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底,身份多元的王受之将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北京举办自己的首展——“记忆中国”,王受之带来了他的旧城印象,那些清末民初,已经消失建筑,或者现存但已面目全非的建筑。展览举办地是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建外楼下画廊,画廊的背后正是被拆的最猛烈的地方,王受之觉得在这里举办或许会给大家带回一点点旧中国的另类记忆。
01 |
作为我们熟知的设计名人,从设计名家向纯粹的艺术创作转型是怎样的契机?
其实我很小就开始画画。1972年正在插队的我被抽调到湖北洪湖县的一个工艺美术厂做设计,那时画画就成了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其间也没有中断过画画。后来到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学,我不但没有停止画画,学院还在我的倡议下成立了娱乐设计系(Entertainment Design Department),培养出第一个系主任,也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插画家。只不过我在设计、理论方面的名气比较大,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最近积攒的画多了,并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就拿出来展览,形成了一个转折的表象,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转折的过程,只是从不做展展,到开始做一点点展览而已。
02 |
您曾说过,您有走一路就记录一路、画一路的习惯,每去一个地方,往往能够积累出一本速写和手记来,那您一般会都选择什么样的城市?
没什么选择,往往是走什么地方就画什么地方。但是国内目前城市同质化程度很高,举目望去,清一色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市民广场,没有什么好画的,所以国内的大城市画得比较少,其他的没什么选择。欧洲、美洲、澳洲、东南亚、日本,走哪画哪,与其说是艺术创作,还不如说是一个习惯。
03 |
您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什么样的建筑或者景物能入画,您有您的标准吧?
说到标准,大概有两个:一个是记忆中有温暖感的城市和建筑,比如广州、纽约;二是当地建筑具有我喜欢的特点,比如巴黎。有些城市和地方如果我不懂,画出来好像旅游画,我就不太画,比如巴厘岛,我去过好几次,但还没有读懂这个地方,多以很少画。
04 |
您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而调整绘画工具吗?如木炭条,或者钢笔画。伴随您最多的是?
我不是一个对绘画媒介很挑剔的人,也不受国、油、版、雕的限制,因此基本好画的媒介我都用,水墨、油画、丙烯、水粉、水彩、木炭,钢笔是最常用的绘画工具,因为出差便于携带,坐下来就可以画,缺点是钢笔画都很小,做展览不行。我也会尝试用各种纸张、画布。
05 |
您曾有过为整个中国的历史建筑作画的想法,这个想法的初衷是什么?现在进行得如何?
也不是一个正式的中国历史建筑,而是一个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的中国建筑系列。现在已经在宣毡上画了一些,二尺见方,人物居多,建筑作为背景,感觉还可以,希望有机会可以画成大尺幅的油画。
这个想法的初衷在于对中国历史正史的疑惑,希望自己用自己的理解进行一次对历史的梳理,同时也是对建筑的梳理。我选择的时间段很短,大概就是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期间。解放后的重要建筑有好多人画,不需要我再画了。
06 |
您认为中国传统的设计如何继承发展?
我想这个问题早就在营造学社时期已经解答的很清楚了。创建于1929年的营造学社由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主任。他们从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我们日后学习的许多中国古建筑理论的总结都是跟随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的。我深受他们的影像,对解放后几位大师的古建筑研究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傅斯年先生,肯定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他恢复了唐代含元殿,我花了好几个星期去研究,学到很多东西。
所谓传统建筑的继承,就是老老实实的学习古人的经验,不要随意添加自己的东西。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发展,不是一回事,在这方面我觉得日本人做得就很好。我们继承都还没有做好,怎么可以随意发展古人的建筑结构呢?
07 |
除了艺术设计,您在地产、主持、教育方面也都很有影响力,您怎么安排这么多面的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项?
我认为这些工作都是贯通的,因为内容都包含设计、艺术,设计在房地产的应用就是开发思想、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的提高;主持活动是一种自己综合素质的表达,因为我喜欢讲课、说话,思维很敏锐,因此能够把握得比较好;教育是把自己对设计、艺术的思想组织好,再教给学生,都是贯通的。在这么多项中,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写作和绘画,因为比较自由,不受制度的限制。
08 |
当老师的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从学生身上学习到学到我不知道的东西;知道学生最差的程度到哪里。最难教、水平最差、对专业兴趣最少的学生对我而言是最主要的挑战,他们往往刺激我改善教学方法,很不容易,总是面对挑战。
09 |
您的博客有很多文章,艺术、设计、电影、家庭、经济,无所不谈。对您来说,艺术、设计、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您而言,画画和设计工作有冲突么?
艺术、设计、生活其实都是生活的内容,物质生活是衣食住行,感情生活是谈情说爱,而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在西方宗教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而在我自己,艺术、设计、写作则占了最主要的部分。画画、设计会提高我的工作水平、给我观察事物的动力,所以我从来不感觉有什么冲突。
10 |
艺术、设计与商业的合作是必然趋势。除了跟地产商的合作,您觉得您在设计、规划、风格方面的理念如何得到实践?
艺术、设计有商业的一面,只有成了大师之后的那些人才可以摆脱商业,这一点我们做不到。我们在和商业对象,和甲方讨论艺术、设计的时候,我往往采用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从而设法使得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这样才有实施的空间。当一时的劝说无效的,我也不灰心,慢慢影响,多多少少会有作用的。过去20来年在房地产项目中做设计顾问工作,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办法来劝说甲方,并且在少数项目中有些成就,比如万科在深圳的“第五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1 |
您父亲是作曲家,自己却喜欢画画,当然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共通性,能谈谈您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看法,尤其是音乐对您有影响么?
音乐是灵性,是一种情绪、一种品格的培养,不像绘画那么直截了当,需要长时间的养育,自我陶冶,我很有幸出生于一个音乐家的家庭,经历了其他人比较少有的陶冶过程,长达几十年,这部分的影响,对我的艺术、设计肯定有直接的促进。但是因为是素质、品格的培养,很难量化评估,因此我只能够说是一个净化的过程。我在音乐上有自己偏好,比较庞杂,对任何艺术形式我都有这种“杂食”的习惯,我自己是觉得营养比较丰富。
01 |
作为我们熟知的设计名人,从设计名家向纯粹的艺术创作转型是怎样的契机?
其实我很小就开始画画。1972年正在插队的我被抽调到湖北洪湖县的一个工艺美术厂做设计,那时画画就成了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其间也没有中断过画画。后来到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学,我不但没有停止画画,学院还在我的倡议下成立了娱乐设计系(Entertainment Design Department),培养出第一个系主任,也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插画家。只不过我在设计、理论方面的名气比较大,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最近积攒的画多了,并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就拿出来展览,形成了一个转折的表象,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转折的过程,只是从不做展展,到开始做一点点展览而已。
02 |
您曾说过,您有走一路就记录一路、画一路的习惯,每去一个地方,往往能够积累出一本速写和手记来,那您一般会都选择什么样的城市?
没什么选择,往往是走什么地方就画什么地方。但是国内目前城市同质化程度很高,举目望去,清一色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市民广场,没有什么好画的,所以国内的大城市画得比较少,其他的没什么选择。欧洲、美洲、澳洲、东南亚、日本,走哪画哪,与其说是艺术创作,还不如说是一个习惯。
03 |
您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什么样的建筑或者景物能入画,您有您的标准吧?
说到标准,大概有两个:一个是记忆中有温暖感的城市和建筑,比如广州、纽约;二是当地建筑具有我喜欢的特点,比如巴黎。有些城市和地方如果我不懂,画出来好像旅游画,我就不太画,比如巴厘岛,我去过好几次,但还没有读懂这个地方,多以很少画。
04 |
您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而调整绘画工具吗?如木炭条,或者钢笔画。伴随您最多的是?
我不是一个对绘画媒介很挑剔的人,也不受国、油、版、雕的限制,因此基本好画的媒介我都用,水墨、油画、丙烯、水粉、水彩、木炭,钢笔是最常用的绘画工具,因为出差便于携带,坐下来就可以画,缺点是钢笔画都很小,做展览不行。我也会尝试用各种纸张、画布。
05 |
您曾有过为整个中国的历史建筑作画的想法,这个想法的初衷是什么?现在进行得如何?
也不是一个正式的中国历史建筑,而是一个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的中国建筑系列。现在已经在宣毡上画了一些,二尺见方,人物居多,建筑作为背景,感觉还可以,希望有机会可以画成大尺幅的油画。
这个想法的初衷在于对中国历史正史的疑惑,希望自己用自己的理解进行一次对历史的梳理,同时也是对建筑的梳理。我选择的时间段很短,大概就是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期间。解放后的重要建筑有好多人画,不需要我再画了。
06 |
您认为中国传统的设计如何继承发展?
我想这个问题早就在营造学社时期已经解答的很清楚了。创建于1929年的营造学社由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主任。他们从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我们日后学习的许多中国古建筑理论的总结都是跟随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的。我深受他们的影像,对解放后几位大师的古建筑研究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傅斯年先生,肯定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他恢复了唐代含元殿,我花了好几个星期去研究,学到很多东西。
所谓传统建筑的继承,就是老老实实的学习古人的经验,不要随意添加自己的东西。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发展,不是一回事,在这方面我觉得日本人做得就很好。我们继承都还没有做好,怎么可以随意发展古人的建筑结构呢?
07 |
除了艺术设计,您在地产、主持、教育方面也都很有影响力,您怎么安排这么多面的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项?
我认为这些工作都是贯通的,因为内容都包含设计、艺术,设计在房地产的应用就是开发思想、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的提高;主持活动是一种自己综合素质的表达,因为我喜欢讲课、说话,思维很敏锐,因此能够把握得比较好;教育是把自己对设计、艺术的思想组织好,再教给学生,都是贯通的。在这么多项中,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写作和绘画,因为比较自由,不受制度的限制。
08 |
当老师的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从学生身上学习到学到我不知道的东西;知道学生最差的程度到哪里。最难教、水平最差、对专业兴趣最少的学生对我而言是最主要的挑战,他们往往刺激我改善教学方法,很不容易,总是面对挑战。
09 |
您的博客有很多文章,艺术、设计、电影、家庭、经济,无所不谈。对您来说,艺术、设计、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您而言,画画和设计工作有冲突么?
艺术、设计、生活其实都是生活的内容,物质生活是衣食住行,感情生活是谈情说爱,而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在西方宗教占了很重要的部分,而在我自己,艺术、设计、写作则占了最主要的部分。画画、设计会提高我的工作水平、给我观察事物的动力,所以我从来不感觉有什么冲突。
10 |
艺术、设计与商业的合作是必然趋势。除了跟地产商的合作,您觉得您在设计、规划、风格方面的理念如何得到实践?
艺术、设计有商业的一面,只有成了大师之后的那些人才可以摆脱商业,这一点我们做不到。我们在和商业对象,和甲方讨论艺术、设计的时候,我往往采用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从而设法使得对方认同自己的看法,这样才有实施的空间。当一时的劝说无效的,我也不灰心,慢慢影响,多多少少会有作用的。过去20来年在房地产项目中做设计顾问工作,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办法来劝说甲方,并且在少数项目中有些成就,比如万科在深圳的“第五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1 |
您父亲是作曲家,自己却喜欢画画,当然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共通性,能谈谈您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看法,尤其是音乐对您有影响么?
音乐是灵性,是一种情绪、一种品格的培养,不像绘画那么直截了当,需要长时间的养育,自我陶冶,我很有幸出生于一个音乐家的家庭,经历了其他人比较少有的陶冶过程,长达几十年,这部分的影响,对我的艺术、设计肯定有直接的促进。但是因为是素质、品格的培养,很难量化评估,因此我只能够说是一个净化的过程。我在音乐上有自己偏好,比较庞杂,对任何艺术形式我都有这种“杂食”的习惯,我自己是觉得营养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