构式。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乙醇和钠反应的过程,要求各组根据动画内容,探讨乙醇断键的方式,归纳化学方程式,即“CH3CH3OH+Na”,再要求学生分别写出与K、Ca的反应式,通过对比与钠的反应,探讨“乙醇中的OH键和水中的OH键谁更容易断裂?”。
最后,在课堂中,要求每组学生在小试管中加入3ml的无水乙醇,将灼烧红热的铜丝放入试管中,观察会发生的现象,随后探讨“铜丝会起到什么作用?”、“乙醇是被还原还是氧化?”、“为什么液体会变红?”,这会了解乙醇的氧化性。
由此可见,经过融入生活化情境,会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并且通过各项化学实验,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实验是具有较高实效性的活动,需要广泛用于化学课程教学,既会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又会充实整个化学课堂内容,这就能够有效地教学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慧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57-58.
[2]周喜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读写算,2020(33):130-131.
[3]郭凤嫦.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