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小学生而言,具体化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对学生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生活情境 乡村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標识码:A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需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活化,使学生因为熟悉的事物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作为乡村教师,应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乡村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笔者让学生想一想周围的车子(如马车、牛车、拖拉机、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提问:“不管车的外观、性能如何,它们有一样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你知道是什么吗?”接着让学生观看相关微课:农民伯伯用马车、牛车、拖拉机拉农作物,这些车辆虽然粗糙、简陋,但作用很大。学生观看微课后会发现:不管是农村的马车、牛车、拖拉机,还是县城的汽车,车轮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在现实生活中,车轮为什么都要做成圆形的呢?难道方形的、椭圆形的车轮不可以吗?继续让学生观看微课:小强坐在方形或椭圆形车轮的车子上颠簸不堪,而小丽坐在圆形车轮的车子里十分舒服安逸。学生看后笑个不停,他们通过联系生活知道:只有圆形车轮的汽车,坐着才最舒服。这样,可帮助学生建立圆的表象,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圆,牢固掌握圆的知识,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提倡团队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比较好的开展方式就是团队教学或者说是小组教学,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在考核时通过团队整体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数学学习团队的成员组成可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大家各有所长,在数学学习中任务的分工也不相同。在集体的情境想象下,会更加有参与感,并且可以讨论一致的情感变化,补充自己未想到的部分,这种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是复杂的问题时,将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各成员之间也能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循环。在团队式学习中,教师的帮助将大大减弱,依靠的是组员内学生的头脑风暴。在完成数学任务时,组员集思广益,创新思维,从中择优选择最佳的解决方式,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其中,锻炼了社交能力,也是一种小型社会,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强大助力。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关于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分别发放长方形和正方形制作的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找出两者相同以及不同的特征,并且采取对抗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的获得。
三、善用生活教学语言,强化学生数学理解
以“倍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为例,考虑到“倍”的概念相对抽象,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拥有“倍”的概念以及有关于“倍”的计算思路,笔者在讲述该课内容时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语言的应用。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三组香蕉,第一组是1个4根;第二组是2个4根;第三组则是3个4根。之后,笔者询问学生:“同学们想要一根香蕉还是4根在一起的香蕉?”在学生都表示想要4个的时候,笔者随之告诉学生:“既然大家都想要四个香蕉,就意味着它们不能分开。既然这样,同学们觉得3个4根能够用别的说法表示吗?”在生活化语言的引导作用下,学生逐渐提出了4的3倍这一说法,并初步感知“倍”的存在。之后,在与学生一起探索“倍”时,笔者经常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事物引入课堂,从而借助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四、结合现实生活实践,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性极强,以生活实践作为基础可以让学生很顺利地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部分事物的认知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出现错误,在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生活实践能力,在小学教育时期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程度,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逐渐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课程时,教师应当提倡学生留意身边与这两种形状类似的物品,找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为什么要对其进行运用,让学生在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的同时,还将其作用带入生活中,进而了解数学的奥秘,最终实现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要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再现、创设和利用生活情境,乡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为培养乡村学生的数学素养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恩彬.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李亚萍.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35):68-69.
[3]邹小红.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智力,2020(22):119-120.
关键词:生活情境 乡村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標识码:A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需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活化,使学生因为熟悉的事物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作为乡村教师,应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乡村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笔者让学生想一想周围的车子(如马车、牛车、拖拉机、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提问:“不管车的外观、性能如何,它们有一样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你知道是什么吗?”接着让学生观看相关微课:农民伯伯用马车、牛车、拖拉机拉农作物,这些车辆虽然粗糙、简陋,但作用很大。学生观看微课后会发现:不管是农村的马车、牛车、拖拉机,还是县城的汽车,车轮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在现实生活中,车轮为什么都要做成圆形的呢?难道方形的、椭圆形的车轮不可以吗?继续让学生观看微课:小强坐在方形或椭圆形车轮的车子上颠簸不堪,而小丽坐在圆形车轮的车子里十分舒服安逸。学生看后笑个不停,他们通过联系生活知道:只有圆形车轮的汽车,坐着才最舒服。这样,可帮助学生建立圆的表象,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圆,牢固掌握圆的知识,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提倡团队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比较好的开展方式就是团队教学或者说是小组教学,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在考核时通过团队整体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数学学习团队的成员组成可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大家各有所长,在数学学习中任务的分工也不相同。在集体的情境想象下,会更加有参与感,并且可以讨论一致的情感变化,补充自己未想到的部分,这种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是复杂的问题时,将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各成员之间也能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循环。在团队式学习中,教师的帮助将大大减弱,依靠的是组员内学生的头脑风暴。在完成数学任务时,组员集思广益,创新思维,从中择优选择最佳的解决方式,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其中,锻炼了社交能力,也是一种小型社会,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强大助力。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关于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分别发放长方形和正方形制作的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找出两者相同以及不同的特征,并且采取对抗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的获得。
三、善用生活教学语言,强化学生数学理解
以“倍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为例,考虑到“倍”的概念相对抽象,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拥有“倍”的概念以及有关于“倍”的计算思路,笔者在讲述该课内容时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语言的应用。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三组香蕉,第一组是1个4根;第二组是2个4根;第三组则是3个4根。之后,笔者询问学生:“同学们想要一根香蕉还是4根在一起的香蕉?”在学生都表示想要4个的时候,笔者随之告诉学生:“既然大家都想要四个香蕉,就意味着它们不能分开。既然这样,同学们觉得3个4根能够用别的说法表示吗?”在生活化语言的引导作用下,学生逐渐提出了4的3倍这一说法,并初步感知“倍”的存在。之后,在与学生一起探索“倍”时,笔者经常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事物引入课堂,从而借助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四、结合现实生活实践,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性极强,以生活实践作为基础可以让学生很顺利地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部分事物的认知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出现错误,在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生活实践能力,在小学教育时期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程度,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逐渐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课程时,教师应当提倡学生留意身边与这两种形状类似的物品,找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为什么要对其进行运用,让学生在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的同时,还将其作用带入生活中,进而了解数学的奥秘,最终实现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要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再现、创设和利用生活情境,乡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为培养乡村学生的数学素养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恩彬.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李亚萍.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35):68-69.
[3]邹小红.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智力,2020(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