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道德规范的建设;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立;道德信念的建设。
关键词:道德规范;舆论评价;监督机制;道德信念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据此我们认为道德首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规范,其次,这种行为规范的实施有赖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行为规范、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及内心信念几个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加强行为规范、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及内心信念几个方面来进行。
1、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
任何社会的道德规范总是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政治、经济及其它一切社会系统辩护和服务的。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产力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一定的道德规范又总有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面。因此道德规范不能僵化,也应与时俱进。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要评判一定的道德规范是否具有进步性,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道德规范的确立必须有利于解决这个矛盾,即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所蕴含的伦理要求,如功利意识、自我价值、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价值观念。
当然,生产力标准并不是评判道德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的发展只为道德的进步提供物质条件,而不受道德制约的经济发展只会导致人的物化,社会的紊乱。例如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生产力,但却导致了物欲横流,道德堕落。如果道德规范的建设只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那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将被消解,人会变成经济动物。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必须超越市场经济,体现集体主义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必须从人们的功利主体性出发,用功利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新性、契约性和互利性等主体性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吸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体现的道德规则: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正谊谋利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须融入市场经济这些运行规则并使之成为日常经济生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同时,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在原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虏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①;批判地吸收传统道德中的仁、信、义等伦理规范,使之超越个体私德的限制,成为普遍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之落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来,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②“八荣八耻”把抽象高远的社会主义道德追求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它化为人人可以理解、可以把握和可以操作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民众都能以这种规范为标尺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解决道德规范模糊、评价标准冲突的道德问题。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应朝这个方向努力。
2、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必然会对人的任性行为和原始欲望进行限制和制约。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要人们普遍遵循道德规范,除了道德主体的自律之外,还必须建立一套监督、评价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这就是他律。没有他律,再完备的道德规范也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遵循。
首先,要改良社会,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公正的社会制度,那么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进而削弱道德存在的社会基础。制度建设对于个体道德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优先性的意义。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说,它“抑制、解放和扩张个体行动。”\+③在我国,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社会才会出现败德行为的泛滥以及对美德和崇高的讥讽。从很大程度上说,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是由制度决定的,是非不分、行为错乱,其本身反映出制度的不健全。邓小平深刻的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许多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④
其次,道德的监督、评价机制应当维护和加强道德扬善祛恶的功能。要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气,褒扬艰苦奋斗的道德楷模,鞭挞不择手段的“成功者”。建立赏罚分明的道德评价机制,营造“不使老实人吃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道德评价机制,使不道德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普遍谴责;使遵从道德规范者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这样,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才能深刻地体悟到道德的崇高与美好。
最后,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使各方利益关系处于规范和调节之中。保护正当合理的利益的实现,监督和制约不当得利。对于积极的道德行为进行精神褒扬和物质奖励;对于危害社会的败德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当然,真正的道德高尚者并不期望自己的道德之举得到社会的回报。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遵循道德规范有时会损失一定的物质利益,甚至会为之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利益分化的情况下,为有效维护公平,社会务必要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偿和道义援助,使他们的付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一个社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惩恶扬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才能真正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使道德规范得以落实。
3、道德信念的建设
道德是主体即社会个体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主体在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对道德理想、信仰的追求中对自我的一种约束和超越。道德需要主体的高度自律,没有自律,道德便成为一个空的躯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主体即社会个体的高度自律,源于对道德的高度信仰。在传统社会,道德的权威来源于“天”或“上帝”,对道德的信仰源于对“天”或“上帝”的遵从。传统社会的中国虽然没有发达的宗教文化,但同样信仰至高无上的“天”,加之孔孟儒家的超越思想,使得中国人同样具有超越的追求。在近当代,由于救亡图存,政治的原因被突出,以致于建国后政治信仰取代了道德信仰,政治的神圣性引导着人们超越现状,获得人生的意义。政治几经变动之后,其神圣的光环不再,道德也由此丧失了超越性。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被压抑已久的物质欲望彻底迸发,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感官欲望成为人们的首选原则。人们不再追求崇高与神圣,也不期望超越。“跟着感觉走”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原则。此外,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论也正消解着个体对道德的信仰。
要重新树立个体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信仰,由此超越自然的直接性以形成人的价值与意义世界,这中间尚需我们付出艰难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道德信念的教育。教育是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环节。教育传承知识、培育理性、使人摆脱本能欲望,走向崇高。人是可以教育的,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具有浓郁的“应然”气质,“应然”不是对现实的适应,而是表达着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正是这种崇高与超越,激励、提升着人不断进步。信念教育要以理性为支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超越现实。只有当人从内心产生出道德信念,才能真正始终如一地遵从道德规范,抵制各种诱惑,并超越有限的人生。
其次,要建设社会的信任基础。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础,每个人都把他人当作潜在的敌人,社会生活势必会混乱不堪,道德自然也会无人信仰。“他人即地狱”,会使社会中每个人都进入“地狱”。相互信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的道德思维就是建立在信任的逻辑之上的,因而国际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是:“你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必须怎样对待别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国也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格言。因此,要建设社会的信任基础,必须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我对道德的虔诚信仰,以我对道德的实践,带动他人对道德的信仰,重建社会的信任基础。正是相互信任,才能使个体产生道德信念,从而营建出一个真正的道德社会。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人民日报》2006年3月18日。
[3]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人民日报》2006年3月18日。
[3]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关键词:道德规范;舆论评价;监督机制;道德信念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据此我们认为道德首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规范,其次,这种行为规范的实施有赖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行为规范、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及内心信念几个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加强行为规范、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及内心信念几个方面来进行。
1、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
任何社会的道德规范总是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政治、经济及其它一切社会系统辩护和服务的。道德规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产力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一定的道德规范又总有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面。因此道德规范不能僵化,也应与时俱进。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标准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要评判一定的道德规范是否具有进步性,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道德规范的确立必须有利于解决这个矛盾,即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所蕴含的伦理要求,如功利意识、自我价值、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价值观念。
当然,生产力标准并不是评判道德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的发展只为道德的进步提供物质条件,而不受道德制约的经济发展只会导致人的物化,社会的紊乱。例如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生产力,但却导致了物欲横流,道德堕落。如果道德规范的建设只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那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将被消解,人会变成经济动物。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必须超越市场经济,体现集体主义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必须从人们的功利主体性出发,用功利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新性、契约性和互利性等主体性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吸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体现的道德规则: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正谊谋利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须融入市场经济这些运行规则并使之成为日常经济生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同时,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在原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虏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①;批判地吸收传统道德中的仁、信、义等伦理规范,使之超越个体私德的限制,成为普遍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之落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来,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②“八荣八耻”把抽象高远的社会主义道德追求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它化为人人可以理解、可以把握和可以操作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民众都能以这种规范为标尺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解决道德规范模糊、评价标准冲突的道德问题。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设应朝这个方向努力。
2、舆论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必然会对人的任性行为和原始欲望进行限制和制约。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要人们普遍遵循道德规范,除了道德主体的自律之外,还必须建立一套监督、评价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这就是他律。没有他律,再完备的道德规范也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遵循。
首先,要改良社会,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公正的社会制度,那么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进而削弱道德存在的社会基础。制度建设对于个体道德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优先性的意义。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说,它“抑制、解放和扩张个体行动。”\+③在我国,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社会才会出现败德行为的泛滥以及对美德和崇高的讥讽。从很大程度上说,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是由制度决定的,是非不分、行为错乱,其本身反映出制度的不健全。邓小平深刻的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许多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④
其次,道德的监督、评价机制应当维护和加强道德扬善祛恶的功能。要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气,褒扬艰苦奋斗的道德楷模,鞭挞不择手段的“成功者”。建立赏罚分明的道德评价机制,营造“不使老实人吃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道德评价机制,使不道德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普遍谴责;使遵从道德规范者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这样,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才能深刻地体悟到道德的崇高与美好。
最后,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使各方利益关系处于规范和调节之中。保护正当合理的利益的实现,监督和制约不当得利。对于积极的道德行为进行精神褒扬和物质奖励;对于危害社会的败德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当然,真正的道德高尚者并不期望自己的道德之举得到社会的回报。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遵循道德规范有时会损失一定的物质利益,甚至会为之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利益分化的情况下,为有效维护公平,社会务必要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偿和道义援助,使他们的付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一个社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惩恶扬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才能真正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使道德规范得以落实。
3、道德信念的建设
道德是主体即社会个体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主体在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对道德理想、信仰的追求中对自我的一种约束和超越。道德需要主体的高度自律,没有自律,道德便成为一个空的躯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主体即社会个体的高度自律,源于对道德的高度信仰。在传统社会,道德的权威来源于“天”或“上帝”,对道德的信仰源于对“天”或“上帝”的遵从。传统社会的中国虽然没有发达的宗教文化,但同样信仰至高无上的“天”,加之孔孟儒家的超越思想,使得中国人同样具有超越的追求。在近当代,由于救亡图存,政治的原因被突出,以致于建国后政治信仰取代了道德信仰,政治的神圣性引导着人们超越现状,获得人生的意义。政治几经变动之后,其神圣的光环不再,道德也由此丧失了超越性。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被压抑已久的物质欲望彻底迸发,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感官欲望成为人们的首选原则。人们不再追求崇高与神圣,也不期望超越。“跟着感觉走”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原则。此外,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论也正消解着个体对道德的信仰。
要重新树立个体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信仰,由此超越自然的直接性以形成人的价值与意义世界,这中间尚需我们付出艰难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道德信念的教育。教育是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环节。教育传承知识、培育理性、使人摆脱本能欲望,走向崇高。人是可以教育的,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具有浓郁的“应然”气质,“应然”不是对现实的适应,而是表达着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正是这种崇高与超越,激励、提升着人不断进步。信念教育要以理性为支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超越现实。只有当人从内心产生出道德信念,才能真正始终如一地遵从道德规范,抵制各种诱惑,并超越有限的人生。
其次,要建设社会的信任基础。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础,每个人都把他人当作潜在的敌人,社会生活势必会混乱不堪,道德自然也会无人信仰。“他人即地狱”,会使社会中每个人都进入“地狱”。相互信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的道德思维就是建立在信任的逻辑之上的,因而国际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是:“你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必须怎样对待别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国也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格言。因此,要建设社会的信任基础,必须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我对道德的虔诚信仰,以我对道德的实践,带动他人对道德的信仰,重建社会的信任基础。正是相互信任,才能使个体产生道德信念,从而营建出一个真正的道德社会。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人民日报》2006年3月18日。
[3]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人民日报》2006年3月18日。
[3]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