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优质课听课学习,我对学生的“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一节课也许学生没有举手、没有主动回答问题,甚至没有合作探究等形式,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在思维方面有所拓展,在情感方面有所提升,我认为这节课上学生就是动起来了。
这次上的课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是一节理论性比较强的课。几位教师通过各自独特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特别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了。我认为几位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用史观提高学生思维的高度
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执教者给学生搭建的思维平台越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也就越广。在历史教学中,思维的高度往往决定于执教者用什么史观来引导学生看待历史问题。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一节内容,如果你用阶级史观看,你会了解到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如果你用社会史观看,你会了解到这些经济政策对广大人民生活的影响;如果你用文明史观看,你会了解到这些政策对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单一的史观来解读古代经济政策,就会把学生思维限制在单一的框架内,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高度,也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
绍兴的潘晓军老师在执教这节课的时候,就突破了单一史观的框架,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高度思维平台。
案例1: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到汉代去经商;(2)到明朝去走私;(3)到清朝去办厂。
2.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3.从中西文明对比的角度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首先潘老师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知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感受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然后从统治者实施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实质并探究原因。最后上升到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进步作用,但是却阻碍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潘老师这样高超的设计,极大地冲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在这个高台上真正动了起来,也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二、多角度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
学生思维活动需要一个平台,执教者的平台面有多大学生的思维就有多“宽”。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节内容中评价“重农抑商”政策:1.中西对比的平台。“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为什么给当时中国带来的更多是消极的影响呢?因为整个世界在变化。2.与时俱进的平台。“重农抑商”在古代中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落后了?因为时代变化了。可见,多角度的平台搭建,将给学生思维拓宽提供空间。
案例2:我们该如何全面看待“重农抑商”?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大多数学生对“重农”和“抑商”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了深入的思考。之后,任课教师又给出两则材料:
材料一:商鞅的重农政策,吸引了三晋之地的大量农业人口迁至秦国,既增加了人口,又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商鞅通过强制性的抑商,一方面将流动性的、国家不易掌握的非农业生产人口,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固定户籍的、国家直接控制的农业人口,保证生产和兵源……
材料二:葡萄牙人于1554年踏上澳门。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出现在福建沿海。1792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谋求商务利益。
通过这样多角度的设计,使学生对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
三、适当引导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
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反映在对问题的回答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思考一般都是比较感性和表面化的,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式。比如如何看待“重农抑商”政策?学生会回答:“重农是积极的,抑商是消极的。”这就是格式化的思考。如果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时能进行适当的引导,也许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回答问题也就不会是浅显的、没有思维含量的了。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增加学生思维深度的一个助推器。
案例3:有的教师让学生探讨的时候,增加了这样的引导:“重农一定要抑商吗?那抑商有没有必要?物价过快上涨要不要抑,屯粮居奇要不要抑?”这样的引导,无形中就使学生认真思考起来,从深处推动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对“重农”与“抑商”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会认识到,重农会推动农业的发展,但过度重农也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平衡。抑商的消极影响是有时代性的,但抑商也是有其必要性的。同时也理解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基础,农工商要比例协调地发展。
四、利用情景教学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历史是鲜活的,有人、有物、有事件、有细节。不过我们大多数都是把历史抽枝剥叶就剩下干,然后让学生来学。如何使历史“复活”是当前历史课中非常大的一个难题。通过这次的听课,我发现有效的教学情景,不仅能使历史变得鲜活,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案例4:教学情景:穿越时空的体验之旅。
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场景,走进了历史,初步了解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通过认识现象进而了解本质。
这次上的课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是一节理论性比较强的课。几位教师通过各自独特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特别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了。我认为几位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用史观提高学生思维的高度
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执教者给学生搭建的思维平台越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也就越广。在历史教学中,思维的高度往往决定于执教者用什么史观来引导学生看待历史问题。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一节内容,如果你用阶级史观看,你会了解到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如果你用社会史观看,你会了解到这些经济政策对广大人民生活的影响;如果你用文明史观看,你会了解到这些政策对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单一的史观来解读古代经济政策,就会把学生思维限制在单一的框架内,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高度,也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
绍兴的潘晓军老师在执教这节课的时候,就突破了单一史观的框架,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高度思维平台。
案例1: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到汉代去经商;(2)到明朝去走私;(3)到清朝去办厂。
2.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3.从中西文明对比的角度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首先潘老师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知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感受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然后从统治者实施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实质并探究原因。最后上升到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从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进步作用,但是却阻碍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潘老师这样高超的设计,极大地冲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在这个高台上真正动了起来,也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二、多角度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
学生思维活动需要一个平台,执教者的平台面有多大学生的思维就有多“宽”。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节内容中评价“重农抑商”政策:1.中西对比的平台。“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为什么给当时中国带来的更多是消极的影响呢?因为整个世界在变化。2.与时俱进的平台。“重农抑商”在古代中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落后了?因为时代变化了。可见,多角度的平台搭建,将给学生思维拓宽提供空间。
案例2:我们该如何全面看待“重农抑商”?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大多数学生对“重农”和“抑商”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了深入的思考。之后,任课教师又给出两则材料:
材料一:商鞅的重农政策,吸引了三晋之地的大量农业人口迁至秦国,既增加了人口,又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商鞅通过强制性的抑商,一方面将流动性的、国家不易掌握的非农业生产人口,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固定户籍的、国家直接控制的农业人口,保证生产和兵源……
材料二:葡萄牙人于1554年踏上澳门。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出现在福建沿海。1792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谋求商务利益。
通过这样多角度的设计,使学生对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
三、适当引导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
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反映在对问题的回答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思考一般都是比较感性和表面化的,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式。比如如何看待“重农抑商”政策?学生会回答:“重农是积极的,抑商是消极的。”这就是格式化的思考。如果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时能进行适当的引导,也许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回答问题也就不会是浅显的、没有思维含量的了。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增加学生思维深度的一个助推器。
案例3:有的教师让学生探讨的时候,增加了这样的引导:“重农一定要抑商吗?那抑商有没有必要?物价过快上涨要不要抑,屯粮居奇要不要抑?”这样的引导,无形中就使学生认真思考起来,从深处推动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对“重农”与“抑商”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会认识到,重农会推动农业的发展,但过度重农也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平衡。抑商的消极影响是有时代性的,但抑商也是有其必要性的。同时也理解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基础,农工商要比例协调地发展。
四、利用情景教学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历史是鲜活的,有人、有物、有事件、有细节。不过我们大多数都是把历史抽枝剥叶就剩下干,然后让学生来学。如何使历史“复活”是当前历史课中非常大的一个难题。通过这次的听课,我发现有效的教学情景,不仅能使历史变得鲜活,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案例4:教学情景:穿越时空的体验之旅。
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场景,走进了历史,初步了解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通过认识现象进而了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