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意外的收获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一天,我们学完分数乘法(三)(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开始做后面的练习题。做了大量的分数除法练习,孩子们觉得晕头转向,只剩下最后一题了,我让孩子们先做,再交流。
  题目(书12页)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再生纸就是以废纸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再生纸产量约为其废纸原料质量的4/5。
  ⑴淘气家每年能收集废旧的书籍报纸约为50千克,如果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制成多少千克再生纸?
  ⑵2007年我国的纸张消费量约为7000万吨,如果回收利用其中的1/10,可以制成多少万吨再生纸?如果能回收利用其中的1/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可以制成多少万吨再生纸?
  第一题,大家做得还不错,很快计算出50×4/5=40kg;第二题,大部分孩子们都是按照上一题的思维惯性,也是用7000×1/10=700万吨,7000×1/2=350万吨。这时,我指着算式提醒孩子们:这,只是计算出回收的纸张,但是回收的纸张能用吗?(不能)得进行再加工才能用,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翻然大悟,用7000×1/10再乘4/5,才是真正计算出制造了多少再生纸。
  看着孩子们疲惫的感觉,我想我得说点什么,说什么呢?想起以前,我们数学组教师一起教研的时候,几个高年级的老师都说: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真的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要求人必须动脑思考,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学数学得到的快乐,要比学其它学科慢很多、难很多。而我自己呢?我是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因为那时我觉得我能做出别人不会做的题目,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但是今天,我想和我的孩子们说:“数学是有用的。”曾经,我带着我的孩子们学过折线统计图、看过股票走势图,孩子们知道了,数学和经济有关。今天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知道纸是树制成的,但是长成一棵大树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用一张纸,却很快!因为收废纸、废品的人们辛勤劳动,我们可以利用废纸制造再生纸,缓解能源危机。所以,我想任何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收废纸的人,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同学们被我的激昂情绪所感染,边听边点头。我很高兴,我能告诉孩子们我的想法,其实我一直觉得:数学不是枯燥的,它是有用的!只要你能发掘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你会觉得数学对社会的进步而言是一门多么重要的科学!我希望在我的感染下,孩子们能真正的喜欢这门学科,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重要。
  案例二
  “老师,8+6等于2吗?”
  做习题的时候,一个孩子用狡黠的眼神看着我,认真地等着我回答。
  8+6当然不等于2了……等等,他为什么这么问呢?我在思考着,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回答了。“8-6=2,8+6不等于2。”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
  “可是,”这个学生继续说,“我觉得有时候也可以等于2的。”面对这么多的学生的嘲笑,孩子有点紧张,但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呢?”我也好奇地问他。
  “比如,上午8点,过6个小时,9,10,11,12,1,2,不就是下午2点了?”孩子掰着手指边算边说。
  我听了一愣:好像有点道理。虽然我也知道8+6=14,下午2点可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但是,面对2年级的孩子,当他的思想长了翅膀,我真的不忍心去折断它——他在思考更深的问题。我想,让他自己慢慢去探究数学的奥妙该是多么美的事情!他以后会知道8+6=14。在这之前,我愿意保留他更多的想法。
其他文献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差生”,一般情况下分为“学习差”的学生、“品行差”的学生和“双差生”。  “学习差”的学生行为特点表现为成绩低下、记忆力差、反应迟缓、表达不清等。  “品行差”的学生的行为特点表现为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不讲礼貌、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卫生习惯不好等。  “双差生”是指学习、品行都差的学生。  后进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向“小灾星”一样,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给班集体带来不良
期刊
语文教学看图说话写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关于这方面,我浅谈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激发兴趣,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敢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看图说话写话,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看图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细致地观察,把图看懂。看懂了图,才能理解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在教学本课时,通过有感情地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  小摄影师带着遗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往往是由兴趣产生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渴望获得所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所以,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例如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普通话的说话能力更为关键。通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差,当众说话时,多数学生还是畏畏缩缩、期期艾艾。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
期刊
《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中,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其中第一个就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书中讲到: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最基本的是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统一起来。比如:对课文中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略其意境美。对于这段话,笔者深有同感,教学中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文体特征,才能教出诗歌
期刊
爱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有力量、最自然的连接点。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是具有慈母之爱、严父之严和益友之知的“有心人”。慈母之爱要爱得得体,严父之严要严得适度,益友之知要知得确实。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进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情感教学。  一、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
期刊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的认知结构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例如:在“平方根”一节中,我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已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