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流动家庭在与城市新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并试图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进行介入,从而促使流动家庭亲子关系改善。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家庭;亲子关系
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格局逐渐被打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家庭的原始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制度与现有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各类问题的产生,其中亲子关系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关注流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并试图通过社工的介入,使流动家庭亲子关系得以缓和。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简称生态系统理论,它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最早是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它把我们生活的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进行社会工作干预的时候,要从案主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出发,即“人在情景在中”,重视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通过案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考量工作的实施的成果。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的互动能力,人与环境的互动也是相互的,个人应该有能力调适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人问题产生的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的结果。[1]
二、案例介绍
(一)个案缘由
笔者利用在昆明市C社区实习的机会,与社区的居民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在一次家访活动中一位妈妈向我表示他们家的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尤其紧张,需要社工的帮助。
(二)个案情况
案主小宇,10岁,男,是一名4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原来一直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负责小宇的生活起居。去年六月份小宇被父母从河南信阳老家接到C社区上学。小宇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由于和父母长期异地生活,亲子感情基础薄弱。最近小宇的学校的老师把小宇妈妈叫到学校,说小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不参加集体活动,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厌学情绪高涨。父亲知道后,狠狠的打了小宇一顿,并罚小宇不准吃饭,导致小宇差点离家出走,亲子矛盾尖锐。
三、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问题的表现
第一,在亲子关系方面。小宇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缺少感情交流,感情基础薄弱;在加上父亲喜欢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导致父子俩亲子关系紧张。在被父亲教育过后,有离家出走的行为。
第二,行为偏差方面。小宇在学校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下降。小宇性格比较内向,在新学校有很多的不适应,当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他选择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问题的成因
(1)个人方面。案主性格比较内向,在新的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自卑心理,在与案主的交流中,笔者了解案主在老家挺活泼开朗的,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父母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都不高,案主也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各方面的原因产生自卑心理。当同学无意间的挑衅和嘲笑,案主选择用暴力的方式去“制服”他们。
(2)家庭方面。由于案主的父母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都不高,导致了父母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父亲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里充满了紧张的氛围,不仅是案主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与母亲之间经常的吵架加剧了案主对父亲的反感。父亲用专制的教育方法,加强了案主的逆反心理,让案主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没有安全感。案主居住在城中村的破旧小区里,生活条件不足,卫生环境很差,这些都对案主的身心健康產生重要影响。
(3)学校方面,从案主入学以来,学校老师没有注意到案主的细微变化,仅仅重视案主的学习成绩,心理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犯错以后,老师一味的批评教育。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案主的厌学情绪高涨,逆反的心理加剧,从而增加了偏差行为的发生的频率。
(4)社区方面,案主生活的社区,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各种人群参差不齐,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社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儿童放学后没有玩耍的场地,经常徘徊在游戏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
(三)小宇家庭生态系统图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和环境互动的结果,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清楚案主所处的各个环境系统,以及与各个环境系统的关系,据此绘制生态系统图,如图1。
四、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的社工介入
(一)微观系统
(1)培养案主自信心,树立正确价值观。社工以案主擅长的手工制作为切入点,与案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后一起制定了的服务目标和工作计划。社工通过每周两次,为期三个月的个案服务,并以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并培养了案主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了案主的兴趣爱好,增强了案主的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2)沙盘游戏。社会工作者与小宇约定每周进行两次的沙盘游戏,小宇在沙盘游戏中可以摆出自己想要各种情景,并且讲述自己摆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当时的心理过程是怎么样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交谈,倾听,找出案主潜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案主通过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压力的宣泄和心情的放松,更是一种心路历程的体验。
(二)中观系统
家庭和学校是案主主要的中观系统。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教养方式都会对案主行为产生影响。社工在介入之前与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刻的谈话,让家庭成员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社工及时链接资源,制定计划,为案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社工的建议下,案主的父母来到社区的心理咨询室,调解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得知案主妈妈急需一份工作,而且案主妈妈对小儿推拿很感兴趣,随后社工联系了社区小儿推拿的机构,同意案主的妈妈以实习的身份进入机构学习。案主家庭增加了一份额外收入后,极大的改善了生活的质量,家庭关系也舒缓了很多。社区的工作的工作人员及时组织家庭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讲座,让父母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以身作则,改变传统的“棍棒下面出孝子”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庭式的集体活动,增加父母与案主互动频率。
学校方面,社工主动联系学校,与学校老师和相关领导交流意见。根据案主的问题,学校进行了“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主题班会和“智慧在手指间”的手工作品展。案主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心理历程和作品展示,不仅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而且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老师在案主的启发下,以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不仅关注学习,更加重视价值引领。
(三)宏观系统
社区工作者在与居委会协调后,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学习、娱乐环境,建立了儿童阅览室、儿童活动厅等,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儿童活动项目。社区通过新闻和报纸的报道,倡导更多的人们关注流动家庭的生活状态,关注流动儿童群体,并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小结与讨论
在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案主变化非常明显。案主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案主开始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家庭成员态度的积极转变,使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由于资源的有限,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细节处理的不到位,但总体来说,这次社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干预流动家庭亲子关系的实践是成功的。
在运用生态系统理实务干预过程中,一方面,社工在充分发挥各个系统作用的同时,要注重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系统本身工作内容的不同,这就要求社工要注意本身角色的变化,及时调适。
参考文献:
[1]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华南农业大学.江海学刊,2013,5.
[2]陈阳.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分析.沈阳工程学院.文教资料,2017,2.
[3]张曼.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中的应用.中山大学中大社工服务中心研发部.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8.
作者简介:王永生(1994—),男,汉族,山东临沂人。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家庭;亲子关系
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格局逐渐被打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家庭的原始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制度与现有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各类问题的产生,其中亲子关系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关注流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并试图通过社工的介入,使流动家庭亲子关系得以缓和。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简称生态系统理论,它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最早是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它把我们生活的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在进行社会工作干预的时候,要从案主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出发,即“人在情景在中”,重视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通过案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考量工作的实施的成果。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的互动能力,人与环境的互动也是相互的,个人应该有能力调适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人问题产生的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的结果。[1]
二、案例介绍
(一)个案缘由
笔者利用在昆明市C社区实习的机会,与社区的居民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在一次家访活动中一位妈妈向我表示他们家的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尤其紧张,需要社工的帮助。
(二)个案情况
案主小宇,10岁,男,是一名4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原来一直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负责小宇的生活起居。去年六月份小宇被父母从河南信阳老家接到C社区上学。小宇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由于和父母长期异地生活,亲子感情基础薄弱。最近小宇的学校的老师把小宇妈妈叫到学校,说小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不参加集体活动,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厌学情绪高涨。父亲知道后,狠狠的打了小宇一顿,并罚小宇不准吃饭,导致小宇差点离家出走,亲子矛盾尖锐。
三、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问题的表现
第一,在亲子关系方面。小宇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缺少感情交流,感情基础薄弱;在加上父亲喜欢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导致父子俩亲子关系紧张。在被父亲教育过后,有离家出走的行为。
第二,行为偏差方面。小宇在学校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下降。小宇性格比较内向,在新学校有很多的不适应,当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他选择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问题的成因
(1)个人方面。案主性格比较内向,在新的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自卑心理,在与案主的交流中,笔者了解案主在老家挺活泼开朗的,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父母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都不高,案主也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各方面的原因产生自卑心理。当同学无意间的挑衅和嘲笑,案主选择用暴力的方式去“制服”他们。
(2)家庭方面。由于案主的父母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都不高,导致了父母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父亲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里充满了紧张的氛围,不仅是案主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与母亲之间经常的吵架加剧了案主对父亲的反感。父亲用专制的教育方法,加强了案主的逆反心理,让案主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没有安全感。案主居住在城中村的破旧小区里,生活条件不足,卫生环境很差,这些都对案主的身心健康產生重要影响。
(3)学校方面,从案主入学以来,学校老师没有注意到案主的细微变化,仅仅重视案主的学习成绩,心理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犯错以后,老师一味的批评教育。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案主的厌学情绪高涨,逆反的心理加剧,从而增加了偏差行为的发生的频率。
(4)社区方面,案主生活的社区,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各种人群参差不齐,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社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儿童放学后没有玩耍的场地,经常徘徊在游戏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
(三)小宇家庭生态系统图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和环境互动的结果,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清楚案主所处的各个环境系统,以及与各个环境系统的关系,据此绘制生态系统图,如图1。
四、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的社工介入
(一)微观系统
(1)培养案主自信心,树立正确价值观。社工以案主擅长的手工制作为切入点,与案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后一起制定了的服务目标和工作计划。社工通过每周两次,为期三个月的个案服务,并以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并培养了案主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了案主的兴趣爱好,增强了案主的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2)沙盘游戏。社会工作者与小宇约定每周进行两次的沙盘游戏,小宇在沙盘游戏中可以摆出自己想要各种情景,并且讲述自己摆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当时的心理过程是怎么样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交谈,倾听,找出案主潜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案主通过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压力的宣泄和心情的放松,更是一种心路历程的体验。
(二)中观系统
家庭和学校是案主主要的中观系统。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教养方式都会对案主行为产生影响。社工在介入之前与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刻的谈话,让家庭成员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社工及时链接资源,制定计划,为案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社工的建议下,案主的父母来到社区的心理咨询室,调解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得知案主妈妈急需一份工作,而且案主妈妈对小儿推拿很感兴趣,随后社工联系了社区小儿推拿的机构,同意案主的妈妈以实习的身份进入机构学习。案主家庭增加了一份额外收入后,极大的改善了生活的质量,家庭关系也舒缓了很多。社区的工作的工作人员及时组织家庭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讲座,让父母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以身作则,改变传统的“棍棒下面出孝子”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庭式的集体活动,增加父母与案主互动频率。
学校方面,社工主动联系学校,与学校老师和相关领导交流意见。根据案主的问题,学校进行了“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主题班会和“智慧在手指间”的手工作品展。案主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心理历程和作品展示,不仅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而且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老师在案主的启发下,以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不仅关注学习,更加重视价值引领。
(三)宏观系统
社区工作者在与居委会协调后,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学习、娱乐环境,建立了儿童阅览室、儿童活动厅等,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儿童活动项目。社区通过新闻和报纸的报道,倡导更多的人们关注流动家庭的生活状态,关注流动儿童群体,并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小结与讨论
在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案主变化非常明显。案主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案主开始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家庭成员态度的积极转变,使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由于资源的有限,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细节处理的不到位,但总体来说,这次社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干预流动家庭亲子关系的实践是成功的。
在运用生态系统理实务干预过程中,一方面,社工在充分发挥各个系统作用的同时,要注重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系统本身工作内容的不同,这就要求社工要注意本身角色的变化,及时调适。
参考文献:
[1]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华南农业大学.江海学刊,2013,5.
[2]陈阳.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分析.沈阳工程学院.文教资料,2017,2.
[3]张曼.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中的应用.中山大学中大社工服务中心研发部.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8.
作者简介:王永生(1994—),男,汉族,山东临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