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里话清明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五位,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对清明的景象和物事,古代诗人吟咏不绝,竹枝词里亦有一些佳咏,或描述清明祭祀的民俗风情,或描写外出踏青品赏风物,或写插柳、戴柳、射柳,或写牵钩(即“拔河”)、蹴鞠、荡秋千、放纸鸢,体现了清明时节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
  清明以祭祀为主,每到清明,人们都要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祭扫。清代成都人杨燮写过百余首《锦城竹枝词》,其中有一首《清明节》,刻画了清代早中期成都人在清明时节纷纷出城到郊外上坟祭祖的情景,尤其描述了女人乘轿“走挨肩”的盛况。诗曰:“城中上冢趁晴天,女轿夸多走挨肩。穿过街坊来狭陌,菜花黄到绣裙边。”字里行间,天高云淡,春意盎然,阡陌上的油菜花已是一片耀眼的金黄。在阳光明媚的艳阳春日里,人们蜂拥出城,为先人扫墓,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时之敬”,充满了画面感。
  清明时已近暮春,此时的郊外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芳草如茵,溪流淙淙,秧苗绿稻田,菜花黄阡陌,好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于是成为古人游山玩水作逍遥之游的大好时节。比杨燮年长一百余岁的清初诗人吴乔,他笔下与清明有关的《成都竹枝词》,着力描述的是清明时节成都女性冲破传统封建礼教束缚,走出闺阁,悠闲自在地踏青赏春的画面:“春罗衫子凤头鞋,借踏青名以遣怀。惹得菜花裙脚满,阴将绣帕背人揩。”吴乔虽是江南太仓人,却在蜀中生活多年,这首竹枝词使用了成都方言“阴将”(意即“悄悄地”),可见作者已深深融入当地社会,对成都地区的清明物事印象非常深刻。
  晚清诗人王泰偕写过《吴门竹枝词》四首,分别刻画了上巳(农历三月初三)、清明、立夏、小满的物事风情,其《清明》诗曰:“唐家天子重清明,细柳为圈赐侍臣。新人吴中风土记,家家门卷柳条新。”吴门,苏州一带,因苏州曾为古吴国都城,故有“吴门”之谓。这首竹枝词提到的“唐家天子重清明”,说的就是被宋代诗人黄庭坚赞誉为“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曾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可谓功莫大焉。可重耳回国成为晋文公后,大封功臣时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鄙弃功名利禄,隐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为逼迫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坚持不下山,与老母亲相抱死于柳树之下。晋文公追悔莫及,遂下令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不许国中举火燃炊。寒食节与清明相近,于是就有了清明的纪念氛围。相传晋文公后来上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民间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南朝梁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江淮间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到了唐代,唐太宗赐给大臣柳条编制的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从这首竹枝词可见,吴中地區“家家门卷柳条新”,已成为清明时节的一种传统民俗。


元代画家王振鹏绘《驭马踏青图》

  寒食祭祀介子推和清明插柳的习俗,在湖北武汉地区同样存在。清道光年间寓居汉口十余载的浙江余姚秀才叶调元写过《汉口竹枝词》292首,其“时令”篇中有两首就已提到。其一曰:“寒食无人扫夜台,冥钱恐属介子推。当年逃禄绵山隐,死后偏争纸腚来。”其二日:“和烟折得柳枝新,插向门前满眼春。两鬓更教簪嫩叶,清明时节重闺人。”前者提到祭祀先祖应在寒食节之后的清明节,并记述了介子推的故事;后者则刻画了武汉人清明插柳的习俗。
  清明时节,古人在扫墓祭祀之余,还有在郊野席地而坐饮酒炊食的习俗,明人刘侗撰写的反映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清明日,男女扫墓,……择园圃,列坐尽醉”的记述。清康熙年间,流寓崇明(今上海崇明区)三十余年的安徽歙县人吴澄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写下《瀛洲竹枝词一百首》,其中有一首《祭祖》,描绘了崇明人清明时节带着清酒食物上供祭祀先祖、为坟冢添新土的场面:“挈盒携樽郊外行,新蓬圆子祭先莹。原头累累瓶装骨,冢上添泥贴太平。”新蓬圆子是用蓬蒿榨汁与米粉一起做成的圆形食物,又称青团,崇明人以之祭祀先祖后多果腹充饥,意即与先人共享,追思之情拳拳可鉴。成都地区清明风俗,亦有墓前野炊的描述,清晚期诗人冯家吉有一首《锦城竹枝词》:“楝花风里过清明,准备榆羹麦饭行。水郭山村人拜扫,纸灰蝴蝶舞纵横。”这首竹枝词描述了生活在清末的成都人于坟前“拜扫”之后席地而食的情景,可见简单的榆羹和麦饭,是旧时成都人清明上坟后充饥的主要节俗食物,不食大鱼大肉珍馐美馔,亦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清明时节牵放纸鸢(风筝),亦是清明民俗活动的一项重头戏,古人认为这个时候放纸鸢,可以祛病消灾,带走晦气。“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这是清代诗人郭麟写的一首竹枝词,其中就提到清明时节放纸鸢和荡秋千的习俗。另有一首《崇明竹枝词》,描述了旧时上海崇明地区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日暖晴空响鹤琴,磨刀审纸做风筝。今年扎个双蝴蝶,赛落他家九串铃。”
  竹枝词植根于民间,源于生活,脍炙人口,无论是山川胜迹、人物风流,还是岁时风俗、百业民情,都有描述,且被吟咏。与清明有关的竹枝词,虽然有些近乎打油诗,却是古人对清明最真实的描摹,浅吟之间,就像在欣赏一幅幅充满民俗内涵的风情画,让我们从中了解到清明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卖。每日早,惟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如此生鱼有数千檐入门。冬月,即黄河诸远处客鱼来,谓之“车鱼”,每斤不上—百文。(《鱼行》)  卖活鱼的人,用浅抱桶盛装,把鱼用柳叶间隔串起来,放在桶中,用清水浸养,或者沿街叫卖。每日一早,单是东京城西侧的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像这样的活鱼就有几千担运入城中。冬天,有从黄河等远处运来的客鱼,称作“车鱼”,每斤标
期刊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清真集校注》卷上)【赏析】  周邦彦的词,多写闺情与羁旅。此词亦属闺情类,并以闺中人看似寻常却又不寻常的日常起笔,娓娓展开引入。起笔所谓“并刀”,即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产的刀;“吴盐”,即吴地(江淮一带)产的盐,此二地域皆以产物闻名。词中正意,本是写刀写盐,“并”“
期刊
小宛是我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离现在也快四五年了。她学过舞蹈和音乐,彼时分离,正是在音乐学院的宿舍。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是个很传奇的女子,总以为她会走上演艺圈的道路,成为一个星光闪耀的女子。忽然有一天,发现她开了一家很安静,很清灵的花店,在花香和恬静中,静静地弹着小小的吉他,唱着只属于她自己的歌。才发现,在我们80年代末这一辈人中,只有她还在坚守自我。  在开店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
期刊
余肃敏公子俊,初为西安知府,西安民苦城中水咸,饮辄病。公为开新渠,引山泉,行地中,匝遍城市①,人人得户汲,至今便利,号余公渠。经阳山高,水下溉田,病迅不得蓄②。公出府金,责清强吏,凿山开水道,转灌田千顷。升副都御史,巡抚延绥③。延绥自正统中④,命都督王祯镇守,榆林未城也。祯始城榆林,及十八寨,移镇榆林,尚未卫也。成化七年置卫⑤。八年,公广榆林城,增三十六营堡。公请尽厘陕中人有伍籍诡落者⑥,及罪谪南
期刊
说起苏辙(1039—1112),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苏轼之弟,确实,比起“天才”兄长苏轼那如太阳般耀眼的灵感文才与人格魅力,苏辙恰似一轮散发清辉的明月,沉静简洁,恬淡寡欲,虽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为文养浩然之气  苏辙才华横溢,19岁即进士及第,名动京师,一生勤耕不辍,著作颇丰,名列唐宋八大家。  苏辙大力写作古文,提出了“养气说”,集中体现在其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他说:“以为
期刊
【素材导读】   古往今来,父亲总是充当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是儿女们向上发展的阶梯和坚实的靠山。在古代有许多父亲,他们为儿女的成长费尽心血,用自己的人生智慧为儿女的发展掌舵导航,堪称暖父,他们獨特的做法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素材来源:《天津日报》)
期刊
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哲学称为传统哲学,历时长达三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空前活跃;这一时期,按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说法,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世界不同的文明点上,如古希腊罗马、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等,相继出现了一
期刊
2007年,孟波作为一名资深球迷,获得了切尔西队足球俱乐部征文的一等奖,被招待至英国伦敦,这是第一次出国行。“突然萌发一个想法,应该趁年轻,多看看这个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7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年都会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在路上。从亚洲到欧洲,从大洋洲到非洲,在西伯利亚的湖边喂鸽子,在吴哥的王城看日出,在巴黎的午夜街头漫步,在慕尼黑跟着球迷狂欢,在柬埔寨的海上经历心潮澎湃的黑夜航行……迄今为
期刊
爱看书的人多半都喜欢逛书店。我第一次逛书店是在高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购买老师指定的课外书籍。一到人民路,看到成排的书店,便爱上了这条街。走进书店,更被那琳琅满目的书籍惊呆了,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目不暇接地在书店里转来转去;走到陈列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书架前,我的脚再也不肯离开一步。  父亲的藏书不多,但都是难读的古籍和看不懂的外文书;其中一些有趣的章回体小说,我都看完了。正因为找不到书看,书店里那么
期刊
苏轼是文人画的首创者,也是书法“尚意”的倡导者。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多方面的文艺成就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是佼佼者,宋诗与唐诗泾渭分流的两峰对峙在他手中得以完成;浅斟低唱的词作在他手中汇入了关西大汉的慷慨浩歌;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在他手里开辟了文人画之先河;在盛极一时的颜字影响下,他的书法却衍为旁枝而横生新态。其实,苏轼成为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对象,不仅是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