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游情怀”是中国现在独有的一种对“西游记”偏爱的情结,它承载了一代人对《西游记》和它各种经典改编作品的回忆和热爱。近年来,在新年档上映“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已经成了中国排片的习惯,即使并非新年档,中国的观众也能看到与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这是由于它本身的故事性质决定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冒险情节本身就非常吸引人。而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在观看《西游记》也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而“孙悟空”这一角色,更是成为名扬中外的英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每年都会有以“西游”为题材的电影作品出现。本文试图分析中国电影观众出现“西游情怀”的原因,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去解读中国电影观众的“西游情怀”。
【关键词】西游情怀;意识形态;民族英雄;精神信仰
“西游情怀”是中国现在独有的一种对“西游记”偏爱的情结,它承载了一代人对《西游记》和它各种经典改编作品的回忆和热爱。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取材与真实的唐朝高僧玄奘天竺取经的故事,整个成书过程长达千年之久,是吴承恩根据历史、结合各种民间传闻、戏曲、书评加工而成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近年来,在新年档上映“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已经成了中国排片的习惯,即使并非新年档,中国的观众也能看到与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一、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
1926年,中国首部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由邵醉翁、顾肯夫导演的黑白无声片《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在香港上映。到如今近九十年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百部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改编作品出现。
杰瓦格纳在《改编的三种形式》中,把改编分为: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在众多“西游记”题材改编电影中,大体也可分成这三种改变模式。第一种移植式改编,即基本忠实于原作,在原作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使其符合当下观众审美。这一类的代表为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第二种注释式改编,根据原着的某个人物或某条情节线索,重新结构故事。这一类代表为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第三种近似式改编,这是自由式的改编,只采用与原着大体相近的情节框架,对原著中的人物命运可以根据当前现实的需要做大幅度的变动。这一类的代表为周星驰所主演的“大话西游系类”。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西游记”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寻求——受难——回归”的过程。可以看得出,中国对“西游记”这一个故事有着莫名的偏爱。在中国同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只有《西游记》有此殊荣。
二、“西游情怀”出现的原因
1、文本的天然优势
《西游记》是一部结合了历史、民间传说、戏曲、评书等其他艺术形式加工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并且《西游记》在影视改编上的天然的优势。首先,《西游记》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以“西游”故事原型的杂剧、说书等艺术表演形式早已将相关故事广泛传播;而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更是使得《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西游记》主题多义性,能让导演和编剧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他们可以尽情的对“西游记”这个题材进行不同的价值观阐释,这也是近一百年来,“西游记”改编多次仍被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其三,《西游记》是一个系列剧的结构,有着大故事套装小故事的框架;而每个小故事都互相独立,彼此不构成太大的影响。这三点优势,使得《西游记》影视作品的改编比其他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2、中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
集体无意识让中国选择了《西游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獨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而《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也成为也是经历过千百年流传的“种族记忆”的原始符码。它包含了能够引起人久远共鸣的某种普遍性原则,这种原则也许我们可以称它为“原型”意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反应的是千百年来人民压抑在内心的反抗精神。这使得“孙悟空”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人们需要英雄,我们不难理解,一个“英雄”对于民族的重要性。正如同美国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是对美国精神的诠释,中国亦需要这样类型的“主旋律”电影。但观众对于中国正统的主旋律电影的兴趣并不浓厚,而“西游记”恰好符合具有一定正能量的教化意义。在如今缺乏信仰的中国,正是需要一个“正义的伙伴”来成为民族的骄傲。
三、结语
“西游情怀”的出现,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西游记》原著诞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此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改编是对经典的传承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支持更多“西游记”题材的改编作品。当一部文学经典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是难以估量的。在改编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影视作品会对观众的心理以及整个民族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应该要注重质量,有所突破和创新,而非炒冷饭,否则只会消耗“西游情怀”所带来的正面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应该致力于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引起受众的审美愉悦与理性思考,进而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未来的影视剧对“西游记”的改编应该遵从艺术与理性的原则,保留“正能量”的部分,这样才能保持它在各领域的影响力,流传经典文本的永恒魅力。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并创新“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化,这是影视创作者对历史文化应有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怀着敬畏之心、遵从影视创作规律的一种文化精神与艺术良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电影世界》1982年01期
[2]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1922年
作者简介:徐嘉穗(1994—),女,汉,安徽人,硕士,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研究。
【关键词】西游情怀;意识形态;民族英雄;精神信仰
“西游情怀”是中国现在独有的一种对“西游记”偏爱的情结,它承载了一代人对《西游记》和它各种经典改编作品的回忆和热爱。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取材与真实的唐朝高僧玄奘天竺取经的故事,整个成书过程长达千年之久,是吴承恩根据历史、结合各种民间传闻、戏曲、书评加工而成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近年来,在新年档上映“西游记”题材的电影已经成了中国排片的习惯,即使并非新年档,中国的观众也能看到与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一、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
1926年,中国首部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由邵醉翁、顾肯夫导演的黑白无声片《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在香港上映。到如今近九十年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百部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改编作品出现。
杰瓦格纳在《改编的三种形式》中,把改编分为: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在众多“西游记”题材改编电影中,大体也可分成这三种改变模式。第一种移植式改编,即基本忠实于原作,在原作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使其符合当下观众审美。这一类的代表为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第二种注释式改编,根据原着的某个人物或某条情节线索,重新结构故事。这一类代表为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第三种近似式改编,这是自由式的改编,只采用与原着大体相近的情节框架,对原著中的人物命运可以根据当前现实的需要做大幅度的变动。这一类的代表为周星驰所主演的“大话西游系类”。但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西游记”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寻求——受难——回归”的过程。可以看得出,中国对“西游记”这一个故事有着莫名的偏爱。在中国同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只有《西游记》有此殊荣。
二、“西游情怀”出现的原因
1、文本的天然优势
《西游记》是一部结合了历史、民间传说、戏曲、评书等其他艺术形式加工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并且《西游记》在影视改编上的天然的优势。首先,《西游记》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以“西游”故事原型的杂剧、说书等艺术表演形式早已将相关故事广泛传播;而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更是使得《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西游记》主题多义性,能让导演和编剧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他们可以尽情的对“西游记”这个题材进行不同的价值观阐释,这也是近一百年来,“西游记”改编多次仍被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其三,《西游记》是一个系列剧的结构,有着大故事套装小故事的框架;而每个小故事都互相独立,彼此不构成太大的影响。这三点优势,使得《西游记》影视作品的改编比其他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2、中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
集体无意识让中国选择了《西游记》。“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獨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而《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也成为也是经历过千百年流传的“种族记忆”的原始符码。它包含了能够引起人久远共鸣的某种普遍性原则,这种原则也许我们可以称它为“原型”意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反应的是千百年来人民压抑在内心的反抗精神。这使得“孙悟空”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人们需要英雄,我们不难理解,一个“英雄”对于民族的重要性。正如同美国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是对美国精神的诠释,中国亦需要这样类型的“主旋律”电影。但观众对于中国正统的主旋律电影的兴趣并不浓厚,而“西游记”恰好符合具有一定正能量的教化意义。在如今缺乏信仰的中国,正是需要一个“正义的伙伴”来成为民族的骄傲。
三、结语
“西游情怀”的出现,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西游记》原著诞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此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涵。改编是对经典的传承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支持更多“西游记”题材的改编作品。当一部文学经典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是难以估量的。在改编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影视作品会对观众的心理以及整个民族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应该要注重质量,有所突破和创新,而非炒冷饭,否则只会消耗“西游情怀”所带来的正面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应该致力于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引起受众的审美愉悦与理性思考,进而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未来的影视剧对“西游记”的改编应该遵从艺术与理性的原则,保留“正能量”的部分,这样才能保持它在各领域的影响力,流传经典文本的永恒魅力。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并创新“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化,这是影视创作者对历史文化应有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怀着敬畏之心、遵从影视创作规律的一种文化精神与艺术良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电影世界》1982年01期
[2]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1922年
作者简介:徐嘉穗(1994—),女,汉,安徽人,硕士,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研究。