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结构受到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市场进退障碍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市场集中程度这一角度来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结构的变化,我国大体上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市场集中度下降,90年代中后期市场集中度缓慢上升的一个过程,这得益于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但相比于一些发达工业国家,我国工业的集中度还是很低的,发展集约型经济,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市场结构;集中度;集约型经济
一、集中度的含义
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卖方集中度,它是指卖方企业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的高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产业市场上的企业规模结构及产业内生产集中状况,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有集中率,Ⅲ指数,基尼系数等;集中率指的是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销售额或产值、利润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美国学者贝恩就根据前4位和前8位集中率(CR4和CR8)指标,将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分为高度寡占型、高度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原子型6种类型。
从总体上讲,一个国家的产业集中程度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业组织分散,大企业数量少而使产业集中度较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体系的采用,大企业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了迅速发展,由此导致产业集中程度日趋提高。然后,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工业化达到相当的水平,产业集中程度将逐步趋于稳定,并在随后的阶段缓慢下降。对于产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变动关系,可以称之为倒“U”型假说。当然,这只是集中度长期发展的趋势,在短期会有一些波动。在1980到1995年这十几年期间我国工业行业的集中度总体是在下降的,虽然这期间有些行业的集中度是上升的,但其上升的平均水平没有下降行业的平均水平大,造成了集中度总体的下降。这种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过程,被称之为逆集中化过程。1995年之后,一些行业的集中度有所上升,一些行业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我国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
二、我国经济转型环境下集中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逆集中化过程,是经济转型的结果和副产物,正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出现的分散化过程一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不是因为其市场竞争能力强、生产效率高,而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扶持并形成的较大生产规模。所以,这种高的集中度是虚的,企业并没有达到它现有规模的实力。改革开放后,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禁不住优胜劣汰的考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造成了集中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有:
(一)从供求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处于卖方市场之中。在这种供小于求的经济环境中,许多商品价格一般定得较高,利润较大。这导致了各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总量的扩张,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原有的主导企业出于受体制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并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储备来适应这种规模扩张。结果,企业数目众多,大中型企业比重减少,导致集中度下降。目前,我国企业的销售规模还较小,大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工业集中程度较低。
(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企业间分工合作不多,缺乏紧密的有机生产联系,专业化水平低,企业生产效率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些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工艺专业化协作和技术专业化协作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要素生产率。
(三)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优胜劣汰”、“自由进出”。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部门对企业进入设置了一些的障碍,如审批制、定点、许可证、专营等,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企业进入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一旦企业进入某一领域,要退出就比较困难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退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至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如下岗工人不好安置,银行和地方政府不希望企业破产,企业并购面临诸多困难等等。所以,在企业大量进入而又难以退出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集中度的下降。
(四)企业缺乏自我扩张的动机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以国有和集体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改制转型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上看,至今仍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些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长远发展方面的考虑,缺乏自我扩张的动机,企业增长的动力不足。特别是,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依靠新建和技术改造。一般企业扩大规模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内部资金积累,进行增量投资,二是通过企业兼并,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本集中。相比之下,企业兼并可以借助原有企业的资源和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和占领市场,所以是更快捷和有效的途径。而我国企业并购的困难无疑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国外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依靠企业间的并购。
三、对提高我国行业集中度的建议
由于各行业特点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提高我国行业集中度的问题,应区别对待。集中度也并不是愈高愈好,,过高的集中度会带来寡头甚至垄断,而垄断又会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所以对于那些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才真正具有意义。在许多制造业行业中,一般都要求企业达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如果生产集中度过低,达不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将使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从而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都达不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的要求。我国产业组织的分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大量的小型企业多是一些全能企业。
所以,市场结构应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所谓主导企业,是指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市场实力或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它们对市场定价、产品质量和标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大、中规模的主导企业因市场势力较强,通常就成为企业间组织的核心层,而一些小企业围绕这一核心层,形成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政府政策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一是扶持大企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另外是实行反垄断政策,防止经济力量过分集中。
因此,针对我国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使企业能适应市场机制,在自身真正做强之后,扩大企业规模,多培育出可以和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辅之以行政与法律的手段,扶持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优强企业的发展,以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防止过度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要尽快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反对各种形式的垄断,包括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防止经济力量过分集中。
(四)合理利用“进入壁垒”,为经济集约型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某些部门、行业制定合理进入壁垒,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避免竞争过度,扩大企业规模。如今在我国存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壁垒,这种人为地设置进入障碍,会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割据,不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合作发展。为此,国家要大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金融市场,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总之,今后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政策,应该由行政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间接调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发展集约型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市场结构;集中度;集约型经济
一、集中度的含义
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卖方集中度,它是指卖方企业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的高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产业市场上的企业规模结构及产业内生产集中状况,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有集中率,Ⅲ指数,基尼系数等;集中率指的是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销售额或产值、利润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美国学者贝恩就根据前4位和前8位集中率(CR4和CR8)指标,将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分为高度寡占型、高度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原子型6种类型。
从总体上讲,一个国家的产业集中程度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业组织分散,大企业数量少而使产业集中度较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体系的采用,大企业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了迅速发展,由此导致产业集中程度日趋提高。然后,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工业化达到相当的水平,产业集中程度将逐步趋于稳定,并在随后的阶段缓慢下降。对于产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变动关系,可以称之为倒“U”型假说。当然,这只是集中度长期发展的趋势,在短期会有一些波动。在1980到1995年这十几年期间我国工业行业的集中度总体是在下降的,虽然这期间有些行业的集中度是上升的,但其上升的平均水平没有下降行业的平均水平大,造成了集中度总体的下降。这种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过程,被称之为逆集中化过程。1995年之后,一些行业的集中度有所上升,一些行业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我国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
二、我国经济转型环境下集中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逆集中化过程,是经济转型的结果和副产物,正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出现的分散化过程一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不是因为其市场竞争能力强、生产效率高,而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扶持并形成的较大生产规模。所以,这种高的集中度是虚的,企业并没有达到它现有规模的实力。改革开放后,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禁不住优胜劣汰的考验,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造成了集中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有:
(一)从供求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处于卖方市场之中。在这种供小于求的经济环境中,许多商品价格一般定得较高,利润较大。这导致了各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总量的扩张,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原有的主导企业出于受体制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并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储备来适应这种规模扩张。结果,企业数目众多,大中型企业比重减少,导致集中度下降。目前,我国企业的销售规模还较小,大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工业集中程度较低。
(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企业间分工合作不多,缺乏紧密的有机生产联系,专业化水平低,企业生产效率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些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工艺专业化协作和技术专业化协作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要素生产率。
(三)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优胜劣汰”、“自由进出”。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部门对企业进入设置了一些的障碍,如审批制、定点、许可证、专营等,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企业进入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一旦企业进入某一领域,要退出就比较困难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退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至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如下岗工人不好安置,银行和地方政府不希望企业破产,企业并购面临诸多困难等等。所以,在企业大量进入而又难以退出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集中度的下降。
(四)企业缺乏自我扩张的动机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以国有和集体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改制转型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上看,至今仍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些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长远发展方面的考虑,缺乏自我扩张的动机,企业增长的动力不足。特别是,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依靠新建和技术改造。一般企业扩大规模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内部资金积累,进行增量投资,二是通过企业兼并,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本集中。相比之下,企业兼并可以借助原有企业的资源和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和占领市场,所以是更快捷和有效的途径。而我国企业并购的困难无疑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国外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依靠企业间的并购。
三、对提高我国行业集中度的建议
由于各行业特点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提高我国行业集中度的问题,应区别对待。集中度也并不是愈高愈好,,过高的集中度会带来寡头甚至垄断,而垄断又会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所以对于那些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才真正具有意义。在许多制造业行业中,一般都要求企业达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如果生产集中度过低,达不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将使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从而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都达不到最小有效经济规模的要求。我国产业组织的分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大量的小型企业多是一些全能企业。
所以,市场结构应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所谓主导企业,是指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市场实力或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它们对市场定价、产品质量和标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大、中规模的主导企业因市场势力较强,通常就成为企业间组织的核心层,而一些小企业围绕这一核心层,形成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政府政策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一是扶持大企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另外是实行反垄断政策,防止经济力量过分集中。
因此,针对我国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使企业能适应市场机制,在自身真正做强之后,扩大企业规模,多培育出可以和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辅之以行政与法律的手段,扶持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优强企业的发展,以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防止过度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要尽快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反对各种形式的垄断,包括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防止经济力量过分集中。
(四)合理利用“进入壁垒”,为经济集约型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某些部门、行业制定合理进入壁垒,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避免竞争过度,扩大企业规模。如今在我国存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壁垒,这种人为地设置进入障碍,会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割据,不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合作发展。为此,国家要大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金融市场,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总之,今后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政策,应该由行政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间接调控,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发展集约型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