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与村上春树这两位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位大家,如若仔细品读、认真剖析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作品中所隐藏的诸多关联性和相似性。本篇论文拟从生死观的角度对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庄子;村上春树;生死观
1.序言
庄子生活在两千年前中国战国时代,村上春树生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庄子》磅礴恣肆、包罗万象;村上春树文学奇异瑰丽、天马行空。但若仔细品读、认真剖析,就会发现作品中所隐藏的诸多关联性和相似性。目前学界鲜有人将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进行比较分析,作者欲尝试从生死观的角度挖掘出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从而剖析某些亘古不变的人性。
2.从生死观的维度分析
生存与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千古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它在一个时候有一个终结称为死,在另一个时候又再生出来,但是永远地不会消亡。”雅斯贝尔斯说:“在死亡中,实存中断了,而我们的实存被切断以及它的片面性,恰恰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便站到实存与生存的分界线上,看到了我们的实存。”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是向死的存在”。《论语》云:“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易传》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系辞上传》)。
那么庄子和村上春树在生死观上有何异同呢?
《庄子》中有以下两则寓言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莊子并没有将“生”与“死”二元对立起来,也没有用“好”与“坏”、“乐”与“悲”简单而粗暴地给“生”与“死”定性。“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在庄子看来生与死就像春夏秋冬的不停更迭一般,是极其自然的事。对于此,我们只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就可以了,并不值得痛苦。死亡本身是一种顺乎自然法则的转变,如果我们能“安时而处顺”,那么自然也就“哀乐不能入也”。庄子还认为,对于这种顺应自然的变化,我们不仅不用悲伤,反而应该“方箕踞鼓盆而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对于“慎终追远”的儒家而言,庄子的生死观毋宁说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奇谈怪论,但是对于生活在战争频繁、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中的庄子而言,对生死的豁达和乐观,不失为一剂自我拯救、自我安慰的良药。当然,也只有看透生与死的自然转化,不戚戚于生与死的苦与乐,才能无所依托,而真正步入绝对自由的高邈境界。
那么,村上春树对于生与死又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村上春树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死”。譬如,《寻羊冒险记》里自杀的鼠、《挪威的森林》里自杀的直子,以及2013年出版的《没有颜色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里被杀害的阿白等等。村上在《挪威的森林》里有一段关于生与死的论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雾团状的东西开始以清楚而简练的轮廓呈现出来。那轮廓我可以诉诸语言,就是: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诉诸语言之后确很平凡,但当时的我并不是将其作为语言,而是作为一团薄雾样的东西来用整个身心感受的。无论镇纸中,还是桌球台上排列的红白四个球体里,都存在着死。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活着的同时像吸入细小灰尘似的将其吸入肺中。
在此以前,我是将死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把握的。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然而,以木月死去那个晚间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单纯地把握死(或生)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是实证。因为在17岁那年5月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
首先,村上告诉我们“死”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的宿命,无谓的挣扎终归是徒劳一场。这其实折射出根植于日本文化中的“无常观”。 正如《方丈记》开篇所言:「ゆく川の流れは绝えずして、しかももとの水にあらず。よどみに浮かぶうたかたは、かつ消えかつ结びて、久しくとどまりたるためしなし。世の 中にある、人と栖と、又かくのごとし」。人生正如河水里的水泡,时而聚集,时而消逝,都未曾在世间久留。
其次,村上并没有将“生”与“死”对立起来,对他而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即,生存本身已经包含了死亡,而死亡不过是生存的延续。既然生与死已经水乳交融、结合在一起,那么极力摆脱死亡的行为终究只能是徒劳无功。
再次,村上的生死观里多少透露出对生命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挪威的森林》创作于上世纪80年,正如前面所言,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处于“黄金时代”。用村上的语言总结这个时期的日本,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一个物质高度发达、消费极具旺盛的时代,人们都忙于享受美好生活,“死亡”对他们而言,确实显得过于沉重,也很难有人能对“死”做到达观。于是,此处流露出的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实属自然。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生与死,庄子表现出顺物自然的豁达和乐观,而村上春树却流露出对生命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但是庄子和村上春树都认为,生与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水乳交融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2月
[2]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02期,北京
[6]秋山虔 , 三好行雄:《日本文学史》,日本,文真堂 ,1984: 66 - 67 .
【关键词】:庄子;村上春树;生死观
1.序言
庄子生活在两千年前中国战国时代,村上春树生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庄子》磅礴恣肆、包罗万象;村上春树文学奇异瑰丽、天马行空。但若仔细品读、认真剖析,就会发现作品中所隐藏的诸多关联性和相似性。目前学界鲜有人将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进行比较分析,作者欲尝试从生死观的角度挖掘出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从而剖析某些亘古不变的人性。
2.从生死观的维度分析
生存与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千古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它在一个时候有一个终结称为死,在另一个时候又再生出来,但是永远地不会消亡。”雅斯贝尔斯说:“在死亡中,实存中断了,而我们的实存被切断以及它的片面性,恰恰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便站到实存与生存的分界线上,看到了我们的实存。”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是向死的存在”。《论语》云:“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易传》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系辞上传》)。
那么庄子和村上春树在生死观上有何异同呢?
《庄子》中有以下两则寓言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莊子并没有将“生”与“死”二元对立起来,也没有用“好”与“坏”、“乐”与“悲”简单而粗暴地给“生”与“死”定性。“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在庄子看来生与死就像春夏秋冬的不停更迭一般,是极其自然的事。对于此,我们只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就可以了,并不值得痛苦。死亡本身是一种顺乎自然法则的转变,如果我们能“安时而处顺”,那么自然也就“哀乐不能入也”。庄子还认为,对于这种顺应自然的变化,我们不仅不用悲伤,反而应该“方箕踞鼓盆而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对于“慎终追远”的儒家而言,庄子的生死观毋宁说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奇谈怪论,但是对于生活在战争频繁、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中的庄子而言,对生死的豁达和乐观,不失为一剂自我拯救、自我安慰的良药。当然,也只有看透生与死的自然转化,不戚戚于生与死的苦与乐,才能无所依托,而真正步入绝对自由的高邈境界。
那么,村上春树对于生与死又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村上春树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死”。譬如,《寻羊冒险记》里自杀的鼠、《挪威的森林》里自杀的直子,以及2013年出版的《没有颜色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里被杀害的阿白等等。村上在《挪威的森林》里有一段关于生与死的论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雾团状的东西开始以清楚而简练的轮廓呈现出来。那轮廓我可以诉诸语言,就是: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诉诸语言之后确很平凡,但当时的我并不是将其作为语言,而是作为一团薄雾样的东西来用整个身心感受的。无论镇纸中,还是桌球台上排列的红白四个球体里,都存在着死。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活着的同时像吸入细小灰尘似的将其吸入肺中。
在此以前,我是将死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把握的。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然而,以木月死去那个晚间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单纯地把握死(或生)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是实证。因为在17岁那年5月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
首先,村上告诉我们“死”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的宿命,无谓的挣扎终归是徒劳一场。这其实折射出根植于日本文化中的“无常观”。 正如《方丈记》开篇所言:「ゆく川の流れは绝えずして、しかももとの水にあらず。よどみに浮かぶうたかたは、かつ消えかつ结びて、久しくとどまりたるためしなし。世の 中にある、人と栖と、又かくのごとし」。人生正如河水里的水泡,时而聚集,时而消逝,都未曾在世间久留。
其次,村上并没有将“生”与“死”对立起来,对他而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即,生存本身已经包含了死亡,而死亡不过是生存的延续。既然生与死已经水乳交融、结合在一起,那么极力摆脱死亡的行为终究只能是徒劳无功。
再次,村上的生死观里多少透露出对生命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挪威的森林》创作于上世纪80年,正如前面所言,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处于“黄金时代”。用村上的语言总结这个时期的日本,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一个物质高度发达、消费极具旺盛的时代,人们都忙于享受美好生活,“死亡”对他们而言,确实显得过于沉重,也很难有人能对“死”做到达观。于是,此处流露出的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实属自然。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生与死,庄子表现出顺物自然的豁达和乐观,而村上春树却流露出对生命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但是庄子和村上春树都认为,生与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水乳交融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2月
[2]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尚一鸥:《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日本学刊》2008年02期,北京
[6]秋山虔 , 三好行雄:《日本文学史》,日本,文真堂 ,1984: 66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