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首先阐述了课前预习的思路,其次介绍了当前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认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三点针对性建议,目的是提高语文预习效果,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38-01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紧紧跟随教师思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个别教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期间,依然以“灌输式”教学法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导致无法体现出主观能动性,这就对语文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路。
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越发深入的现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与“教”,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中,都是在教学中学习,即“教先于学”,虽然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利于长时间记忆[1]。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调动学生主人翁意识,确保“学先于教”,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教材中的知识加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问题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没有正确认知预习的重要性,只是简单阅览或者跟本不看,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第二,语文预习方式不合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使用的方式不合理,只是简单的阅读课文,并没有探究深层次的含义,以及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精神等,导致预习效果不佳[2]。第三,学生预习效率不高。要想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其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身心发展发展不健全,难免存在惰性,这便对预习效果带来影响。第四,预习脱离课堂。预习是以课堂为前提的,如果脱离了课堂就不能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样的预习也就没有意义了。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对《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三首诗进行预习。有些学生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只是对这三首诗进行了简单的阅读;有的学生虽然有心预习,但是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对古诗含义进行了解释,至于再深入的内容就没有注意,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课前预习这一学习任务并没有呈现出非常高的激情,导致最终课堂教学效率不佳。为此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从实际着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3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几点对策
3.1 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的认知。
课前预习环节非常中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习效率,为了真正做好课前预习,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即“学先于教,还权给生”。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便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并且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学习并记忆生字,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什么[3]。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资料加以展示,分别阐述自己在搜集资料时了解到什么。随后,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形成预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2 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方法的选择是保证预习效果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其本身所掌握的预习方法并不多,比较常见的便是阅读式预习这一种,无法真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协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预习方法,使课前预习效率更高。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浏览式预习、技能训练式预习、辅助式预习这三种方法。第一,浏览式预习。先对课文进行阅读,了解晏子使楚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进行默读或者朗读,掌握课文内容,并且将生字、新词画出,查字典解决,若无法自行解决可以在课堂上与小组同学讨论,或是在教师讲解时加以理解。第二,技能训练式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果课文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尝试口述故事情节,自行编写《晏子使楚》的提纲,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技能训练的指示,并画出重难点,在预习中获得实际的效果。第三,辅助式预习。在预习时,除了阅读课文以外,学生也要针对《晏子使楚》这一课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故事情节,为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帮助。
3.3 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以及预习阶段,难免会存在惰性,这时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第一,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并且设置检查机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以此调动学生预习积极性;第二,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求知欲要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正确认知课前预习,并且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与质量,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课文大意,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參考文献
[1] 刁爱娟,孙美芬.应用微课优化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63-64.
[2] 肖红梅.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2):285.
[3] 林登乾.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122-122.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38-01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紧紧跟随教师思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个别教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期间,依然以“灌输式”教学法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导致无法体现出主观能动性,这就对语文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路。
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越发深入的现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与“教”,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中,都是在教学中学习,即“教先于学”,虽然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利于长时间记忆[1]。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调动学生主人翁意识,确保“学先于教”,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教材中的知识加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问题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没有正确认知预习的重要性,只是简单阅览或者跟本不看,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第二,语文预习方式不合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使用的方式不合理,只是简单的阅读课文,并没有探究深层次的含义,以及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精神等,导致预习效果不佳[2]。第三,学生预习效率不高。要想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其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身心发展发展不健全,难免存在惰性,这便对预习效果带来影响。第四,预习脱离课堂。预习是以课堂为前提的,如果脱离了课堂就不能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样的预习也就没有意义了。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对《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三首诗进行预习。有些学生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只是对这三首诗进行了简单的阅读;有的学生虽然有心预习,但是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对古诗含义进行了解释,至于再深入的内容就没有注意,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课前预习这一学习任务并没有呈现出非常高的激情,导致最终课堂教学效率不佳。为此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从实际着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3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几点对策
3.1 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的认知。
课前预习环节非常中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习效率,为了真正做好课前预习,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即“学先于教,还权给生”。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便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并且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学习并记忆生字,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什么[3]。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资料加以展示,分别阐述自己在搜集资料时了解到什么。随后,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形成预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2 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方法的选择是保证预习效果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其本身所掌握的预习方法并不多,比较常见的便是阅读式预习这一种,无法真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协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预习方法,使课前预习效率更高。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浏览式预习、技能训练式预习、辅助式预习这三种方法。第一,浏览式预习。先对课文进行阅读,了解晏子使楚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进行默读或者朗读,掌握课文内容,并且将生字、新词画出,查字典解决,若无法自行解决可以在课堂上与小组同学讨论,或是在教师讲解时加以理解。第二,技能训练式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果课文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尝试口述故事情节,自行编写《晏子使楚》的提纲,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技能训练的指示,并画出重难点,在预习中获得实际的效果。第三,辅助式预习。在预习时,除了阅读课文以外,学生也要针对《晏子使楚》这一课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故事情节,为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帮助。
3.3 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以及预习阶段,难免会存在惰性,这时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第一,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并且设置检查机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以此调动学生预习积极性;第二,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求知欲要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正确认知课前预习,并且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与质量,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课文大意,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參考文献
[1] 刁爱娟,孙美芬.应用微课优化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63-64.
[2] 肖红梅.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2):285.
[3] 林登乾.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