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越来越多的待产妇和产妇家属开始关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产科护理中发生风险的概率、进行正确的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提高,产科作为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也时常发生医疗纠纷。产科患者和家属在不太了解产科护理的情况下,对产科护理人员意见颇多,而产科护理又有着琐碎性和复杂性,所以加强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现状
在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具有风险的可能性叫做护理风险,如: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后突发伤残或死亡,护理风险具有难以预估性、复杂性、突发性。要加强风险管理,就要提高风险预估能力,提高处理风险能力和善后能力,尽量做到用最简单的方法保护产妇的安全。而产科作为高危科室风险管理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接下来我们就将对产科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二、产生风险的因素
1孕妇和产妇因素
产妇待产和生产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多越多,期待值不断增高,但自身的护理知识贫乏,用陈旧的观念对护士的护理质疑,产妇和护士观念有冲突,护理工作难以进行,就会产生风险。
2家属因素
家属由于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过分紧张,时常对护理工作指指点点,导致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繁多,任务重,既要满足产妇要求,还要应对孕妇家属和护理新生儿,致使护士经常性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工作,热情丧失,产科護理工作风险增加。
3新生儿因素
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并不缺少营养,但是血管条件却并不理想,发育不完全。在给新生儿静脉注射时难以操作,即使有着十几年护理经验的护士也不可能保证百发百中,但产妇及家属并不理解,对护理人员产生意见,不配合护理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
4医院制度因素
医院对孕产妇的制度要求不够明确,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再加上护士的疏忽和监督不足。孕产妇经常私自外出,吃不应该吃的食物,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导致大出血,或造成羊水破裂、脐带脱落下垂,对自身和腹中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增加产科护理风险。
5护士因素
首先,护士人数少,不足以满足产科需求,过度繁忙的工作使护理水平下降,风险增大。其次,护士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新上任的护士缺乏护理经验,时常出现失误,造成产妇和家属的不满。最后,医院对护士的管理考核不够严格,一些护士对工作不用心,敷衍了事,将过多的工作造成的压力释放在孕妇和新生儿身上,引起纠纷。
三、加强风险管理
1.提高风险意识
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可以对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的产科事故进行分析和探讨,将其结果的严重性告知护理人员,提高警惕性,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其化解风险的能力。
2.制定风险处理体系
开会研究针对医疗纠纷的解决办法,根据现有的医疗纠纷案例研究出一套适合本医院的处理流程。对产科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工作内容的分配细致有序,保证每个护理人员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工作,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3.提高护理水平
定期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可以增强其专业水平,增强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护理效果会明显提高。考核可以使护士保持工作的紧张感和警惕性,在这样一个高位科室保持时刻紧张的工作状态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罚,保证护士在护理中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医患纠纷,降低产科护理风险。
4.产科信息网络化管理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医院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产妇和新生儿信息记录在网络中,可以准确及时的进行信息调动,也能减少手写记录中的失误,也可以在产生问题时作为永久的证据。
5.护士细心护理
细心观察每一个孕妇的状况,减少流产现象的发生,时刻准备生产;细心观察每一个产妇的状况,保证生产过程中没有纱布遗留,没有感染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让孕妇的产后安全有一个保障;细心观察新生儿,减少新生儿窒息的现象,避免新生儿坠床和其他状况的发生,在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过程中避免新生儿呛咳窒息。给每一个新生儿单独的手腕带,对产科出入严加管理,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在值班过程中认真坚守,出现问题及时赶到;在交接班过程中,认真交接,细心交代;在抢救过程中,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在每一个过程细心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风险。
6.严格用药
结合孕产妇的个体差异,使用药具有针对性,在剂量和搭配上严格把关,在操作流程上严格遵守,避免出现用药错误、剂量错误的问题。避免出现过敏或休克等现象。将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分类,方便使用,避免用混,为产妇的生命安全负责。
结束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优生优育”是所有人的希望,所以产科护理水平的提高也逐渐提上日程。对产科护理人员来说,减少分娩中的危险,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水平让产妇和家属满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借鉴优秀国家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探索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覃廷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6):1695-1696.
[2]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77-178.
[3]翟剑英.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03-204.
[4]王俊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11,9(33): 3082-3083.
[5]王祥会.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54.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提高,产科作为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也时常发生医疗纠纷。产科患者和家属在不太了解产科护理的情况下,对产科护理人员意见颇多,而产科护理又有着琐碎性和复杂性,所以加强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现状
在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具有风险的可能性叫做护理风险,如: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后突发伤残或死亡,护理风险具有难以预估性、复杂性、突发性。要加强风险管理,就要提高风险预估能力,提高处理风险能力和善后能力,尽量做到用最简单的方法保护产妇的安全。而产科作为高危科室风险管理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接下来我们就将对产科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二、产生风险的因素
1孕妇和产妇因素
产妇待产和生产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多越多,期待值不断增高,但自身的护理知识贫乏,用陈旧的观念对护士的护理质疑,产妇和护士观念有冲突,护理工作难以进行,就会产生风险。
2家属因素
家属由于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过分紧张,时常对护理工作指指点点,导致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繁多,任务重,既要满足产妇要求,还要应对孕妇家属和护理新生儿,致使护士经常性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工作,热情丧失,产科護理工作风险增加。
3新生儿因素
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并不缺少营养,但是血管条件却并不理想,发育不完全。在给新生儿静脉注射时难以操作,即使有着十几年护理经验的护士也不可能保证百发百中,但产妇及家属并不理解,对护理人员产生意见,不配合护理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
4医院制度因素
医院对孕产妇的制度要求不够明确,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再加上护士的疏忽和监督不足。孕产妇经常私自外出,吃不应该吃的食物,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导致大出血,或造成羊水破裂、脐带脱落下垂,对自身和腹中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增加产科护理风险。
5护士因素
首先,护士人数少,不足以满足产科需求,过度繁忙的工作使护理水平下降,风险增大。其次,护士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新上任的护士缺乏护理经验,时常出现失误,造成产妇和家属的不满。最后,医院对护士的管理考核不够严格,一些护士对工作不用心,敷衍了事,将过多的工作造成的压力释放在孕妇和新生儿身上,引起纠纷。
三、加强风险管理
1.提高风险意识
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可以对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的产科事故进行分析和探讨,将其结果的严重性告知护理人员,提高警惕性,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其化解风险的能力。
2.制定风险处理体系
开会研究针对医疗纠纷的解决办法,根据现有的医疗纠纷案例研究出一套适合本医院的处理流程。对产科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工作内容的分配细致有序,保证每个护理人员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工作,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3.提高护理水平
定期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可以增强其专业水平,增强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护理效果会明显提高。考核可以使护士保持工作的紧张感和警惕性,在这样一个高位科室保持时刻紧张的工作状态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罚,保证护士在护理中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医患纠纷,降低产科护理风险。
4.产科信息网络化管理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医院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产妇和新生儿信息记录在网络中,可以准确及时的进行信息调动,也能减少手写记录中的失误,也可以在产生问题时作为永久的证据。
5.护士细心护理
细心观察每一个孕妇的状况,减少流产现象的发生,时刻准备生产;细心观察每一个产妇的状况,保证生产过程中没有纱布遗留,没有感染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让孕妇的产后安全有一个保障;细心观察新生儿,减少新生儿窒息的现象,避免新生儿坠床和其他状况的发生,在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过程中避免新生儿呛咳窒息。给每一个新生儿单独的手腕带,对产科出入严加管理,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在值班过程中认真坚守,出现问题及时赶到;在交接班过程中,认真交接,细心交代;在抢救过程中,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在每一个过程细心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风险。
6.严格用药
结合孕产妇的个体差异,使用药具有针对性,在剂量和搭配上严格把关,在操作流程上严格遵守,避免出现用药错误、剂量错误的问题。避免出现过敏或休克等现象。将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分类,方便使用,避免用混,为产妇的生命安全负责。
结束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优生优育”是所有人的希望,所以产科护理水平的提高也逐渐提上日程。对产科护理人员来说,减少分娩中的危险,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水平让产妇和家属满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借鉴优秀国家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探索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覃廷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6):1695-1696.
[2]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77-178.
[3]翟剑英.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03-204.
[4]王俊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11,9(33): 3082-3083.
[5]王祥会.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