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一圣传说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汤灭了夏朝最末的一个暴君桀之后,在宰相伊尹的辅佐下,建立了商朝,并很快成为黄河流域一个强盛的国家,其范围涉及到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以及长江两岸的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使西方的羌、氏等族摄于商的威力不敢再来侵犯。但是到了商朝中期,也就是18代国君阳甲的时候,奴隶主之间勾心斗角,国势日衰。传至19代国王盘庚,已经连治理洪水泛滥的能力都没有了,国都因洪水泛滥而被迫5次迁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商王政权,盘庚率领贵族和平民,最后从奄(今山东曲阜市)迁到殷地(今河南安阳市),才算稳定下来。盘庚迁殷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地巩固和加强了王权。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有了好转。盘庚继位28年后去世。
  按照商代前期的传统规矩,是兄终弟及制,即国王去世后,继承王位的是先从兄弟。盘庚有两个弟弟,大的叫小辛,小的叫小乙,当然继承王位的是小辛,小乙没有了做王的奢望。小乙怕儿子武丁养尊处优,染上坏习气,有损商王名声,所以狠心把儿子从小就放到民间去生活。
  武丁到民间后和平民的孩子相处很好,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干活,夏天头顶烈日跟农民一起在田里耕种,冬天冒风雪跟樵夫一起上山砍柴,很快就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本领,同时也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更难得的是他和一些奴隶也交上了朋友,对奴隶艰苦非人的生活多少有些体察。  小辛继承王位后,命运多舛,3年后亡故,于是武丁的父亲小乙侥幸登上了王位。由于小辛、小乙平庸无能,均无建树,朝政日衰。10年后,小乙病故,王位就传给了儿子武丁。
  武丁是商朝第22代国王,是一位很有抱负的贤君。他继承王位后,一心想复兴商朝,做一个像先王成汤那样的国君。他想,商先王成汤能灭夏桀,是因为有一个好帮手伊尹,自己要复兴商朝,也要物色一个像伊尹那样的帮手。于是,他在登上王位后,对朝政上的一切事情暂不发表政见,全托给前朝的老臣甘盘等去处理。自己则深人民间体察民情,访贤求才,积极寻找将来能辅佐他的人。
  
  版筑开创 傅说擢相
  傅说生于大臣(今山西省平陆县大臣村),天生聪明,有过人之智,其“形如植鳍”(《荀子.非相》)。原是当地一介平民,因得不到重用,便到附近的傅岩(又称傅险,今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隐居下来。傅岩在殷商时期是虞、虢两国交界处,是潞盐销往黄河以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此处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年逢雨季涧水暴涨,道路被冲毁,行旅受阻,百姓怨声载道。这里常驻一批“胥糜”(古代对奴隶的一种称谓,因被绳索牵着强迫劳动,故名),在此担负治水筑路的任务,他们采用“自然沉落法”,水来土挡,一次次地反复轮作,却不能彻底抵挡洪水,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在傅岩隐居的傅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暗暗下决心要为奴隶们解除痛苦。他通过具体参与,“代胥糜以供食”,终于摸索出一套“版筑”营造技术。即用两块木板相夹,两边各置两根木椽,麦草捆缠,中间填满湿土,或夹以石灰、草泥,以杵捣实筑成土墙。傅说开创的这一方法一下子解决了多年因洪水冲刷毁坏道路的大问题,维护了道路畅通,行人咸欢称颂。傅说创造发明的这一“版筑”法,在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实为建筑科学技术上的壮举,一时震动朝野,黄河两岸的人们争相传颂,他被誉为“圣人”,即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但在奴隶社会,平民和奴隶有时一样受着奴隶主的虐待,傅说不但得不到褒赏,反而遭受着奴隶主的嫉妒、怨恨,他被罚做像奴隶一样的劳役。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史记·殷本纪》)的武丁,在察访中得到这一消息,如获至宝。他从虢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渡过黄河,在虞地傅岩由掌管工程的“百工”(百官)引荐,亲自召见了正在服劳役的刑徒傅说。傅说本是一个怀才不遇的隐者,他善于考察风土人情,洞悉民间痛苦,逐渐总结出一套安邦治国之策,所以一旦与武丁对谈起来便滔滔不绝,他不但说出自己触犯奴隶主蒙冤受罪的事实,还分析出一切罪犯产生的社会原因。武丁听后坦率地承认朝廷有失治之处,人民得不到安居乐业才会做出违犯王法之事。傅说见武丁道出了王朝弊端,于是大胆倾心向武丁诉说兴利除弊的种种想法。武丁此时正是求贤若渴,听了傅说的话,发现他谈吐不凡,怀有大志,是一个难得的王佐之才,“果圣人也”(《史记·殷本纪》),他暗下决心要立即起用傅说为宰相,但又考虑到商代天下的奴隶和奴隶主等级森严的传统法规,起用傅说定会遭到贵族们的坚决反对。他于是计上心来,另谋划策。
  殷商时期,迷信鬼神的活动十分盛行,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思而后礼。”(《礼记·表记》)为了达到目的,武丁遂借助迷信手段,表演了一幕极其情趣的喜剧。一天晚上,武丁睡到半夜,故作姿态放声笑了起来,手下的仆臣们听到君王梦中笑醒,趋前询问梦中的事,武丁一边笑着一边说:“我殷朝天下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汤给我推荐了一个大贤人,名叫说,这个人能辅佐我治理国家,你们快快把这人找来吧!”
  手下人深信不疑,可是到哪里找呀?!他们只好把,文武百官都召到武丁面前,问他哪一个像是梦中人,武丁故意把眼前的人都看了一遍,然后摇摇头,他把梦中人的相貌详细地画了出来,命大臣们快速找来。
  大臣们对此半信半疑,但谁也不敢提出异议,只好带着武丁画的图像前去各地寻找,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明察暗访,果然在傅岩访到。这时候的傅说因触犯了奴隶主,犯了罪,和奴隶一样被绳索拴着,由监工管押正在傅岩服劳役。寻找傅说的大臣们听说有个正在做版恐苦工的奴隶,身材相貌和武丁说的差不离,可能是那个梦中人,便斥退监工,解开绳索,请他上车,前呼后拥直奔王都。傅说被带进王宫,武丁一看“是我心上的人来了”,就对心神恍惚、莫名其妙的傅说讲道:“你是先王汤派遣来的圣人,先帝命你来朝中,帮我匡扶社稷,治理天下。”聪明的傅说猛然醒悟,猜到一定是商王的妙计,就顺水推舟,含糊应对。蒙在鼓里的朝中大臣信以为真,于是赶快叫傅说脱掉囚衣,让他洗了澡,穿上官服。武丁当众宣布解除傅说的奴隶身份,让他与自己“治理天下之政,安谧天下之民”。奴隶主贵族们相继跑来祝贺,表示愿意与傅说一道把国家治理好。
  任人唯贤,不拘出身资历,一旦发现,百计求之,这是武丁执政的成功之处。
  说,无姓氏,因为在傅险旁找到,“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史记·殷本纪》),是今天海内外傅氏宗亲的鼻祖。
  
  《说命》三篇 旷世哲言
  傅说为相以后,有一段与武丁之间的对话,史称《说命》三篇。
  《说命》三篇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是叙述傅说初见武丁之过程,及对武丁虚心纳谏的言论;中篇是傅说向武丁陈述治国方法,其中有传颂千古的“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的哲理名言;下篇为傅说论学,武丁以伊尹为镜子期望于傅说,傅说则以商第一代国君成汤为榜样诚求于武丁,两人水乳相融,互相勉励,各尽其道。《说命》三篇记载在儒家经典《书经》上。
  《说命》上篇记载:武丁说:你(傅说)早晚要赐教于我,帮助我修法,比如说我是铁器,你就是砺铁的磨刀石,使铁器变得锋利。如果我要渡大河,你就是大船和浆,把我送过河。如果年岁大旱,你就是霖雨,浇灌我的心田,不至于干涸。再打个比方,若吃了药一点没有感觉,虽然对了症,那病仍不能一时就会好的。又比如赤着脚走路不看脚下,脚可能要碰到受伤。所以希望你同你的下属,一定要同心协力,纠正君王的错误,使我能够遵循着先王的道路,踏着成汤的足迹前进,让天下亿万百姓安居乐业,请你遵从我的政令吧!命令贯彻始终。
  傅说回答武丁道,我很高兴看到君王对自己寄予厚望。木头经过木工用的墨线,就会砍得正直,君王如能接受谏言,君王就能圣明。那么为臣的以后就不必等待君王的命令,会主动向君王提出意见。
  “君圣臣直,君暗臣佞”。一般说来,君王起着主导作用,武丁虚怀若谷才换得傅说的竭诚敢谏,当然傅说的才华也是决定性的。
  《说命》中篇记载:傅说接受王命总理文武百官后,开始向武丁谏言。他说:君王顺天建邦,设置都城,立天子,封诸侯,接着又任命各级王室官员,不能让他们安逸享乐,而是让他们治理安抚百姓。
  傅说进一步对武丁陈言,要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对君王来说:一、不要轻易发号施令,使老百姓无所适从。二、不能随便用军队,容易引起战祸。三、赏罚要严明,官服放在箱子里,不可轻易赏赐人,同时要看看被赏赐的官吏是否称职,在老百姓心目中要受到拥戴。四、兵器藏在府库中,不可轻易授予人,必须深切洞察被授予的将帅能否胜任。君王如果能从以上四个方面有所戒备的话,确能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傅说认为,一个国家的太平或动乱,重要的在于百官,任用官职时要回避自己偏爱和接近的人。爵位不要赏赐品德不好的人,着重观其贤德。你认为是善政就可行动,而行动还要选择机遇。自以为有善而人家不承认,反而丧失了自己的业绩。自己夸耀自己的才能而人家不承认,反而丧失了自己的功劳。做任何事情,事前都要有准备,有备才能无患。不要宠爱小人而自讨轻侮,不要认为有过错是羞耻而文过饰非。如果行为举止都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朝政大事就会治理得更完美了。祭祀大事如轻慢不庄重,是为不敬,但祭祀的礼节过于烦琐,就会显得紊乱。  傅说一席话,使武丁心服口服。  傅说又说:非知之艰,行之维艰  《说命》下篇讲到:武丁坦率地对傅说说:以前我向甘盘学习,跑到荒野居住在黄河边,后来又从黄河边来到亳,感到品德、学业没有明显的进步,您应当好好训导我,使我具有远大的志向。如果我要作甜酒,您就是发酵的曲和蘖,如果我要作羹汤,您就是盐和梅的调味晶。您要从各方面训导我,不要厌烦不理睬,我一定能履行您训导我的话。
  傅说接着说:我的王啊!一个人要广见多阅,建立一番事业,只有多学习古人的教导,才能有所收获。干事业不向古人学习,要想达到国家长治久安、永葆太平,我傅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学习古人才能使自己心志谦虚,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完善,干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相信并且记住这一点。道是靠自身积累,教只是学的一半,自始至终念念不忘学习,道德会不知不觉地逐步完善,借鉴先王成汤的法律,就会长久没有过失。我傅说因此能奉行您的意旨,广泛接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职位上。
  武丁说:全国上下都景仰我的品德,这是您的教化,有脚手才能成人,有良臣才能成圣。从前,先王的师长保衡使我们的商朝兴起,他常说,我不使我的君王成为尧舜,我内心感到惭愧和羞耻,就好像在市上被人打了鞭子一样,普天之下如果有一个百姓得不到位置,那就是我的罪过。因此他辅佐先王成汤建立了丰功伟业,被皇天赞美。现在继阿衡而起的是你傅说呀!君王没有贤臣不能治理国家,贤臣没有君王不能取得俸禄,您要让您的君王继承先王的事业,长久地安定百姓啊!
  傅说跪拜叩头道:王所说的,我当竭尽报答,并弘扬天子的美名!  在《说命》三篇中,傅说提出了不少有关君王治理国政的行动准绳,也揭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理“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体现了傅说朴素的唯物史观,这是上古时期我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傅说的许多论点,在3000年后的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傅说鼎力 武丁中兴
  傅说以奴隶身份一跃上升为地位显赫的宰相,而月。被赋予很大的治国安邦权力,这在上古奴隶社会中,确实是殷商高宗武丁一桩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改革之举。
  武丁执政期间,能诚心接受傅说的谏言,因此,傅说尽心尽力地辅佐武丁大力刷新政治,使殷商政治、经济、文化上出现了空前鼎盛的局面:
  (一)武丁时期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形式,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制度,这是奴隶制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巩固王权起了重要作用。
  (二)武丁时期国家内部机构设置较为健全,宫内事务、畋猎、武事、宗教、庶民及奴隶管理,刑罚、经济器械制造以及文秘事务等管理有了明显的分工。《尚书·多士》记述:“惟先殷人,有册有典。”如殷墟出土的成堆的甲骨文坑形,已是现代档案馆的雏形。
  (三)武丁时期有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利用壮大起来的社会经济,不断进行一系列的战争,征服了周边许多国家。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版图空前壮大,以王畿为中心。西达秦陇,东至滨海,北越西喇木伦河,南面越河江汉流域,到达湘赣地区。
  (四)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在农业上的广泛推行,是商代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武丁时期,农业已相当进步,已掌握了农作物的栽培过程,农耕用的器具一般是木制的耒耜,农作物包括黍、麦、稻、粟等种类。有关植物水分生理学知识的记载,要比古希腊有关的记载早1000年。畜牧业也很发达,后世的六畜马牛羊鸡犬豕,在当时都有驯养并大量贮备,其中尤以养马业最受殷王朝重视,并取得了突出的发展。
  (五)武丁时期的林、牧、副、渔等也相当发达,森林的采伐和木材加工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六)青铜冶炼业在武丁时期也相当发达,青铜器的品种、数量及其工艺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武丁时期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妇好(武丁配偶)墓出土的玉器、骨角器等,也表明武丁时期手工业所达到的高工艺水平。
  (七)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大大促进了商朝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八)殷商的医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王宇倌所著《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中指出:“甲骨文卜辞中,有关商人疾病的记载表明,当时已基本上有了今天的内、外、耳、鼻、喉、牙、泌尿、妇产、小儿、传染等各科。”胡厚宜所著的《论殷人治疗疾病的方法》一文中说,“我国的传统针灸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一医学宝贵财富,在甲骨文中已早有记载。”
  (九)殷商时代的天文历法也达到了很高水平,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风云雾雨雹阴的记载,古气象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文字资料。《殷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武丁时期年终置闰,称“十三月”。
  (十)甲骨文盛行于武丁时期,它是现代汉字的前身,反映了殷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显示出殷代文化高度的发展。
  (十一)在小屯殷虚甲骨发掘的同时,也发现了多处版筑基址。如1928年至1937年先后15次大规模科学发掘时,有7次发现了版筑基址,以及柱础、柱石、石础、铜础等遗址、遗物。
  总之,傅说辅佐武丁,实现了“嘉靖殷邦”之宏愿,傅说被尊为“圣人”。
  
  傅岩留迹 圣人有名
  据传,傅说辅佐武丁在位59年,耄耋之年荣归故里,死后葬于山西省平陆县中条山麓马趵泉下。清康熙《平陆县志》记载:“冢在崇冈,倚中条,其东西两山环拱,前则回献若屏,幽胜殊绝。”
  唐大历年间,平陆县圣人涧村之傅岩,建有傅相祠(俗称圣人庙),据清版《平陆县志》记载:傅相祠内布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亭台楼阁,斗拱飞檐,错落有致,掩映成趣,兼有参天古木,傅岩屏影,涧水环抱,为古虞著名的风景名胜。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指这里。历史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傅说诞辰日,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官祭大典,四月初一至初十有庙会,香火不绝,商贾云集,为一时之盛事。可惜由于历代战乱频仍,这一具有人文、自然景观的古文化遗址,已化为一片废墟。
  现在傅相祠遗址之旁,还有镌刻的“傅岩”二字碑刻(金代),以及明清时期的“傅说故里”、“殷中兴贤相傅公版筑处”等碑刻,版筑遗物“圣人麦楷”,傅说出生地“大臣村”,还有“傅说墓”、“马趵泉”、“部官”、“圣人涧”、“侯岳”等遗地名。
  除山西省太原、侯马、临猗、寿阳等市县外,我国的广东梅州、福建闽南、浙江义乌和江西、山东、安徽、四川、云南、贵州、河北等部分地区,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还有众多的傅氏宗亲。近年来,国内及东南亚各国的傅氏后裔不断来平陆圣人涧寻根问祖。
  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便于国内外炎黄子孙认亲访祖,发展旅游事业,1995年春,新的傅相祠已重建于傅岩岗顶,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以及傅氏后裔前来观光、祭祖,盛况空前。
  (责编 卫清萍)
其他文献
塔则沟庄位于沁源县城的东北方,属城关镇李家庄村管辖,距县城30华里,从城关出发过沁河到李家庄顺沟向东经半沟、松山底直至沟的尽处再攀一段羊肠小路便可到达。塔则沟背靠群山,四周峰峦起伏,森林茂密,地理位置既险要又隐蔽。它翻山往东经友仁可达沁县,往南经法中可到屯留,是个不可多得的要地。因此,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第三行政专员公署所属上党银号在极其复杂的战争环境中选择了这个地方,在这里驻扎并印刷、发
期刊
退休之后,看见不少人为冠心病而苦恼。严格地  说,我也是冠心病患者,然而凭靠“吃”,解除了这个苦  恼。现在谈出来,可能对不少老年朋友,会有所帮助。   我是1995年被确诊为冠心病的,就在医院买了  足有半年的西药,按照专家的断言:准备长期服药。但  我从小就酷爱中医,总认为终身用西药副作用太大,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忌口限制,你还怎样享受生活?最  后,我拜访了我的老乡——高级大夫曲先生
期刊
1948年秋太原战役开始时,我在407部队做情报工作。407部队是华北十八兵团参谋处侦察科直属的一个半公开性的情报机关,直接与太行909、晋绥榆次办事处、晋阳工作团以及各地、县敌工部联系,搜集敌情与作战动态,可以说,它是军队首长指挥作战的耳目。日常工作由参谋处欧阳处长、侦察科张科长具体领导、布置,情报经我等研究汇总后报兵团参谋长陈漫远审阅处理。  为了保密和工作方便,我们住在榆次富户街3号一位盲人
期刊
1950年3月的一天,一位约三十六七岁的男子进  入了蒋介石父子的别墅。   “李主任,蒋总统正等着你呢。”一位中年模样的  人对刚进来的人说。   那位被称作李主任的男子是国民党“国防部”第  三厅参谋部主任李森,中年模样的人是特务头子方先  觉。原来,蒋介石于1949年逃离大陆前签署了《关于  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要求  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趁新中国
期刊
1952年夏季的一天上午,原天蟾舞台老板、江湖人称“江北大亨”顾竹轩的长子顾及庚,领着放暑假在家的儿子顾立尧在淮海路上走着,突然被人叫住。顾及庚一看,唤他的人正是一代大亨黄金荣。顾及庚就问:“黄伯伯,是你叫我?”黄金荣点了点头。顾及庚又问:“有什么事?”黄金荣就向外挥了挥手,说:“去叫你父亲来一趟,我有要紧的事同他谈。”  时年85岁的黄金荣已成了风中之残烛,但说话时中气仍然很足。  于是,便有了
期刊
很久以来,我非常推崇这句名言,一直当作座右铭,促使自己时刻去努力求索。  我更推崇说出这句名言的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书里,我读懂了主人公的人生准则和他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从此,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形象便铭刻在我的心中。尽管那时我是一位初中的学生。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乌尔姆小镇上一个比较富裕的犹太人家里,接待了降生到人世间的大脑壳的爱
期刊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吟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本是反映屈原不同朝中轩臣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后人却根据“餐菊”吃起菊花来。  最早是饮用菊花浸过的水。《后汉书》载:河南郦县北部有一小溪,溪畔两岸野菊如堤,秋风吹来菊花纷纷落入水中,岸边30多户人家常饮水而家家长寿。晋工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仙药》中也写道:南阳郦县中有甘谷,谷两岸长满野菊,菊花坠入谷池中,年复一年,甘谷水为
期刊
1950年3月10日,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我和杨可嘉同志一起作为绛县人民的代表,北上太原参加了山西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已有55年了,但那难忘的历史时刻,在我的记忆中仍然新如昨日。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和杨可嘉同志在绛县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的陪送下,首先到运城专署集中。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岳维藩专员,他亲切地对我们说:“我们运城代表团这次参加大会的是32人,其中绝大多数没有去
期刊
大汉奸汪精卫到底是如何死  的,各类书刊上的说法不一。归纳  起来大约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日本  人害死的,其二是蒋介石派人毒死  的,其三是病死的。那么真实的情  况到底如何呢?这还得从头讲起。   一    在中国的文化里,像汪精卫这  样背叛祖国的人是最让国人生厌  的,人们总害怕同他发生某种联  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国人中许多  原来姓“
期刊
郑伯奇,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闻名遐迩的学者,是鲁迅与郭沫若的好朋友。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写出了具有强烈的爱国反帝思想的短篇小说《最初之课》,发表在《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26年郑伯奇回国后,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他到上海参加了创造社的工作,曾试图把鲁迅、郭沫若这两位伟大作家联合起来合办一个文艺刊物,向黑暗势力反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