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诗记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惶惶求索,我遗失了一样东西。曾经,我是那么清晰地感觉到它。它来自湛蓝的天空,带着阳光的芬芳和树脂的香气。它有著沁人心脾的清凉,流泻为笔尖的感受。它是我忠实的伴侣,唯一的知己。它总是在缄默中体味我的思想,感知我的灵魂,安居在我心里,应和着心脏的跳动。而今,我张皇失措,再寻不见其踪迹,惶惶求索。
  它离我很近。云在天上走着,它在我心头荡漾。
  它随着边城姑娘,痴痴等候那不知归途的情郎;它随着那荷塘中袅娜的舞女一同起舞,沉醉在轻雾浮起轻纱似的梦里;它随着秋蝉的残声,装饰北国的凉秋,在一叶落而尽知秋的遥想中,化作淅沥嗦落的秋雨,洗净灰沉沉的云絮。它就在那菱歌泛起的霜夜里,是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弥漫着的芬芳。
  它又离我很远。带着时光重重的印记,它在书册中飘香。
  它在那萧萧的易水河畔,伴随壮士一去不复返;它在那乌江河边、汨罗江畔,诉尽英雄豪气,也诉尽缱绻衷肠;它在那浔阳江头,月明水寒,随着琵琶女的曲调,叹尽美人迟暮的感伤。它也伴随着那傍晚的渔歌,一睹美不胜收的豫章故郡,赏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鄱阳美景。

它在何处?


  它在宁静的后山,在金色的午后,在那天空湛蓝的时候,在云儿被阳光的亲吻中,化作天边的花朵。阳光抹去了墙上石灰皮的裂隙,给锈红的铁条镀上了一层金色。喧闹远在身后。大自然将她祥和的话语隐藏在青青树丛与绿绿草叶中,索绕在耳边的只有清脆的鸟鸣声。
  它在我的故乡,在我最喜欢的那条绿荫小道旁。一株株树木舒展了挺拔的身姿,每一片宽阔的绿叶都闪烁着骄傲。在炎热的夏季,一波波滚滚热浪灌入树荫,化为阵阵清风轻抚叶间。沙沙声中,大树流露着清凉的微笑。它在那绿藤缠绕的古树下老店里,那里有我喜欢的茉莉雪顶冰洪淋。我喜欢那柔软丝滑的奶油,喜欢舌尖上那种冰凉凉,甜丝丝的感觉。
  它在图书馆,在那土黄色书架流畅的纹路之间,在每一本我所感兴趣的书的字里行间。那里有前人积累的成果,有先辈睿智的思想,有我用心的品悟,有我飞扬的梦想。
  忽而明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它不见了,或许,它只是累了,等待着你去滋养和寻找。我们跋山涉水,漂洋过海地找寻它,到最后会发现,它在心灵归处,它在梦中安眠,它在我旁侧。
  它,就是诗。
  (指导教师:黄绍文)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西安终于迎来了今冬气温的最低值。暴雪连消带打,荡尽了关中大地的最后一丝余温,零下十六度的凛冽让人们缩首缩尾,连张口吃饭都成了消耗身体热量的奢侈动作。就在这样严寒的夜晚,我涮完热气腾腾的火锅,跑去看了一场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不知何故,引进中国院线上映时,片名都非常土气。《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我的个神啊》,乏味中还透着些许吊诡的色彩,不仅引不起人心灵层面
期刊
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悲惨过去不能忘;  轻薄一哂,何其不尊,敬畏之心应长存。  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说到底是一种敬畏感的缺失,一种人为的失忆,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  生而为人,都会对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凄唳心惊肉跳。那些令人窒息的残忍,那些无所安放、无处诉说的苦难,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曾上演过的荒诞剧,为要阻止地狱再次降临。然而,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搞怪,分明就是刻意遗忘建立纪念馆的初衷,
期刊
闲逛南开大学,风细细吹来,老旧的家属楼透出昏黄的光,有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几丝淡淡的不知是什么花的香飘来。夜色温柔。  路过荒岛书店的时候,本打算凭窗望望,谁知又被里面新到的旧书吸引,所幸绕到正门闪了进去。书店是小小的一爿地界,铁门上挂着牌子,毛笔写的“窄门”端端正正。整间店不过占了个家属楼一楼的一间屋子,隔成一大一小两间,里面有叫王子的猫,肥而高傲,偶尔越过读者的脚,也不会回以一个抱歉的眼神。
期刊
清乾嘉时期的大才子袁枚,钱塘人,因其隐居地在南京小仓山随园,被世人称为“随园先生”。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乾嘉重考据之学,文坛也受考据学风的影响,但袁枚通脱放浪,个性独立不羁。他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认为没有个性就丧失了真性情,所以与当时大部分中规中矩的知识分子十分不同,于风雅之事样样皆通:中了进士,做官小有政绩,红颜蓝颜知己无数,三十几岁辞
期刊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四岁丧父,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到城南李家借书抄读,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特别喜欢,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景祐三年,欧阳修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后来范仲淹、韩琦、
期刊
腊月,又称“春待月”。这个雅称极妙,仿佛腊月是为导引春节出场而存在的。春节遍地火红,比之乐声,是嘹亮的欢庆喇叭;腊月天地寒肃,朔风劲吹,像是强则粗犷、弱则黯淡的圆号声。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这段白描宋时腊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荡》中写道:“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在天空中掠过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沧海桑田,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平却是亘古不变的追求。  这首歌写于美越战争期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越南南北分裂,北方城市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越南南方城市则建立了越南共和国,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美越战争。凡是战争,就会有人离去。美国华盛顿宪
期刊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幼时开始学习国画,便知道在中国水墨丹青史上,有一位老人的名字是决计无法删去的,那就是林风眠先生。  人说,你能看多远,舞台就有多大,也有人说,你能走多远,天地就有多宽。林风眠先生,正是一位看得远也走得远的人。自法国留学回国以后,担任艺专校长的他面对国画的式微,依存古人之意境,又大胆融入现代化的粗犷格调和西方美学,使水墨不再因囿于单调冗乏的机械创作而沦为传
期刊
“羿,你可知罪?”  斩妖台下燃起熊熊烈焰。这响彻天宇的一声喝问,令十方天兵俱威喝阵阵:“呼——哈——”  然而,绑缚在锁妖柱上的男子却是浑然无惧。他注视着远处九龙车辇上,被奉为“通古绝今第一人主”的那位旧相识,声音低沉而充满决然:“善待吾妻。”  语罢,他忽然周身一挣。粗大的铁链原紧缠着他,竟霎时间全部崩断。他健壮的躯体顿时裸露出来,尽管那上面已经满是铁链勒出的血印。  谁也没想到他有如此可怕的
期刊
再暗的夜也会有光,那些光,将照亮你奔向理想世界的希望之门。  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乡下度过的。乡下的夜是黑的,黑如墨,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吧;乡下的夜是静的,用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来形容吧;乡下的夜是辽阔的,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吧;乡下的夜还是浓的,像城里的霾,怎么吹也吹不散。  曾经,我惧怕乡村的夜晚。当你一个人置身在茫茫夜色里,《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聊斋》里的狐仙、乡村故事里的邪魔外道似乎都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