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自由流动固然无可厚非,但公务员跳槽热必须要防止“权力余热”的不良现象,倘若背后裹挟着权钱交易,猫腻丛生的话,不仅会造成社会职业资源的分配不公,更会助长不良风气,着实不可小觑。
离职公务员因掌握政府部门的人脉资源,而成为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三大受政策影响最强的行业所争抢的对象,一些企业甚至开始托猎头寻找离职公务员。一名声称“老板觉得我有资源”的海关公务员,辞职后进入朋友的公司负责收集配件采购,年收入从10多万增加到了三四十万。(《北京青年报》)
离职公务员备受青睐
当前公务员离职现象逐渐火热,而离职公务员并非一概如有些人所说的“没多少真本事”。在人才市场中,他们在文字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对政策的敏感性等方面有相对优势,能够胜任行政类、法务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据了解,在某专利局工作的一名职员被一家科技公司邀请过去直接做经理,并称其具有“人脉资源”,对公司发展有帮助。于是科技公司开出比原单位高出几倍的薪资把他请过去,还配了车,该职员也在收到这家公司的恩惠后,不遗余力地利用原有职权与人脉关系,为其“打通”道路,全心效力。
有媒体称,由于公务员辞职意愿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开始托猎头寻找离职公务员。为何离职公务员受到如此青睐?除了工作作风严谨,组织管理能力强之外,熟知政府流程、办事风格,掌握政府部门的人脉资源,也让离职公务员成为众多企业所争抢的对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过几次公务员离职的热潮,特别是1992年的那次离职潮,更是造就了一大批当下中国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企业家。然而,眼下出现的公务员离职,更多的似乎并不是“下海”创业的热情和冲动,而是冲着企业的“招手”而去的。而企业如此青睐离职公务员,似乎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的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对离职公务员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实体企业,而是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等与政策关联性更强、受政策影响更大的虚拟领域。因此,其背后所隐含的内容更多,反映的问题也更深。
“权力余热”产生利益优势
在政府行为尚不是很规范、市场对资源配置尚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政策就是效益、关系就是利益的格局,并不能完全被打破。更多的情况下,企业还需要利用各种非市场性资源、非公平性手段、非竞争性方式,让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离职后的公务员,即便手中的资源没有在岗时那么多、那么硬,但对企业来说,仍然非常重要。用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利益,这是所有企业都遵循的市场规则。
对离职的公务员来说,能够利用手中尚有余温的人脉资源与关系,换取远高于公务员的收入,自然也是乐得其所。一招一迎,也就一拍即合、很快达成默契了。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公务员离职下海确实属于正常的人才流动,但有些离职初衷却不得不引起重视。公务员跳槽热中,最让他们热衷的行业,多集中于房产、金融等行业。这些行业,除了自身的实力因素,更多的是靠政策吃饭。有的公务员虽然已经离开体制,但人脉关系依旧,有的“高级别”公务员“打招呼”依旧奏效,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如意算盘对离职下海的“重量级”公职人员来者不拒,是否是看中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人脉资源呢?
离职公务员受热捧背后所反映“权力变现”的是畸形官商关系,说到底是权力边界模糊,而又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所结下的“怪胎”。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更详尽的离职公务员从业限制与职业回避制度,加大对权力期权化的监督力度。但更关键的是,要针对现行权力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制度,回归权力和商业的本真,离职公务员手中的“人脉”才不会成“腐脉”。
完善市场规则成治本良药
按照当前的行政体制架构特点,在很多国家部委的某些部门中,是处长们在掌握着国家某一个领域内的政策方针的调研、建议,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监督,所以“处长政治”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间阶层的领导干部——处长这一个层级的公务员对于某些关键领域内的核心政策具有很大的话语权。
虽然一个处长在部委里每个月也就是拿几千块钱工资,但是在很多行业的公司老总眼里,处长手中的权力如果能够和公司实际的发展愿景相互契合,那无疑是能够变成巨大利益的机会,所以对于一些从国家部委处长级别跳槽的公务员,很多公司会特别关注他所在的业务司局是否和本公司的业务能够搭上,如果有交集点,凭着他以前积攒的人脉和影响力,代表公司进行政策公关,肯定要比其他公司具有更多优势,所以这也是一些核心部门的处长们跳槽能够获得高薪的重要原因,是人脉和职权让这些离职公务员得到高薪。
在当前一个阶段,虽然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在继续推进,但是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可以透明、依靠市场来照章办事的体制机制,还存在有人脉关系大于章程规定的情况。企业和离职公务员的“情投意合”,从侧面反映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简政放权还有太多的文章功课可做。要知道,如果政府行为规范,行政放权已经全部到位,一些官员不能再随意动用和支配手中的行政资源,而是一切依据法律和市场规则办事,那么,有没有“人脉资源”和“人脉关系”又能怎么样呢?
(编辑:葛晓飞)
离职公务员因掌握政府部门的人脉资源,而成为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三大受政策影响最强的行业所争抢的对象,一些企业甚至开始托猎头寻找离职公务员。一名声称“老板觉得我有资源”的海关公务员,辞职后进入朋友的公司负责收集配件采购,年收入从10多万增加到了三四十万。(《北京青年报》)
离职公务员备受青睐
当前公务员离职现象逐渐火热,而离职公务员并非一概如有些人所说的“没多少真本事”。在人才市场中,他们在文字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对政策的敏感性等方面有相对优势,能够胜任行政类、法务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据了解,在某专利局工作的一名职员被一家科技公司邀请过去直接做经理,并称其具有“人脉资源”,对公司发展有帮助。于是科技公司开出比原单位高出几倍的薪资把他请过去,还配了车,该职员也在收到这家公司的恩惠后,不遗余力地利用原有职权与人脉关系,为其“打通”道路,全心效力。
有媒体称,由于公务员辞职意愿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开始托猎头寻找离职公务员。为何离职公务员受到如此青睐?除了工作作风严谨,组织管理能力强之外,熟知政府流程、办事风格,掌握政府部门的人脉资源,也让离职公务员成为众多企业所争抢的对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过几次公务员离职的热潮,特别是1992年的那次离职潮,更是造就了一大批当下中国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企业家。然而,眼下出现的公务员离职,更多的似乎并不是“下海”创业的热情和冲动,而是冲着企业的“招手”而去的。而企业如此青睐离职公务员,似乎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的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对离职公务员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实体企业,而是房地产、金融和互联网等与政策关联性更强、受政策影响更大的虚拟领域。因此,其背后所隐含的内容更多,反映的问题也更深。
“权力余热”产生利益优势
在政府行为尚不是很规范、市场对资源配置尚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政策就是效益、关系就是利益的格局,并不能完全被打破。更多的情况下,企业还需要利用各种非市场性资源、非公平性手段、非竞争性方式,让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离职后的公务员,即便手中的资源没有在岗时那么多、那么硬,但对企业来说,仍然非常重要。用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利益,这是所有企业都遵循的市场规则。
对离职的公务员来说,能够利用手中尚有余温的人脉资源与关系,换取远高于公务员的收入,自然也是乐得其所。一招一迎,也就一拍即合、很快达成默契了。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公务员离职下海确实属于正常的人才流动,但有些离职初衷却不得不引起重视。公务员跳槽热中,最让他们热衷的行业,多集中于房产、金融等行业。这些行业,除了自身的实力因素,更多的是靠政策吃饭。有的公务员虽然已经离开体制,但人脉关系依旧,有的“高级别”公务员“打招呼”依旧奏效,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如意算盘对离职下海的“重量级”公职人员来者不拒,是否是看中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人脉资源呢?
离职公务员受热捧背后所反映“权力变现”的是畸形官商关系,说到底是权力边界模糊,而又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所结下的“怪胎”。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更详尽的离职公务员从业限制与职业回避制度,加大对权力期权化的监督力度。但更关键的是,要针对现行权力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制度,回归权力和商业的本真,离职公务员手中的“人脉”才不会成“腐脉”。
完善市场规则成治本良药
按照当前的行政体制架构特点,在很多国家部委的某些部门中,是处长们在掌握着国家某一个领域内的政策方针的调研、建议,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监督,所以“处长政治”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间阶层的领导干部——处长这一个层级的公务员对于某些关键领域内的核心政策具有很大的话语权。
虽然一个处长在部委里每个月也就是拿几千块钱工资,但是在很多行业的公司老总眼里,处长手中的权力如果能够和公司实际的发展愿景相互契合,那无疑是能够变成巨大利益的机会,所以对于一些从国家部委处长级别跳槽的公务员,很多公司会特别关注他所在的业务司局是否和本公司的业务能够搭上,如果有交集点,凭着他以前积攒的人脉和影响力,代表公司进行政策公关,肯定要比其他公司具有更多优势,所以这也是一些核心部门的处长们跳槽能够获得高薪的重要原因,是人脉和职权让这些离职公务员得到高薪。
在当前一个阶段,虽然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在继续推进,但是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可以透明、依靠市场来照章办事的体制机制,还存在有人脉关系大于章程规定的情况。企业和离职公务员的“情投意合”,从侧面反映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简政放权还有太多的文章功课可做。要知道,如果政府行为规范,行政放权已经全部到位,一些官员不能再随意动用和支配手中的行政资源,而是一切依据法律和市场规则办事,那么,有没有“人脉资源”和“人脉关系”又能怎么样呢?
(编辑:葛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