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及实施战略转型升级以来,每年依公司战略规划布署涉及投资、并购、合作项目数十个,回顾我们周而复至,依公司制度及管理规定开展的各项细致工作中,仔细反思自己在投资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发现我们有时提供给公司领导层进行管理决策的关键数据是需要进行修正的,因为失真的数据及信息可能导致决策选择的不同。
一、关注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
众所周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决策,决策最重要的是选择。企业在决策投资项目时首要目标是能实现盈利,利润在哪里呢?利润一直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不断地转移,并且转移的越来越快。
从管理经济学中的理论我们知道,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但事实上,我们在投资管理中更多是提供会计报告中的利润,即会计上称为净收入或净利润来指导管理决策,这种利润叫做会计利润,它是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而会让我们忽略了隐性成本的存在。换句话说,企业在使用资源生产商品或服务时,没有衡量资源的经济成本,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机会成本。
而经济利润是总收入和总经济成本之差。总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下面用个等式来解释可能会比较便于理解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总收入-总经济成本
=总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隐性成本有三种:①股东为企业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会计上称之为权益资本;②使用企业所拥有的土地或资金产生的机会成本;③股东为管理企业以及为企业付出的其他投入的机会成本。
例如,公司近期一个新产品项目计划投资10000万元,其中3600万元是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另6400万元用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年贷款利率8%),假设其他的数据指标都是客观准确的前提下,按这个资本结构做出的经济效益测算为税前净利润271万元。假设这3600万的自有资金去做理财投资或风险投资等,最低能获得8%的年收益率,那么在测算这个新产品项目的盈利能力时,还需要把3600万*8%=288万元以隐性成本的方式计入总经济成本来测算经济利润,也就是说这时的经济利润为-17万元(即亏损17万元)。依盈利271万元的会计利润分析似乎该项目投资还有点经济可行性,但依亏损17万元的经济利润分析则可明显看出此项投资没有经济可行性。
企业通常使用两类投入要素或资源,这两类资源都会产生机会成本。分别是市场资源和自有资源,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自有资源是企业所有者(即股东)投入的自有资金、时间和劳动服务。上述仅一项因素的隐性成本就可能导致不同的投资决策判断,可以看出,指导投资管理决策的应该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计算经济利润时,一定要考虑所有种类的能带来会计利润的隐性成本,因为企业必须承担企业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成本。由此也让我们反思在投资项目的管理分析及评估中,需要将企业使用的投入要素认真加以分析,以确保总经济成本的计算是完整的,由此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使公司的投资管理决策更具有效性。
二、关注新产品投资项目的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均衡
目前公司经营的产品基本都属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恶性竞争的基础化工产品,用简单的话语来形容现如今的经营状况就是“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于是我们在战略转型中不断寻找新的产能出路,那就必须关注新产品项目的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均衡,如需求层面关注新产品的替代性,新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自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特征;供给层面关注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的资源优势,组织制度等等。跳出长期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挣扎的生存现状,也许是理想化了些但也要坚持不懈的追求。
三、关注新产品项目的行业周期特征分析
在计划投资进入一个新产品领域时,除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即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分析以外,还需要关注新产品项目所处的行业周期性特征。因为在国民经济周期循环中,企业经营与国民经济整体状况及其结构变动密切相关,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业绩变化趋势都会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关注行业周期性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改善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及抗风险能力。
比如公司现在经营的产品多是属于在强周期行业中的投资,由于强周期行业与宏观经济指标,如利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高度正相关,且投資周期长,价格随市场波动影响大,所以未来投资管理应关注选择部分弱周期行业的产品项目,如医药行业。由此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来反思的话,我们应对投资选择的新产品项目的长期需求进行审慎分析,同时要关注对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投入,避免盲目投资到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的领域中去,确保新产品项目在应对经济周期大环境波动时有较强的抗跌能力。
以上几点简单的概念思考让我体会到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让管理者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商务和管理活动中的决策科学相结合,并应用相关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决策问题。(作者单位: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关注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
众所周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决策,决策最重要的是选择。企业在决策投资项目时首要目标是能实现盈利,利润在哪里呢?利润一直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不断地转移,并且转移的越来越快。
从管理经济学中的理论我们知道,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但事实上,我们在投资管理中更多是提供会计报告中的利润,即会计上称为净收入或净利润来指导管理决策,这种利润叫做会计利润,它是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而会让我们忽略了隐性成本的存在。换句话说,企业在使用资源生产商品或服务时,没有衡量资源的经济成本,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机会成本。
而经济利润是总收入和总经济成本之差。总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下面用个等式来解释可能会比较便于理解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总收入-总经济成本
=总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隐性成本有三种:①股东为企业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会计上称之为权益资本;②使用企业所拥有的土地或资金产生的机会成本;③股东为管理企业以及为企业付出的其他投入的机会成本。
例如,公司近期一个新产品项目计划投资10000万元,其中3600万元是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另6400万元用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年贷款利率8%),假设其他的数据指标都是客观准确的前提下,按这个资本结构做出的经济效益测算为税前净利润271万元。假设这3600万的自有资金去做理财投资或风险投资等,最低能获得8%的年收益率,那么在测算这个新产品项目的盈利能力时,还需要把3600万*8%=288万元以隐性成本的方式计入总经济成本来测算经济利润,也就是说这时的经济利润为-17万元(即亏损17万元)。依盈利271万元的会计利润分析似乎该项目投资还有点经济可行性,但依亏损17万元的经济利润分析则可明显看出此项投资没有经济可行性。
企业通常使用两类投入要素或资源,这两类资源都会产生机会成本。分别是市场资源和自有资源,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自有资源是企业所有者(即股东)投入的自有资金、时间和劳动服务。上述仅一项因素的隐性成本就可能导致不同的投资决策判断,可以看出,指导投资管理决策的应该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计算经济利润时,一定要考虑所有种类的能带来会计利润的隐性成本,因为企业必须承担企业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成本。由此也让我们反思在投资项目的管理分析及评估中,需要将企业使用的投入要素认真加以分析,以确保总经济成本的计算是完整的,由此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使公司的投资管理决策更具有效性。
二、关注新产品投资项目的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均衡
目前公司经营的产品基本都属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恶性竞争的基础化工产品,用简单的话语来形容现如今的经营状况就是“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于是我们在战略转型中不断寻找新的产能出路,那就必须关注新产品项目的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均衡,如需求层面关注新产品的替代性,新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自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特征;供给层面关注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的资源优势,组织制度等等。跳出长期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挣扎的生存现状,也许是理想化了些但也要坚持不懈的追求。
三、关注新产品项目的行业周期特征分析
在计划投资进入一个新产品领域时,除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即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分析以外,还需要关注新产品项目所处的行业周期性特征。因为在国民经济周期循环中,企业经营与国民经济整体状况及其结构变动密切相关,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业绩变化趋势都会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关注行业周期性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改善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及抗风险能力。
比如公司现在经营的产品多是属于在强周期行业中的投资,由于强周期行业与宏观经济指标,如利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高度正相关,且投資周期长,价格随市场波动影响大,所以未来投资管理应关注选择部分弱周期行业的产品项目,如医药行业。由此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来反思的话,我们应对投资选择的新产品项目的长期需求进行审慎分析,同时要关注对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投入,避免盲目投资到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的领域中去,确保新产品项目在应对经济周期大环境波动时有较强的抗跌能力。
以上几点简单的概念思考让我体会到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让管理者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商务和管理活动中的决策科学相结合,并应用相关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决策问题。(作者单位: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