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手操作是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数学学习领域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数学思维更是建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拓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得出了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结论。当学生提出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时,我提问:“这能证明什么?”学生答:“能证明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我又问:“这只能证明对边相等。那要怎样折才能一眼看出四条边相等?”于是,学生又开始进行卓有兴趣地动手折纸。经过交流,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第一次对角线对折、再沿此线的高第二次对折就会发现四条边完全重合。可是这一环节并没有完,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他们又提出不少不同的折法:“先沿对角线1对折说明上边长=左边长?右边长=下边长,再沿对角线2对折说明上边长=右边长,所以四条边都相等。”“先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说明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1对折,说明左右边分别等于上下边,所以四条边也相等。”“更简单,只要上下对折,再沿对角线对折。”……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然后又饶有兴趣地动手实践、讨论、验证。尽管其中有些折法并不能严密地证明四条边相等的结论,但是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既发展了思维,又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动手操作,提高表达能力
《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交流技能指的就是听、说、读、写及描述。其中描述是有效数学交流的核心。同样学生的描述也建立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如在教学“分桃子”时,我鼓励学生在用圆片代替桃子分成2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寻找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种分法。接着提问:“如果你是猴乐乐或猴贝贝,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启发学生动手比较各种分法。又问:“为什么觉得分成两个5比较合理?”有学生答:“因为其他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不一样多。”“因为这种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告诉学生像这样分得的一样多,数学中用“平均分”表示。然后要求学生在动手平均分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境中的除法意义、除法算式进行描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大量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建立概念,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动手操作,促进情感体验
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手实践环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里的小朋友的活动。又如抓豆子平均分的数学游戏活动,都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习活动有积极体验。再如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离不开计数器。农村学生没有现成的计数器,怎么办呢?于是我组织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利用牙膏盒、铁丝、卡片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计数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中,充分理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含义,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做好了铺垫。
不管是制作学具还是在课堂中的动手实践操作,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身心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动手操作,张扬学生个性
1.操作要选择最佳时机。
动手操作,作为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于导入新课时,也可以运用于新知探究中,还可以用于巩固练习时,甚至可以用在课结尾之时。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不能每堂课都进行操作活动,更不能在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都设置操作活动。这样过分的、毫无目的的操作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不能把动脑和动手紧密结合,使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理解上过分依赖直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要注意选择好时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适时”就是要把握好教学契机,用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让他动手做一做,就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2.操作过程要有序。
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上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操作活动就像是菜市场,非常热闹可也非常乱。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有序的操作有利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区分的,操作程序反映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
3.操作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操作方法要恰当,感受对象要突出。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要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状态、动态、声音等进行展现。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就在自己的指间。
一、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数学思维更是建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拓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得出了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结论。当学生提出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时,我提问:“这能证明什么?”学生答:“能证明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我又问:“这只能证明对边相等。那要怎样折才能一眼看出四条边相等?”于是,学生又开始进行卓有兴趣地动手折纸。经过交流,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第一次对角线对折、再沿此线的高第二次对折就会发现四条边完全重合。可是这一环节并没有完,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他们又提出不少不同的折法:“先沿对角线1对折说明上边长=左边长?右边长=下边长,再沿对角线2对折说明上边长=右边长,所以四条边都相等。”“先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说明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1对折,说明左右边分别等于上下边,所以四条边也相等。”“更简单,只要上下对折,再沿对角线对折。”……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然后又饶有兴趣地动手实践、讨论、验证。尽管其中有些折法并不能严密地证明四条边相等的结论,但是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既发展了思维,又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动手操作,提高表达能力
《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交流技能指的就是听、说、读、写及描述。其中描述是有效数学交流的核心。同样学生的描述也建立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如在教学“分桃子”时,我鼓励学生在用圆片代替桃子分成2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寻找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种分法。接着提问:“如果你是猴乐乐或猴贝贝,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启发学生动手比较各种分法。又问:“为什么觉得分成两个5比较合理?”有学生答:“因为其他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不一样多。”“因为这种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告诉学生像这样分得的一样多,数学中用“平均分”表示。然后要求学生在动手平均分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境中的除法意义、除法算式进行描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大量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建立概念,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动手操作,促进情感体验
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手实践环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里的小朋友的活动。又如抓豆子平均分的数学游戏活动,都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习活动有积极体验。再如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离不开计数器。农村学生没有现成的计数器,怎么办呢?于是我组织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利用牙膏盒、铁丝、卡片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计数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中,充分理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含义,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做好了铺垫。
不管是制作学具还是在课堂中的动手实践操作,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身心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动手操作,张扬学生个性
1.操作要选择最佳时机。
动手操作,作为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于导入新课时,也可以运用于新知探究中,还可以用于巩固练习时,甚至可以用在课结尾之时。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不能每堂课都进行操作活动,更不能在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都设置操作活动。这样过分的、毫无目的的操作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不能把动脑和动手紧密结合,使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理解上过分依赖直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要注意选择好时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适时”就是要把握好教学契机,用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让他动手做一做,就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2.操作过程要有序。
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上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操作活动就像是菜市场,非常热闹可也非常乱。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有序的操作有利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区分的,操作程序反映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
3.操作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操作方法要恰当,感受对象要突出。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要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状态、动态、声音等进行展现。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就在自己的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