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古典与浪漫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贝多芬的《月光》是流传后世的经典名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德彪西的《月光》与之相比,也是不遑多让,这两首《月光》,一静一动,各抒所想,都阐述了作者追求个性的解放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后世的诸多作品与演奏家影响甚深。
  关键词:创新;和声;旋律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摇——贝多芬
  贝多芬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中有许多已经流芳百世,对以后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增加了交响曲的长度,扩充了它们的领域;他证明了钢琴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证明了钢琴在乐器中的地位,把它推上“乐器之王”的宝座。贝多芬的作品跨度较大,从古典式转向浪漫式。他的作品对许多后来的作曲家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许多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如勃拉姆斯、瓦格纳、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等等。他还为柏辽兹、马勒、施特劳斯等许多人开辟了新的道路。
  “唯有音乐能够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这个比界悄悄全也创造了黑夜的神秘诗歌,创造了月光抚摸着树叶所产生的千百种不可名状的沙沙声。”——德彪西
  德彪西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了和声与旋律。在他的作品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德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它独特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他的音乐具有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作品的调性已经到了几乎濒临溃散的地步。经他创新后,音乐创作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德彪西相信:“音乐因其本性使然,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形式的窠臼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德彪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灵敏双耳,能够创造出正确的音乐色彩。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无法用后天的训练培养。钢琴作品的创作贯穿了他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欢乐岛》、《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有所改变。他打破了欧洲几百年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蒙眬、飘逸、空幻、透明、幽静、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读期间,钢琴弹得不错,但作为理论班上的“捣蛋鬼”,他喜欢弹奏一些令人吃惊的和弦,而不愿作传统的和声练习。这最让他的和声老师杜朗痛心。德彪西两次临时受聘梅克夫人家庭三重奏小组的钢琴演奏,是其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经历。他从此接触到柴科夫斯基以及其他俄国作曲家的作品。后来,在1889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德彪西再一次听到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指挥的音乐会,以及印度尼西亚“佳米兰”乐队的演奏,加深了他对东方情调的认识和兴趣。在罗马,德彪西拜访了年事已高的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弟,并花大量的时间参观画廊、研读诗歌、剧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切磋。贝加摩是意大利的一个地方,位于北部伦巴第地区。贝加摩舞曲是16~17世纪,流行于贝加摩地区的一种快速、六拍子、有固定低音的民间舞曲。《贝加摩组曲》包括《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乐曲,体裁接近于古组曲。前奏曲、小步舞曲、帕斯比页舞曲都是古组曲中常用的体裁。但像《月光》这样的标题抒情性乐曲体裁,在古组曲中是见不到的。《月光》是一首恬静安谧,蒙眬优美,富有幻想性的抒情小品。这成了作曲家后来写作《贝加摩组曲》的缘由之一。象征主义诗人刻意追求声韵所产生的模糊、瞬息即逝的气氛,印象主义画家虚无缥缈的色彩,与作曲家的审美趣味不谋而合。色彩斑斓的异国情调,纤细典雅的法国音乐传统,世纪末巴黎的文化氛围,孕育着年轻的作曲家未来的理想,这理想的前站就是《贝加摩组曲》。
  《月光》的和声是三度结构的传统和弦,除了一些地方用了D大调的七和弦—T的浸入性终止及复式完全终止外,同等大量使用的是副三和弦、副七和弦,并且多用二度、三度关系,表现出功能逻辑的松动倾向,功能逻辑的松动倾向及同主音大、小调色彩性和声的用法,都接近于浪漫主义和声。和声序进在传统的和声中不协和音应该有准备、解决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却没有这样的体现。在一个不协和和弦到达另一个不协和和弦有时是平行与连续进行的。这就是德彪西特别的和声序进。德彪西的《月光》虽然也以功能和声为主要框架,但是却更多地运用副三和弦以及色彩性和弦,而不是强调传统功能和声中的正三和弦。比如一小节和弦的运用,在传统的和声体系中,副三和弦是不可能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和这么长的时值的。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无论是在衬托旋律,还是在表现形象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他的和声语言与前人一样,仍是以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为基础的。虽然这些和声材料在今天看来很有限,但贝多芬就是可以运用这样一些简单的和声材料,塑造音乐形象、刻划矛盾冲突、表现戏剧性的发展,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和声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和声语言。他运用功能性的和声进行,收到戏剧性的和声效果,充满弹力的和声节奏,丰满结实的和声音响,对比性的和声处理,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和声语言特征。他的和声语言动力性强,效果浓,有着强烈的紧张性,一步步地把音乐推向高潮。这些在《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当然,他的和声语言也不乏抒情性和歌唱性的一面。(加谱例)贝多芬的和声语言是他创作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和声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既简朴又富于表现力,特别在发挥和声在大型作品中结构功能、发展层次以及表现作用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贝多芬和声语言中的基本材料常用和弦一级、四级、属七、属九、七级减七和弦、二级五六和弦、副属和弦。重属变和弦、降六级和弦与降二级和弦。这些材料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是有限的。
  创作于1894年的《月光》是德彪西《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属于作曲家创作的早期作品,早期代表作品有《贝加摩组曲》、歌曲曼多林《遗忘的短歌》、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等。这首作品取材是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集《华丽的节日》中的《月光》诗的影响。这是作曲家早期钢琴曲中唯一带有描绘性标题的一首乐曲。由于是早期作品因而还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只是初具印象主义音乐的。《贝加摩组曲》不仅仅有让人心凉、挥之不去的月光,它还准确地折射出作曲家艺术经历、创作历程的演变轨迹,集中地揭示出作曲家的创作源泉,清楚地展示了世纪末的一些音乐创作倾向,隐隐约约地暗示了新世纪音乐的方向。笼罩着整部《贝加摩组曲》的,是世纪末的“月光”。《月光》是一首优美、明净、充满诗情画意的钢琴曲,他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和诗意的情感,刻画夜色茫茫、万籁俱寂,明月照耀大地的意境。他的旋律疏疏落落,经常出现长音,从而造成了平稳幽静的印象,和声明朗和谐,加深了夜色景象。正如意大利评论家加蒂所说:“上行的琶音是那么的袅娜轻盈,犹如喷泉向空中喷射般地涌出。”
  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贝多芬的《月光》是月光下流淌的故事,那流畅的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而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月光本身,一夜倾城。绘画中有“亮色”之说,音乐中也有“亮音”。三度音程就有明亮的感觉。会使人想到那皎洁晶莹的月光、悠长的旋律线和平稳的节奏,再加上与色调柔和而明净的和声融合在一起,达到的就是一种清幽、静寂的效果。
  二者表现其情感和幻想的主观世界,重感情的传达,追求个性的解放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都能从总体上升华为一种我们“人类怀着希望寻觅精神归宿”的本质情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日趋兴盛,中原文献浩瀚的数量、精湛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吕友仁先生任主编、查洪德先生任常务副主编的目录学著作《中州文献总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包涵中州所有著者、囊括经史子集各体,搜罗全面,严谨客观,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目录学著作。  关键词:独特价值;搜罗全面;去伪存真    一、与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
期刊
摘要:高涨的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网络以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的视野。借助网络这一载体,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孩子们搭造一条通往写作之路的通途。本文阐述了利用网络激发孩子们写作兴趣的种种方法。  关键词:发布图片;网搜片段;网络互评;小组合作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总有许多令人叹服的旖旎风光,妙趣横生的动人故事,形形色色的奇人异士,这一切都值得让学生去描绘,然而要使这世间万物跃然纸上,栩栩
期刊
摘要:为切实有效发挥初中图书馆的作用,笔者根据课改的要求和实际的经验提出了图书馆生态服务的理念:图书馆服务也要顺应时代“72变”,由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借鉴各行各业的服务模式做到服务平等、自由、主动、贴心、个性化、精品化、多样化等。  关键词:图书馆生态服务;有效性;角色变化    一、藏书应像超市,以人为本、海纳百川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每年的教育经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本人申报了南京市个人课题《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中年级段课外阅读的研究》,课题顺利立项。南京市教研室在江宁区开展“振兴阅读系列”活动,启发我在班上建立一个“图书漂流中心”!经过尝试,收效显著:一、尝试“漂流”,漂出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二、量化“漂流”,漂出了惊人的阅读量;三、潜心“漂流”,漂出了阅读交流能力;四、和谐“漂流”,漂出文明之花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以“低碳高效”为主目标的生态课堂也日益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它对于我们广大基层教育者来说,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本文主要从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主体与环境三个角度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生态课堂;平衡与失衡;竞争与共生;主体与环境    近年来,以“低碳高效”为主目标的生态课堂也日益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生态学研究教育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结合生态学、教育学等学科
期刊
摘要:情感,也称“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倾向。文章,是作者思想素质、感情素质、思维素质、表达素质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情感;趣味;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对一切事物的初步认知阶段,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喜怒哀乐厌等不同的情感体验态度,而错误的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好了阅读也就相当于学好了语文这门学科;教师教好了阅读也就相当于教好了语文这门学科。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兴趣引路“趣读”、品味提高“品读”、学以致用“练读”三个方面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程中如何把阅读教学落实到深处,让学生真正会读阅读、品阅读、用阅读的浅显认识。  关键词:阅读
期刊
摘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特色。中学历史课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定必须严格依托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应当成为全部教学活动的立足点,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应当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应当成为新课程实践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三维目标;新课程;意义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将传统教学的“一维目标”
期刊
摘要:中考,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考前复习,一是要制订好复习计划,二是复习要科学合理,将重点、难点、易错点再次强化。  关键词:中考复习;化学;自主复习;注重;体会    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意志力和承受力的比拼。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只有经过磨砺,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飞翔!  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做好考前复习
期刊
摘要: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上好第一堂课是关键,第一堂课,可以不依据教材按部就班地一开始就进入化学的学习,而是可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观看,使他们情绪激昂,内心兴奋,被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所吸引,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授课的教师也想急于了解和认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讲清楚化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学习有何用?怎样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