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猜测和想象是物理教学中最活跃的成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把握的难点。
一、猜想与假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事实上,在物理学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源于猜想。在中学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中,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是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物理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物理思想。教师应该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物理科学不仅仅是观察现象,理解公式,还可以根据现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通过想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后推导出物理规律。
二、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进行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受到挤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不管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合理,教师都要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学生敢于猜想要从最容易的入手。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猜想串联电路中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这是比较容易的;又比如在演示自制温度计时,盛水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时,不妨先让学生猜猜,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会怎样变化。尽管学生大多数都能猜到,但不能因为容易就忽视猜想的这一环节。只有从细微之处有意识地养成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猜想的习惯,才能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三、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尴尬的局面,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感性认识、趣味物理现象等创设猜想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求知欲望,诱导对问题提出可能的猜想,然后针对猜想设计试验,检验猜想的真伪。
1、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或事实进行广泛猜想
例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猜想,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对每一个猜想逐一验证是不切现实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猜想的有效性?这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铺垫,让学生回忆生活情景,如:推箱子时箱子越重越费力;抓木棒比抓泥鳅要容易得多;雪天结冰后路滑人容易摔倒,铺上煤渣后行走就很方便等,从而缩小猜想可能性的范围。
2、运用直觉快速猜想
例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凭直觉可能猜想: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与线圈的匝数多少有关、与线圈的面积有关、与导线的粗细有关等。这些猜想,合乎事理,应予以鼓励。
3、抓住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猜想
例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猜想:(1)回忆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抓住关键词:“物体”、“运动”进行分析:与物体有关的物理量有:质量、密度、体积、形状等;与运动有关的物理量有:速度、方向等。(3)进一步分析:质量、密度、体积中,对同一物体而言,体积大质量大;体积相同时,密度大质量大,因此密度和体积都与质量有关,所以可猜想与质量有关;在速度与方向中,容易想到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4)由上分析可猜想到:动能的大小可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这样集中精力,攻克关键,提高猜想的准确度。
4、采用常见的物理学习方法进行形象猜想
常见的物理学习方法有:类比法、反证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等,它们都可灵活运用到猜想中去,在此不一一举例。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中,每一节课都可让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的学习主题,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主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探究的过程应当有悬念,有波澜,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并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作者单位:415500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
一、猜想与假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事实上,在物理学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源于猜想。在中学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中,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是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物理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物理思想。教师应该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物理科学不仅仅是观察现象,理解公式,还可以根据现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通过想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后推导出物理规律。
二、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进行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受到挤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不管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合理,教师都要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学生敢于猜想要从最容易的入手。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猜想串联电路中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这是比较容易的;又比如在演示自制温度计时,盛水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时,不妨先让学生猜猜,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会怎样变化。尽管学生大多数都能猜到,但不能因为容易就忽视猜想的这一环节。只有从细微之处有意识地养成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猜想的习惯,才能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三、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尴尬的局面,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感性认识、趣味物理现象等创设猜想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求知欲望,诱导对问题提出可能的猜想,然后针对猜想设计试验,检验猜想的真伪。
1、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或事实进行广泛猜想
例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猜想,在短短的45分钟内要对每一个猜想逐一验证是不切现实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猜想的有效性?这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铺垫,让学生回忆生活情景,如:推箱子时箱子越重越费力;抓木棒比抓泥鳅要容易得多;雪天结冰后路滑人容易摔倒,铺上煤渣后行走就很方便等,从而缩小猜想可能性的范围。
2、运用直觉快速猜想
例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凭直觉可能猜想: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与线圈的匝数多少有关、与线圈的面积有关、与导线的粗细有关等。这些猜想,合乎事理,应予以鼓励。
3、抓住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猜想
例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猜想:(1)回忆动能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抓住关键词:“物体”、“运动”进行分析:与物体有关的物理量有:质量、密度、体积、形状等;与运动有关的物理量有:速度、方向等。(3)进一步分析:质量、密度、体积中,对同一物体而言,体积大质量大;体积相同时,密度大质量大,因此密度和体积都与质量有关,所以可猜想与质量有关;在速度与方向中,容易想到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4)由上分析可猜想到:动能的大小可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这样集中精力,攻克关键,提高猜想的准确度。
4、采用常见的物理学习方法进行形象猜想
常见的物理学习方法有:类比法、反证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等,它们都可灵活运用到猜想中去,在此不一一举例。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中,每一节课都可让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的学习主题,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主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探究的过程应当有悬念,有波澜,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并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作者单位:415500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