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城市味道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轰动北京戏剧界的话剧《卤煮》,8月在上戏剧院演出3场。这部被称之为“近几年最值得买票进场观看的话剧”,是编剧和导演黄盈的北京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与《枣树》、《马前马前!》有着一脉相承的叙事结构。《卤煮》以北京名小吃卤煮为题材,浓浓的“京味儿”刺激着观众的胃口。
  《卤煮》说的是北京一家百年老店“何记卤煮”跨越三十年的故事。七十多岁的何老掌柜做的卤煮用料讲究、汤头醇厚。尽管小店只有三张桌子,几十年里却赢得了不少食客的心。何掌柜的儿子立志将父亲的卤煮发扬光大,走出的却是另一条路——放弃追求口味,推行标准化生产。儿子的卤煮店大获全胜,但父子俩的不同理念,却将二人矛盾不断激化。何掌柜的孙子一心想传承爷爷的老手艺,一纸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却令他不得不奔向另一个前程。
  除了何家三代卤煮传人,《卤煮》里还有一批形形色色的食客:何掌柜的女儿80年代是风光的“款儿姐”,90年代却经历炒股失败,丈夫下岗,生活落魄不堪;连续三年落榜的高龄考生,每到人生紧要处,都念着想着吃上一口心爱的卤煮;80年代的报社记者,90年代辗转去了电视台,00年代进军新媒体业办起了网站;台湾回来的老奶奶离开大陆几十年,依然记挂着儿时故乡的一碗卤煮、一个热包子……
  这是一部向《茶馆》致敬的话剧,一间卤煮店,百十吃饭人,在这个小小的店里,他们各有身份,各有追求,凑在三张小桌上,共吃着一个锅里用心肝肺混煮的平民美食,三教九流,世间的形形色色。吃折射大时代,不管是卤煮火烧还是粗茶淡饭,承载的人情是相通的。《卤煮》以微小的视角,运用群像的方式,紧扣时代脉搏,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在形式方面也与《茶馆》类似,以胡同的“不变”来折射出世道的“变”与进步。
  《卤煮》的灵感,来自于导演黄盈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之下,他才第一次尝试了这种其貌不扬的北京小吃,那时候,北京三部曲的第一部《枣树》正在北京人艺演出。此后,黄盈经常在排练结束之后独自去吃,等到的常是一句“没有了”。这句“没有了”让他感触良多,几经酝酿,黄盈终于把卤煮小店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讲述那些 “没有了”的故事。
  《卤煮》被冠以“新京味儿”之名,但笔者更倾向将此“新”作为用于宣传的噱头。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的原创力不断受到质疑。由老舍奠基的、经苏叔阳、李龙云等人承继和发展的“京味儿话剧”却始终表现出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舒乙认为的“京味儿”,“大概是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吴祖光更为关注的是“写北京人”,“用平实、流畅的北京语言,用素描的手法来表现老北京的各种阶层,特别是中下层老住户、大杂院里那些小人物的悲欢喜怒的日常生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冠上了“新京味儿”的《卤煮》,同时下大量登场的“新京味儿”话剧一样,承袭的仍是这些特点,结构、角色等并无太大变化。令人警觉的倒是另外一层“新”:拼命用谁也听不懂的北京方言充斥舞台。以为“京味儿话剧”就是地道北京土话演绎的话剧,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京味儿话剧”的一个大误区。京味儿话剧在方言运用上的趣味正如萧乾在《北京城杂忆·京白》里所说,“京白最讲究分寸”,“京白最大的特点是委婉”。当下的京味儿话剧通常忽视了台词的锤炼,对白往往过于直白,不懂礼数,缺乏文学上的趣味性。恰如舒乙所说:“老舍的戏基本没有土话,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却是地地道道的京味儿。而现在的一些戏剧改编往往本末倒置,完全变成了北京的方言和耍贫嘴,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其实已经误入歧途。”
  老舍式的“专凭几个任务支持者全剧”笔法无疑是京味儿话剧在艺术承继中不可或缺的一笔,但新时期以来的京味儿话剧若是仅仅师承了老舍笔下人物的逼真与鲜活,而未把握老舍笔下人物与北京市井生活相融一体的实质,则难以在当下剧坛常演不衰。时下的“京味儿”新话剧惯例仍以四合院和胡同作为场景。相较于封闭、内敛、严整的四合院,胡同则显示出通透、兼容与随意的优势。在京味儿话剧中,这两者成为互补,作为人伦秩序依据的四合院文化是家庭关系的支撑,胡同文化则是形成街坊邻里间人际交往的根基。反映在话剧中,常常是一个有序的家族和一众形形色色的街坊邻里。
  实际的情况却是,在城市变迁的如今,这种闭合的居住方式所影响的生活方式、人伦秩序和人际交往方式已经无法呈现出北京的当下面貌。因而如今的“京味儿”话剧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盲目的怀旧当中,而“新京味儿”话剧则常常在一个陈旧的场景中出现时髦而与环境不相容的人物,演员的演出也往往带着不经修饰的刻意模仿,这种自以为是的“戏剧效果”令人不明所以,流于表面的新旧冲突反而显得苍白无力。
  《卤煮》同样不能脱离俗套,好在导演的处理要更聪明、也更大胆一些。在《卤煮》这锅大杂烩里,全剧没有一个职业演员,他们白天是公务员、白领、音乐人、编辑,下班后赶到剧场排演。对业已成为移民城市的北京来说,这些来自北京现实生活的演员要真诚得多,尽管非职业演员的演技风险也要大一些。剧中演员使用的服装和道具,很多都是演员从自家搜罗出来的。在提到这些老服装和老物件时,黄盈流露出小小的坚持:“这些服装,我们之所以希望演员能从家里搜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真正八十年代的服装,与现在的服装,无论从板型上还是材料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再有就是,寻找这些老物件的过程,对演员来说也是一个体验这部戏质感的过程。身穿父辈祖辈曾经穿过的衣服,表演着上一代或者两代人真正经历过的时代故事,能够真实体会人情冷暖。”
  《卤煮》上一次演出是在北京人艺,三年里演了二十多场。此番南下,京味小吃能否得到上海观众的认可,黄盈并不担心,“很多记忆里美好的东西都‘没有了’。消失的不仅是北京的胡同,也有上海的弄堂。”几场演出下来,上海观众的反馈让黄盈的不担心彻底定了心。
  在《四世同堂》里,老舍借说书人之口道出了北京的春天,“春天好似不管人间有什么悲痛,又带着它的温暖与香色来到北平。地上与河里的冰很快的都化开,从河边与墙根都露出细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大雁在空中排开队伍,长声的呼应着。一切都有了生意,只有北平的人还冻结在冰里。”
  烟柳里轻曼的春天气,让我们忽而发觉,变迁早已将我们裹挟。“北平”成了昨天的地名,巍峨的城墙也以不见。胡同渐渐消失了,老北京人分散在混杂的城市。导演黄盈说,“或许你没吃过卤煮,这没关系,它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随着时代变迁即将消失的城市味道。”有多少观众在散戏之后去吃了一碗卤煮又失望而归?
  没有了就是没有了。
其他文献
“跨界”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并不只是媒体热炒的概念,也映射着人们的生活需求。跨界不仅仅是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文化的新成果,产生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也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正在转换和探索的过程,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力,也是原有的评价体系无法立即给予全面的定义的。  正如艺术家蓝正辉所言:“跨界的目的就是找到新的感觉,就是为了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跨界不是坏事儿。”  跨界艺术实验像个系统工程,
期刊
数年前,“人体世界”艺术巡展轰动全球,由于在作品中使用了尸体争议不断,死者为大的观念使得创办人,德国解剖学家冯·哈根斯官司缠身。时至今日,“身体”一词变成流行的学术术语见诸报端。五百多年前,达芬奇带着同样的目的开始探索这个隐秘的领域,最近作为大师笔记收藏重镇的温莎皇家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一批由他创作的30幅人体解剖素描,对比现代的医学扫描图像和人体模型,人们惊异于它们的精确。达芬奇的时代,近代解剖学刚
期刊
今年9月北京城最热的地方是哪儿,798、草场地还是大栅栏?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于9月26日拉开帷幕。2013年4月,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的“中国设计,世界看见——2013北京-米兰姊妹设计周互访活动”的预热,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原创家居的别样精彩的同时,也令人们对9月的设计周有了更多的期待。从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备办副主任曾辉那里了解到:“今年的设计周主体板块不变,时间不变,内容更丰富,更注重品质,重点是
期刊
德国人在制造、制作方面尤为严谨,因此“刻板”、“死板”也常被用来形容德国人性格。听到“德国”,“哲学”可能是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可是足球和运动、汽车和精密制造业、音乐和啤酒在德国也同样出名。慕尼黑的啤酒和1860足球队,科隆的大教堂,汉堡的港口和汉堡大学,汉诺威的展览会,法兰克福频繁的国际活动。可以说,公众对德国的了解是片面的,更不用提德国的设计。  一方面,德国以工业设计而出名,德国人理性
期刊
日前,米兰商务参赞谴责杜嘉班纳(D&G),“意大利不需要D&G这样的逃税者在国际上代表我们”。这一言论引起D&G两位设计师杜梅尼科·多尔奇(Domenico Dolce)与斯蒂芬诺·嘉班纳(Stefano Gabbana)的不满,他们决定将米兰市内包括酒店、咖啡店与精品店在内的所有店铺关闭三天。目前参赞对于自己的“狂言”已经道歉,但是时尚圈的愤怒还在蔓延。可见设计在米兰的重要性。  从空中森林到买
期刊
巴黎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时尚之都,更多的是街头的唯美与细腻感触,戴高乐机场的那句话“Tout le monde reve de Paris”(全世界都梦想巴黎)不是夸口。正如9月初巴黎家具家饰展的主题“Vivant”,意即生活、活力。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在巴黎是种风尚。  跟单员先生  百货商店香水柜台后面售货员所穿的时髦小黑裙可能价格不菲,超市的蔬菜每天都摆放的很具有艺术感,糖果会用烫金贴纸和丝带
期刊
与之相对,每年十月,在东京举行的两大设计周活动——“东京设计师之周”(Tokyo Designers Week)、“设计潮流东京”(Designtide Tokyo),则更多地放眼于国际,关注并探讨着海外及本国设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反映出“设计周”这一体制在日本的存在特征。  与很多国家的设计周、设计节活动不同,在日本的此类活动中几乎看不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参与。设计周的发起和运营者大多源于民间
期刊
在伦敦街头,处处可见红色的电话亭,红色双层大巴也曾担负着公共汽车的重任,但因其原有设计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欧盟国家排放标准,双层巴士在伦敦街头完成了最后巡礼。“设计的核心是人”是伦敦人谋求营建绿色低碳城市未来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重点之一。  消费的设计  在伦敦举行的2013产品设计和创新大会举办了一个有关循环经济的论坛,主持论坛的产品设计机构德西摩鲍威尔公司负责人克里斯·舍温(Chris Sherw
期刊
当代人读现代文学,看民国艺术,品名士风流,可算流行;看百年前的同胞如何鲁莽而勇敢地进行着现代文明的创造与接轨,可算精神交流。  昨天是今天的镜子。摄影则是镜子一般的生活存照。而对于时间上并不遥远的民国,当代人却有着比之唐宋明清更为遥远的距离。这中间隔着的几十年,有着一层难以穿越的屏障。北大教授陶孟和在《北平生活费之分析》里说:“闪开这层恶心的尸气、扔掉那些写满传奇的史书,翻呀翻、翻呀翻,历史老人的
期刊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有一段这样写:“母亲叫我剪桑叶,要照她的样一把理齐了剪得细,因为乌毛蚕还嘴巴小。她教我溪边洗白菜,要挖开菜瓣洗得干净,上山采茶,要采干净了一枝才攀另一支来采。”读到这段的时候,我的心早已挪到厨房去了,那里炖着一锅极为磨蹭的汤,在我看来一切都因为砂锅的龟速,我已经开始盘算着下次煮汤是否得换成高压锅。  前些天一个朋友兴致匆匆跟我讲,他买了一个自动炒菜锅,“你知道多神奇嘛,有了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